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3、第 63 章 ...
-
黛阳郡守不放心齐恕耕地,忙完手上的事就赶紧带着种作吏过来帮忙,这不是别人,这可是齐王的女儿,拒绝不得只能由着她来,她要是出了点什么事,齐王可不会轻饶他。
这真是个活祖宗。
黛阳郡守心里叹气。
可等他下到地里,就看到一群弄人放下农具,都围在一块儿争前恐后地耕一块地。
只有一头牛,一张犁,已经犁出了两大块地。
黛阳郡守惊得语无伦次:“这……这……这能犁地?”
一块儿跟来的种作吏也惊奇不已。
齐恕看到黛阳郡守来,远远喊道:“郡守大人,来看看小孩的玩意儿。”
她刚造出曲辕犁时,黛阳郡守听到这个消息,还嘀咕过小孩的玩意,传到齐恕耳朵里,现在用来回敬他。
黛阳郡守已无暇理会她的揶揄之意,亲自下到地里,与其他围观者一样认真观察打量这个新样式的犁。
种作吏赞叹道:“如此耕地法,能省下一半牛力,若能推而广之,耕地之速能大大提升。”
郡守亦不住地点头,提着衣摆重新回到田埂上,朝齐恕长揖拜道:“长安君能否将此犁之造法教给耕地农人?”
齐恕从田埂上站起来,对黛阳郡守笑道:“郡守还认为是小儿玩意吗?”
郡守失悔,忙道:“是臣无礼,臣知罪。”
“卫邢。”齐恕喊道。
卫邢拱手待命。
“此事交你负责,趁现在还是二月,三月谷雨耕种前将犁耙教给匠人农人,耙的用法,待到用时,自然知晓。”
卫邢领命:“诺。”
齐恕又道:“还请郡守大人给与方便支持。”
郡守自是无不应诺。
齐恕又指着眼前略高一些地方的土地说:“我在城外踏察半月,得知像对面那些高地,农人倘要种植,汲水是个非常大的问题,通常是用人力挑上去。”在雨季没有来临前种地,要挑水灌田,一直要挑到雨季到来,自然降雨,想想便可知道是多繁琐劳累的事情。
她所踏察的情况,郡守也承认,那些地方如果种小麦等耐旱的作物,在雨季到来后,又经不住水涝,所以向来不太好种,低处尚可挖沟引水灌溉,或用一名叫秸槔的东西取水,在水中树两根竹竿或树木做支架,用一根横木挂在支架上作为杠杆,杠杆一端系重物,另一端,用长绳或竹竿系木桶,用杠杆原理取水,但此法效率不高,且到了高处便无能为力。
齐恕从怀中取出一张布帛图,展开给郡守看。
“若用此两种水车汲水,第一种龙骨水车,可通过此轴轮连续转动,带动刮板将水刮上水槽,可以从低处往高处送水,也可以在涝时排水;第二种是筒车,以水流冲击水轮,随着水轮的转动,竹筒轮流取水,竹筒转至高处,将水倒入水槽中,然后再以竹木等劈开引水至田中。”
“如此,可将低处水引至高处,农人将不用再担水灌田了!”郡守高兴道。
周围农人听了,也一脸高兴。
“不过,”郡守犹豫,“此两种水车,能造得出来吗?”
齐恕道:“是否我先造一个出来给郡守大人看看实效?”
“那自然再好不过了。”郡守捧着图和种作吏看得认真,不意随口说出了心里话。
郡守意识到说了什么,忙笑着解释道:“臣的意思是先召集木匠造一个出来看看,若确有实效,立即广泛推广。”
齐恕叹道:“好好好,造吧造吧,请郡守召集木工,先造一个出来看看。”
郡守立即回城,召集郡工坊工匠造曲辕犁和耙,此部分由造出犁和耙的卫邢教大家,另外一部分工匠造水车,齐恕为众人讲解介绍水车的主动轮、从动轮、木链、刮板、水槽、支架,每个部分所需要的木料形状,打孔位置,榫卯链接方式等等,介绍完毕,量好尺寸各自分领一部分任务,依照图样开始各自做材料。
先做的是龙骨水车,工坊木匠都会看图,有精细的图样,又有齐恕在旁教讲,二十多个工匠一人做几条固定尺寸的木料,一日之内便陆续准备好了材料,当夜就开始组装。
但由于个别工匠的制作不合格,前后又返工了几次,等到水车安装完成,已经天色大明。
工匠们兴冲冲地抬着水车出城下地,郡守闻讯立即纵马飞奔追上。
到达后,齐恕指挥匠人们,将水车尾端放入水中,保证水车刮片能刮到水,然后将顶端放入高处田中或者水渠中,转动主转轮,带动从转轮,便可使刮片跟着木链滚动,将低处的水引到高处。
水从尾端顺着水槽往上,从水车头部水槽流出。
“成了!”
