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

  •   数日之后,马谡果然不辱使命,带来孙权大军一路未发的消息。诸葛亮心下略感欣慰,多日郁结之色,这时才好了一些。
      “曹丕才学计谋,都不如其父。幼常,你此番过江,可探得此计,是何人献的?”
      马谡便等着诸葛亮这一问,立时道:“献计者乃是司马懿,字仲达,年近五十,位居尚书右仆射。此前一直是曹丕幕僚,从未领过兵。”

      刘备看着马谡眉间得色,仍是有些担心。司马懿能献此策,其人必不可小觑。马谡虽立了功,却也太过托大。刘备心中如此想,却苦于不能和诸葛亮言语,更是郁卒。偏偏诸葛亮忧心司马懿,并未注意到马谡颜色。
      “此人日后必为辅弼重臣,幼常,你替我多加留意。”
      “遵命。”

      马谡离开不过片刻,赵云已至。
      “我听说孙权没有出兵,丞相命人唤我来,可是为了援吴事宜?”
      诸葛亮眼中欣喜感叹皆有,最后却只是淡淡道:“还是子龙明白我。”
      这话说得刘备心中五味杂陈。

      “丞相如此肯定,曹丕定会攻吴?他理应知道,若此时向孙权发难,孙权大可向我们邀兵,合力抗魏。”
      诸葛亮不答反问:“子龙,你可知道,魏地有一位司马懿?”
      赵云有些不明所以,只摇了摇头。
      “这位司马仲达智谋策略,决不在我之下。此前围蜀之计,便是出自于他。这一回曹丕若要攻吴,他必要相劝。”
      “既然如此,我们还要出兵?”

      诸葛亮看着赵云,沉默良久。但他终于长叹一声,道:“司马懿劝兵之心,我深能体会。而曹丕此时……却如当日伐吴的先帝。”
      赵云一怔,方才缓缓道:“曹丕必然责怪司马懿……不会听他的。”
      “不错,曹丕立功心切,纵然心中或许会稍有犹豫,也决不会采纳司马仲达的意见。曹丕一旦攻吴,你既可率军自阳平关出,直袭长安,攻他措手不及。”
      诸葛亮极不愿将刘备与曹丕相比,但此情此景,偏偏让他不能不想起自己当初是如何苦劝刘备。他对应对曹丕之事胸有成竹,可眼神中哀恸之色,却难以掩饰。
      而刘备就在一旁,看着诸葛亮,深深体会到什么叫无能为力。

      “丞相请放心。”
      “你回去罢,有劳了。”
      赵云行了一礼,出门前,还是回过头来轻声道:“丞相,还请多保重身体。”
      诸葛亮看着他,只是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赵云从阳平关挥师直入长安的时候,刘备也尾随而去。他现在不过是亡魂一缕,即便是想要日行千里,也无人能阻。他时常想起那日诸葛亮和赵云之言,胸中气堵无法可解,便意念一动,跟着军队北上。
      此刻,刘备站在已成火海的废墟中,看着赵云在前冲锋陷阵,袖手而观。也只能袖手而观。赵云英武不改当年,只是刘备此刻才觉,那时怀抱着阿斗向他复命的子龙,也老了。

      刘备看着魏军节节败退,心中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无数身影重叠交错,他一时竟不能分辨自己到底是在长安,还是在夷陵。直到赵云撤军离开,战马奔腾之声再也听不见了,才如大梦初醒一般。
      魏军残兵仍在四处奔走,言语间可知陆逊已破了广陵。刘备一时心血来潮,不回蜀地,反而跟着魏军继续往北。

      一路间,刘备细想自己往日功过,所失所得到现在不过是枯骨幽魂,不觉自嘲地笑了笑。此时天已大亮,他驻足抬头,却发现是司马懿府。
      那日诸葛亮曾说,司马懿之智与他互为伯仲。刘备想,若是周瑜不曾过早病逝,三家主公并立之下,大约便是这三位斗志斗法了罢?
      正想着,司马懿已自里屋匆匆而出,应该是去见曹丕。刘备本就要去宫中,正好任他带路。

      曹丕素有肺疾,这一败更是怒极攻心,当日便呕出血来。司马懿进来的时候他仍在咳嗽,床榻边血迹点点,甚是怵目惊心。
      “仲达!仲达……坐到我身边来。”
      司马懿依言落座,见到曹丕咳血,也并未言语。

      “我肺疾难去,命不久矣。但伐吴一事,确是不可不为。今日大败,也并非我意料之外。”曹丕的声音有些嘶哑,“仲达,在此之后,只有你是诸葛亮的对手!”
      司马懿语气平平,低声道:“陛下心中有数,却不肯让臣领兵。”
      曹丕紧紧盯着司马懿。他看着他这么多年,终究没能看透他。
      只好问道:“你说……你说!你若掌兵,谁可制你?”
      司马懿抬起头,也盯着曹丕良久。眼前这个人的面孔他看了这些年,往后或许也再见不到了。半晌,终于道:“臣永不掌兵!”

      刘备在旁暗叹司马懿之心机,果然听曹丕授他骠骑大将军之职,不由长叹。但想来曹丕性命垂危,若不倚仗司马懿,也没有别的办法。
      他当时……岂不也只能倚仗诸葛亮,才能保汉室江山后继有人?

      “仲达,我儿曹叡,劳你辅佐,拜托了!”
      司马懿领了旨,深深下拜。而曹丕也再支持不住,就此长逝。

      刘备看着司马懿起身为曹丕料理后事,心中却总是想起诸葛亮来。
      他当日决意伐吴,后兵败病逝白帝城,与今日曹丕情形是如此相像!所幸曹丕与司马懿,跟他刘备对诸葛亮,始终是不同的。他决不会如曹丕一般,当着诸葛亮的面问他:你若领兵,谁可制你?却不知诸葛亮若真听得此言,会是何感想。
      念及此,刘备无奈地轻嗤一声。他负孔明,又何止于此?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