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补充:中晚唐名将2 ...
-
二、公元九世纪最猛的男人、大唐归义军(敦煌英雄):张议潮
西北孤忠归义军,拯救被奴役百年的大唐遗民,一举收复河西、陇右十二州,打通西域,四千里山河,可歌可泣,波澜壮阔。
1、安西白发军
755年安史之乱后,郭昕(汾阳王郭子仪之侄)奉命巡抚河西、安西等地,抵御吐蕃进攻,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留后。敦煌古时被称为“沙州”。公元808年,龟兹城破之时,吐蕃军才发现,誓死抵抗他们50多年的对手,竟是一群白发老人,原来从安史之乱爆发开始,大唐就再没往河西派过一兵一卒,这批老人,就是当年那批雄姿英发,久经战阵的大唐边军,全部为国捐躯,无一人投降,自此整个西域地区再无唐军,长安也从此再无沙州的消息。
2、沙州起义
“你说长安远,还是太阳远”
“废话,当然太阳远”
“只听过有人从长安来,没听过有人从太阳来”
“那为什么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张议潮(799年-872年),张议潮出身沙州豪族,在张议潮成长的岁月里,亲身经历了吐蕃的残暴统治,河西人民惨遭吐蕃的蹂躏,丁壮者沦为奴婢,种田放牧;年老体弱者遭到杀害,有的被“断手凿目”,然后被抛弃。人民日夜思归唐朝。张议潮有感于吐蕃统治下民不聊生的凋敝景象,张议潮同情人民疾苦,对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被宦官边令诚陷害的著名将领封常清十分崇敬,曾亲笔抄写过《封常清谢死表闻》。《封常清谢死表闻》却没如往常一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张议潮是封常清铁杆粉丝,抄写了这份遗书,存放在莫高窟藏经洞,一千年后,这篇手抄遗书被发现,现存巴黎国立图书馆。
公元848年,距离安西白发军为国捐躯40年,张议潮终于等到机会,乘吐蕃内乱之机,率众在沙州发动了起义,经过艰苦的奋战,驱逐了吐蕃守军。“大唐,不管你记不记得我们,我们都要回家”
“愿死者,随我来,杀贼。”
“杀贼。只管向前”
吐蕃军败退之后,从周边调集兵力,又将沙州包围。张议潮率城中兵马出战,他的身后是沙州的豪强、百姓、僧侣、游侠。他们都站在一起,随着这个49岁的男人冲了出去。
“向前,向前,再向前”
“杀贼,杀贼,只管杀贼。”
“今日阻我归唐者,皆杀之”
张议潮击溃吐蕃,起义军终于在沙州站稳了脚跟。
沙州光复后,张议潮张议潮遣使向唐廷告捷,他迫切的想要与朝廷取得联系,但当时凉州等地仍控制在吐蕃手中,去路受阻,于是他派出十路使者,前往长安报捷,外带求援。可想而知,这十路使者的惨烈程度,恐怕要比那曾经“十三壮士归玉门”还要壮烈,他们穿过沙漠,穿过戈壁,踏过草原,有的饥渴而死,有的死在野兽口中,有的被吐蕃的追兵的弯刀砍杀,十路使者只有高僧悟真这支队伍行了万里长路到达长安。850年那一天,张议潮收复沙州的捷报传遍了长安,人民奔走相告,热泪盈眶,遥想上一次长安城为一个和尚而疯狂,还是在两百年前,那个和尚叫玄奘。唐宣宗大力褒奖张议潮等人的忠勇和功勋,授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
3、大唐归义军
与此同时,张议潮还在疯狂的战斗,他以沙州作为根据地,先后收复了瓜(治今甘肃安西东南)、伊(治今新疆哈密)、西(治今新疆吐鲁番东南)、甘(治今甘肃张掖)、肃(治今甘肃酒泉)、兰(治今甘肃兰州)、鄯(治今青海乐都)、河(治今甘肃和政西北)、岷(治今甘肃岷县)、廓(治今青海贵德东)等州土地。大唐的魅力就在于此,许多人从未见过真正的大唐,却愿意为了他们心中的那个大唐赴死。
851年八月,张议潮第二次向长安派出使团,以其兄张议潭等29人入朝,献上瓜、沙等十一州图籍。至此,除凉州以外,陷于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区复归唐朝。宣宗于沙州置归义军,授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封南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实封三百户。几代河西大唐遗民魂牵梦绕的归唐夙愿终于达成了,他们在这一刻有了属于自己的番号:大唐归义军。
4、克复凉州
随着河西诸州的收复及归义军的建立,吐蕃军败退集中凉州。如果凉州仍在吐蕃手里,那么张议潮所提出的收复河西东部及陇右数郡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为了有效地控制河陇地区,张议潮便于858年八月命其侄张淮深率蕃、汉兵七千人开始东征。经过三年的血战,在唐懿宗861年克复凉州,并表奏朝廷。至此,陷没百余年之久的河、湟故地已全部收复。
可在唐宣宗、懿宗时,国力趋于衰微,除置军设使以官爵羁縻张议潮以外,已没有经营河西的能力。张议潮身兼节度、管内观察、营田支度等使,掌握河西军事、行政、财经大权,继续推行耕战政策,大力加强守备,保卫胜利成果;同时还发展生产,以稳定河西局势。
867年,张议潮在长安留为人质的兄长张义潭去世,已经69岁的张议潮并不想成为下一个“董卓或者安禄山”,他将归义军交给了兄长张义潭之子张淮深,然而前往了他向往一生的长安。可在“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之后,那个举世无双的盛唐也只存在所有唐人的梦中了。
入朝后,张议潮拜右神武统军,加司徒,自此留居长安。872年,74岁的张议潮逝世,获赠太保。这位“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旧”,“河西沦落百余年,路阻萧关雁信稀。赖得将军开旧路,一振雄名天下知”的晚唐超人永远的睡在了故国的土地上。
归义军的故事,告知世人:在一千二百年前有一群唐人为了回家,杀穿了整座河西走廊。
然而3年后,张议潮为之奋斗一生的大唐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黄巢起义,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