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补充:晚唐名将 ...
-
一、文武双全高骈
高骈(821年-887年),出生于禁军世家,战吐蕃,战交趾(越南红河),866年,46岁的高骈从南诏手中收复安南全境,并出任首任静海军节度使,任内修筑大罗城,奠定了现代越南首都河内的基本格局。打击南诏,护卫巴蜀。黄巢起义,天下大乱,高骈对战黄巢有功,不满朝廷封赏,高骈拥兵自重,坐守扬州,拥兵数万,保存实力。之后得知自己相继丧失东南兵权与财权,捋起袖子,怒怼唐僖宗,强调“是陛下不用微臣,固非微臣有负陛下”,高骈是文武双全,饱读诗书,怼皇帝,引经据典。他引用秦王子婴系颈于轵道、汉更始帝俯首刮席的典故,直指僖宗已为“亡国之君”,足见晚唐藩镇割据已经到了挑战皇权的地步。
日益膨胀,拥兵自重的高骈走上了修炼的不归路,开始迷信撒豆成兵,九天玄女,重用术士,术士专断独行,排挤高骈麾下旧将,造成手下人人自危,之后高骈被他部将所杀,一代名将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死了。
二、盐枭黄巢终结者、霸王龙李克用
李克用(856年~908年),李克用骁勇善骑射,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别号“李鸦儿”,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率沙陀军南下镇压黄巢。中和二年(882年),李克用受敕勤王。中和三年(883年),黄巢退出长安,由于李克用在长安收复战中功劳最大,因此被命为河东节度使。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南下大败农民军。光启元年(885年),靖难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结交朱温,意图消灭李克用,李克用率军击败二人,唐僖宗逃往凤翔。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王行瑜及韩建三帅进京挟持唐昭宗,李克用再度率军勤王,大败三帅,救出唐昭宗,因功被封为晋王。其后数年与朱温争战,相互间成为争夺天下的宿敌。此后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与占据汴州的朱温长期对峙。天祐四年(907年),朱温篡唐称帝,国号大梁,史称后梁,李克用仍沿用大唐天祐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李克用病死,葬今山西代县。同光元年(923年),其子李存勖建立后唐,追谥武皇帝,庙号太祖。
三、大唐帝国终结者朱温
朱温(852年~912年)早年追随黄巢,征战岭南等地。黄巢在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朱温先后任东南面行营先锋使、同州防御使,与唐朝军队交战。中和二年(882年),朱温以同州防御使降唐,归附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被唐僖宗任命为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后升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后在中原之地,与李克用、时溥等一起镇压黄巢,并招降黄巢余部。黄巢死后,朱温以汴州为基地,继续扩张领土。先后击败秦宗权、朱宣、朱瑾等军阀势力,取得河北三镇的控制。又与李克用、李茂贞争夺对唐昭宗的控制权。天祐元年(904年),朱温为控制朝政,取得对唐廷的完全掌握,谋弑唐昭宗,改立唐哀帝,诛杀宦官及大唐忠臣。天祐四年(907年),朱温废黜鸩杀唐哀帝,以王礼葬于济阴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西北),建立梁朝,改元开平,定都汴州,史称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其子朱友珪弑杀朱温,终年六十一岁,葬于宣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