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6、第 96 章 ...

  •   秀薇只顾着看那裙子,玉笙推她道:“还不快去,外头他们都等着呢。”秀薇便进后头去换了,顺手把自己的裙子搭在衣服架子上。
      这裙子原是玉笙的,秀薇才十二三岁,比玉笙矮着一个头还多,如何能穿这条裙子?
      原来当时的风气,妇女们可以在长裙外面再穿一条短的裙子。一来可以保暖,二来可以与长裙形成颜色上的对比,看着更活泼些。这种穿在外面的短裙,长度往往只到小腿中部,裙腰也比较短,一般是刚好合围。这种裙子名字就叫做围裳。
      如今秀薇穿的就是这样的裙子。她人小,个头比玉笙矮,腰也更细。因此,玉笙的围裳到了她身上,长短大小都同一件长裙差不多。
      秀薇换了裙子出来,众人都说好看,于是都互相催促着,有说有笑地出去。
      林家众女眷带着丫头媳妇们坐车,林秀一个人坐轿。出城往东南走了十二三里,便到了荷花池。媳妇们先下车来看了,走去回了玉笙,丫头们才搀出公主娘娘并姑娘们。玉笙等人下了车,各自站在那里活动活动腿脚,也看看四周的景致。林秀问了早已等在那里的小厮们,才知骆家的车马还未到呢。
      原来这荷花池地处鸿巍城东南方,原是一大片水田,都种着荷花。后头连着一小块平地,也建了几间房屋,屋子四周种着些绿树。这片水田并平地和房子,都是本乡一个姓周的大地主的。原本只有荷塘,并无亭子屋子等。因东海国使者进京面圣时曾路过此地,也留下了些诗文,这荷花池便名噪一时。后来城里有些读书人爱在此地聚会,那财主也不计较,反而修了几座亭台水榭。
      你道这财主为何费钱费力修这些东西给那些穷酸行方便?不过是借那些读书人的口,把这荷花池并他本人的名字宣扬出去,使他得个风雅的名儿。后来他见来的人多了,便又在那池边空地上修建了房屋。自从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来的人就更多了。不只读书人,连城里的富户,甚至大小官员都曾借他的地方招待客人。
      今日的聚会便是林秀出面向那周大户借得,连那几间屋子也一并在内,预备着烧水煮茶并午后女眷们在此歇息。林秀又在千金楼定了两桌酒席,还有什锦斋的果子点心。因此,他们前脚刚到,后脚就有人送了糕饼酥酪等物来了。
      今日的天气果真被林秀说中了。早起时看着要下雨似的,这会儿天上的黑云已被风吹散,只留下些灰蒙蒙的云层。荷塘里荷叶翻飞,无数粉红的花瓣也被风吹散,都飘落在水面上,引得水里的鱼儿不住地浮上来唼喋。一座压水而建的水榭,本是打扫得分外洁净的,此时却有些被风带来的青绿的树叶,一片一片地重新点缀在木地板上。
      玉笙同妹妹们在水边看了回荷花,骆家的人才到了。恰好那边茶也煮好了,众人问了好,各自落座吃茶。
      今日这会,林家秀梅未到,林秋要去学堂也未到,林秦秀兰兄妹俩留在家里守着他们的母亲。骆家到了骆清辉和骆清风两位爷,骆家大姑娘清影在家养病,二姑娘清芬和三姑娘清音也来了。各人论起年纪,属林秀和骆清辉最长,玉笙次之,其余都是些十几岁的小伙和姑娘。林秀下帖请人时便已说明,今日大家都不必拘礼,要放开玩乐,因此众人都十分轻松惬意。
      用过了点心,骆清辉和林秀照例是即兴赋诗,骆清风也陪了一首。玉笙对此没甚兴趣,自同姑娘们在一旁说笑。骆家二姑娘清芬倒有才思,也作了一首,引得众人连连叫好。玉笙等人停了说笑,问他们二姑娘作了什么诗,林秀便把那诗念了出来:
      墨云垂暮万荷喧,素手分香绿玉樽。
      醉里不知谁点笔,银珠跳落碧盘间。
      玉笙也赞了几声,又邀姑娘们同林秀并骆家两位爷一道举杯,共贺骆二姑娘。骆清芬满脸绯红,只举杯说了一句“谬赞”,便又放了杯,过来同她妹子一处玩去了。
      此时风已暂歇,天边亮堂起来了,有千万缕银色的光,似要穿破云层。水面忽起涟漪,引得众人纷纷去看。只见一条小鱼从水里奋力一跃,落在一片新荷上。接着又是两下弹跳,一直从荷叶边缘跳到了荷叶中间。众人见了,都觉得新奇,又有些纳闷:鱼儿是离不开水的,今日这鱼跃上荷叶,难道鱼也要晒太阳么?
