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四十二年霜降,吴江县新任县令某公刚正不阿,在城中很有声望。当地习俗,每年城隍寿节,百姓都要耗费巨资举办盛大巡游,以祈求庇佑。巡游当日,某公看到这番景象,指责城隍若没灵验便不该被供奉,若有灵验就不该浪费民脂民膏,还把城隍神像拽到地上打了二十棍,此后奢靡的习俗就此改变。
- 城隍的报复:某公因正直无私受百姓爱戴,可他少年心性,爱玩乐。任职一年多后,他在县衙屋檐掏鸟窝,突然狂风刮倒梯子,某公摔断腿不久后去世。
- 亡魂的争辩:某公去世后,百姓听到城隍祠里传来他大声怒喝的声音,像是在与城隍争辩,几天都没停。百姓感恩某公,纷纷到城隍庙祈祷调解。
- 新祠的建立:百姓为某公另建祠堂,将他尊为城隍。此后,争吵声消失。新祠堂也以“城隍”命名,春秋祭祀,香火比原来的城隍庙还旺盛,吴江从此有了两座城隍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