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小官人 ...

  •   袖里乾坤

      康熙五十六年秋,翰林院编修陈邦彦正在校勘《永乐大典》,忽觉一阵困意袭来。他摘下水晶眼镜,揉了揉发酸的鼻梁,恍惚间竟看见书案上有蚂蚁大小的人马来回走动。

      "这老花眼愈发厉害了。"陈邦彦自嘲地笑了笑,刚要起身,却见那些小人突然列成仪仗队。为首者戴乌纱帽穿绯色官服,乘坐的八抬小轿竟是用蝉翼粘成,轿帘上还绣着金线牡丹。

      "咄!"陈邦彦拍案而起,震得笔架上的狼毫笔簌簌发抖。仪仗队受惊,几十匹比跳蚤大不了多少的战马扬起前蹄,嘶鸣声细若蚊蚋。

      "大人息怒!"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陈邦彦低头看去,见个不足三寸高的小吏正跪在砚台旁,双手捧着个胡桃大的锦囊,"我家县太爷给您请安。"

      陈邦彦瞠目结舌,看着小吏将锦囊放在《四库全书》扉页上。锦囊突然自动打开,里面滚出颗米粒大小的夜明珠,在夕阳下折射出七彩光晕。

      "这是..."陈邦彦刚要伸手,小吏突然跳到珍珠旁:"大人可知这是何物?"不等回答,他自顾自说道:"此乃袖珍国贡品,凡人若得此物,可窥见前世今生。"

      陈邦彦心中一惊,想起上个月同僚离奇暴毙,死时手中紧攥着颗玻璃珠。他强作镇定:"小小方术,何足挂齿。"

      "大人所言极是。"小吏突然露出狡黠的笑容,"不过这珠子对您来说,倒不如换些实在东西。"说着从怀中掏出个玉瓶,"这是袖珍国秘药,可治眼疾。"

      陈邦彦还未答话,窗外突然传来乌鸦怪叫。小吏脸色骤变:"时辰到了!"他抓起夜明珠塞进玉瓶,对着陈邦彦深揖及地,"改日再来叨扰。"说罢竟顺着桌腿滑了下去。

      当晚,陈邦彦在书房秉烛夜读,忽见砚台里浮起个微型戏台。生旦净末丑俱全,唱的竟是《牡丹亭》。他凑近细看,发现戏子们的水袖竟是用蜘蛛丝织就,唱腔虽细却字正腔圆。

      "陈大人好雅兴。"那个熟悉的尖细嗓音再次响起。陈邦彦循声望去,见小吏正坐在镇纸旁,脚边放着个袖珍酒坛,"上次的礼物,大人可还满意?"

      陈邦彦正要答话,窗外传来巡夜的梆子声。小吏慌忙起身:"不好,城隍巡街了!"他扛起酒坛就跑,慌乱中碰倒了铜镇纸。陈邦彦只觉一阵眩晕,再睁眼时,书房已恢复如常。

      此后每逢月圆之夜,小吏都会来拜访。陈邦彦渐渐知晓,袖珍国位于自己的右眼之中,小吏本名"瞳儿",是袖珍国的通判。瞳儿常带来奇珍异宝,换取翰林院的孤本典籍。

      "你们要这些书做什么?"陈邦彦终于忍不住问道。瞳儿神秘一笑:"我家大王说,要在方寸之地建座'袖里乾坤',让天下万物都能在其中找到容身之所。"

      雍正元年,陈邦彦告老还乡。临行前,他将袖珍国的秘密写进《奇闻录》,最后附诗一首:"眼底藏须弥,心中纳芥子。可笑名利客,不知方寸间。"

      如今,常州玄妙观的老道们仍在争论:陈编修的《奇闻录》究竟是臆想,还是真有袖珍国存在?而玄妙观的镇观之宝——那方刻着微型山水的端砚,每当暴雨倾盆时,总会传来若有若无的丝竹之声。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小官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