      众人正想时,只见从水里伸出了一根青黑的脖子,张口向那鱼咬去。那鱼儿又接连几次弹跳,直直地跃向空中,眼看就要落入水里去。那脖子的动作却更快,如利剑般往前一送,鱼儿便已被衔在口中了。
      众人都屏住了呼吸,凝神看着这一幕。见鱼儿最终没能逃脱,才又将目光看向那根伸长的脖子,原来竟是一只碗大的乌龟。乌龟吃了鱼,四脚挥动,将整个身体送上了荷叶,便趴在那里,不再动了。随后眼睛一闭,竟是在睡觉。恰在此时,一缕金光射向荷叶,刚好照在龟壳上。而乌龟的眼睛,则隐在高处荷叶的阴影里。
      玉笙看得呆了,连手里的帕子也掉落在地。林秀伸手替她捡起帕子,又拉了她一把,说:“当心掉进水里,这荷塘还是有这么深的。”
      玉笙回过神来,拿起帕子挡着太阳,笑说道:“这东西比人还会享受呢。咱们还空着肚子,它倒先吃饱了,在这里晒肚皮。”一句话说得众人都笑了。
      于是各人又回到水榭上,各自拿出扇子来扇着。千金楼的酒席已经送到,林秀和玉笙便招呼着众人落座吃席,又有流云郁金等人拉着洛家的丫头媳妇们坐了另一桌。待各人都坐了,她二人才最后坐着吃起来。
      千金楼是鸿巍的老酒楼了,林秀要的也是店里的招牌菜和一些鸿巍本地的特色菜。玉笙并流云等几个从京城来的,只拣了几样味道重的菜吃了,又吃了什锦楼的点心,便放了筷子,又下来招呼其他人吃喝。
      用过酒饭,媳妇们收拾了桌子,另摆上茶果点心来。众人也有看花的,也有下棋的,也有说笑的,都三三两两各自取乐。郁金又带着秀薇并翠羽在那里采野花捉蚂蚱玩,晴烟却带着清音往屋后树林子里去掏鸟蛋。
      玉笙同秀芝清芬在那里看乌龟晒太阳,又看了回水里的鱼,说些闲话。清芬听玉笙说起京城里的人物风情,心里好生羡慕。玉笙道:“你家大哥每年到各处做买卖,去的地方多,京城也去过好几次。可惜你是个姑娘,若是个兄弟,就跟着他四处逛去,既长见识,也能学些本事。”
      清芬道:“可不是这话。唉,偏我只是个女孩儿,读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考不得科举,做不了账房。”
      玉笙忙安慰她道:“女子读书自有女子的好处。咱们虽不能入朝堂,但若不是女子镇守后宅,男人们哪里就得安安心心地去治国平天下?读了书明了理,自是比不认字的姑娘要强些。”
      才说到这里,就见郁金手里拿着一束粉紫色形似喇叭的野花走来,后头还跟着一串姑娘丫头。郁金笑着走过来,将手里的花递给玉笙。玉笙笑着接过来,说:“在哪里找来的?这叫做什么?”
      不等郁金回话,秀薇抢着道:“就是紫茉莉,不是什么稀奇的。”
      郁金又接口道:“这花在乡间地头最是常见,每日早中晚开花三次,都是在人吃饭的时候它就开花,因此我们乡下也叫它烧汤花。它的种子成熟以后,晒干了去掉外皮,研磨成粉,可以做咱们敷脸的粉。再把买来的胭脂淘澄净了,和这粉和匀了,就是上好的胭脂膏子。”
      玉笙低头嗅着那花,笑问郁金道:“你可会做?”
      郁金伸手指着骆清芬道:“我哪里会,我也是听骆二姑娘说的。”
      玉笙又转头看着骆清芬,问道:“那你们家姑娘们用的胭脂都是自己做的了?”
      清芬道:“我也是从古书上看来的,能不能成,我却不知。”
      玉笙道:“你既知道做法,现今你们家里又有几个姐姐妹妹,何不就做起来?若做得了,比外头买的又干净,又清香,又好玩。”
      清芬道:“这……”
      还没等清芬说完,只见晴烟同清音一前一后咚咚地跑着来了。清芬见自家妹子跑得满脸的汗,忙摇着扇子给她扇着,又说:“瞧你,从哪里跑了来,网了这一头的蜘蛛网。”
      清音只顾着喘气,且顾不得说话。听清芬如此说,伸手在自家头上摸了摸,什么也没摸到,清芬便替她把蜘蛛网一点一点地拿下来。
      晴烟道:“我们本是去后头看有没有鸟蛋的。”
      玉笙道:“你们掏的鸟蛋在哪里?给我们瞧瞧。我还没见过外头野生野长的鸟蛋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