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海大鱼 ...
莱州湾有个渔村叫蛤蜊屯,世代以捕捞为生。康熙二十年寒食节,出海归来的渔民突然发现海平面上耸起座青灰色山峦,怪石嶙峋如巨兽利齿,山顶云雾缭绕,隐约可见庙宇飞檐。
"海龙王搬家了!"消息传开,全村老少涌上沙滩。八十岁的王太公拄着拐杖,浑浊的眼睛瞪得溜圆:"老朽活了三个甲子,从未见过这般奇景!"众人正惊疑间,忽闻山顶传来梵唱,金钟般的声音在海天之间回荡,震得人耳膜发颤。
"莫不是蓬莱仙山现世?"私塾先生刘伯温抚着山羊胡沉吟,"《齐地志》载:'海中有大鱼名曰鲲,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话音未落,海面上突然掀起巨浪,山影竟缓缓移动起来,所过之处海水沸腾如滚汤。
村长大福叔急得直跺脚:"这可如何是好?若冲撞了山神..."话未说完,山顶庙宇轰然倒塌,砖石如雨点般坠入海中,激起的水柱竟高达十丈。人群中发出惊恐的尖叫,孩童们吓得钻进母亲怀里,狗儿们夹着尾巴躲进草垛。
次日清晨,山影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海滩上留下了奇怪的痕迹:沙粒凝结成巨大的鳞片形状,每片都有磨盘大小,阳光下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更诡异的是,渔民们发现渔网里多了些从未见过的生物——半透明的水母体内裹着微型山峦,珊瑚枝上竟生长着袖珍亭台。
"这是海怪留下的信物!"刘伯温捧着《山海经》手舞足蹈,"当年大禹治水,曾用定海神针镇压东海鳌鱼。此物每隔六十年便要携子孙拜谒祖陵,所过之处便会浮现幻影山峦。"村民们半信半疑,却见老渔夫张老汉从船舱里拖出条两丈长的带鱼,鱼腹里竟藏着块刻有"鲲"字的龟甲。
消息传到莱州府,新知府周大人亲临视察。这位刚从翰林院外放的官员戴着水晶眼镜,拿着西洋望远镜左看右看:"此乃海市蜃楼也!"说着命衙役取来《天工开物》,"书中记载,海气遇冷则凝结成山,日光折射便成此景。"
正说着,海面突然翻涌,一只巨鲸跃出水面,背鳍上竟附着着几座微型佛塔。周大人吓得跌坐在地,眼镜片碎成八瓣:"这...这..."刘伯温趁机递上《齐地志》:"大人请看,此乃上古鲲鱼,背驮五岳真形图。"
此后每逢寒食节,蛤蜊屯的渔民都会在海边摆上三牲五畜,焚香祭拜。而那些神秘的鳞片化石,至今仍嵌在村口的老槐树上,成为孩童们夏夜纳凉时最爱听的传说。
康熙二十年寒食节,莱州湾蛤蜊屯的渔民出海归来,惊见海平面陡然出现一座怪石嶙峋、云雾缭绕且有庙宇飞檐的青灰色山峦,山顶梵唱回荡,山影移动时海水翻涌,庙宇倒塌后众人惊恐。次日山影消失,沙滩留下巨大鳞片形沙痕,渔网出现体内裹微型山峦的水母和长着袖珍亭台的珊瑚。老渔夫还在带鱼腹发现刻“鲲”字龟甲,私塾先生刘伯温认为是大鱼拜谒祖陵的奇景,知府却称是海市蜃楼,可鲸鱼背现微型佛塔打破其论断。此后,每年寒食节村民都会祭祀,鳞片化石成老槐树一景和孩童口中的传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海大鱼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