不知是谁兴奋地说了一声,其余人也都高兴起来!
齐恕再一次向大家证明,她的图没有错,她想造的东西确有实用,而不是小孩子的玩意儿。
紧接着,众人又齐心协力造出了筒车,斜着绑竹筒是水至高处能倒入水槽的关键,筒车能将水送至四五米高的高处,如再修一段沟渠,就能使四五米高处的土地得到灌溉,再如是反复,能将水送到更高的地方。
筒车和龙骨水车的成功,使得长安君之名再度传遍黛东各郡,郡守立即上禀齐王黛阳郡的情况,齐王闻听,下令在黛阳开展试验,就连丹山口营地外嫁接的桃李树也让众人对长安君更加敬服。
三月谷雨正式开始春耕种稻,一个多月的加紧赶制,曲辕犁、耙、水车外黛阳郡多个下城得到推广,也将郡工坊的工匠培养成熟练工。
水车将水引入农田,以往得不到利用的农田,有三分之一二被重新开垦。
齐恕再在行馆前教众人如何沉水选种如何晒谷催生,如何晒土,如何防治虫害,听的人也多起来认真起来了。
在过冬之前要及时清除农田中的杂草、病草残株,这些通常是害虫的栖息地和越冬场所,将这些杂物烧毁,能够消灭潜藏其中的害虫和虫卵,切断害虫的繁殖链条。
同时可以将牛粪、鸡粪等畜禽粪便在水稻田中堆积,并在堆肥里上堆一些较湿的杂草。这样可以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达到减少害虫和病菌的效果,牲畜的粪便还能提升土壤肥力。
在第一次犁地后,要利用太阳暴晒,一定程度上灭虫。
谷种倒进水里沉水选种,挑选出来的谷种,用流动水浸泡,日浸夜露催生发芽,待谷种发芽露出白白的芽头后需要保温出芽,在有塑料薄膜的时候,可以撒进土里盖上塑料薄膜保温发芽,长出秧苗后用竹条隆成棚,再盖塑料膜让其保温生长,天热时要揭开两头通风散气,避免温度过高烫死秧苗,但在没有塑料膜的时代,保温出芽就不尽相同了。
保温出芽,要将露白的谷种装进麻袋里,用水打湿保持水分后拿回家中用稻草保温,有时地温不够还应适当提高屋内温度。
约两三天后谷种发芽完成,在育苗的田地里播撒种子,静候种子生长。
大约一个月左右,种子长成稻秧,耙就派上了用场,之前已经用铁犁牛耕翻好的土地,漫灌水之后进行二次翻犁,再将长方形底部带齿钉的耙系在牛身上,人站在耙上,一边驭牛一边掌握耙的行进,将田地里的大块泥土碎平,同时耕除杂草。
长成的稻秧分秧,从育苗田送进水田,成行间隔一拃至一拃半的距离进行插秧,插不成行的就拉秧线,这个过程通常是大家相互帮助完成。
待到分檗期,要施以土肥,补充营养,齐国水稻一年一熟,生长周期比较长,大约到六七月份,要下秧田拔草,所谓良莠不齐的莠就是指庄稼种植中的杂草稗子等害草,要将其拔掉,避免和农作物分走养分。这个过程通常在清晨进行,因为太阳出来后,水稻叶子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得硬且锋利,人在田间劳作,很辛苦。
生长期间还要防生虫,用九节柿子、茶树叶、大蒜等植物的提取物来防止虫害。
用诱虫灯在夜间吸引害虫集中消灭、在田间插稻草人,风吹稻草人可以驱赶鸟类防止其啄食、用网兜捕杀害虫,还有直接上手捉等方法进行物力防治虫害。
还可以在水田里养鱼,鱼是捕食者,可以捕食许多害虫的幼虫和成虫,同时分泌一些物质,对某些害虫具有抑制或致死作用,可以帮助达到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养出来的稻花鱼品质也好。
然后就是出穗、成熟。
水稻成熟后要挖开田埂,将里面的水放掉,避免水稻水分过重。
水田干后,收割。
她所讲的一部分东西,例如越冬之前要清理农田火烧杂草、第一道犁田要翻晒杀虫、粪便可以肥土、插秧要成行、除草拔稗子、捕捉害虫等,都是农人种地必做的事,然例如大蒜、茶叶树等提取物能杀虫、稻田养鱼能捕食害虫还能养出稻花鱼、沤粪便堆肥可以减少病虫害等,就是大家所不知道的了。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可惜不会写字,否则定要记下来。
好在黛阳郡守考虑到这个问题,早就命种作吏跟随听讲,记下来。
星官奚在兰邑郡守府获悉黛阳行馆变学馆,懊悔不已,深觉错过无数新知,同兰邑郡守那个精通筹计之术的女儿说明情况后,将测目计算的事交给她,自己带着向姬快速赶回黛阳。
黛阳春耕如火如荼的进行,有的人相信齐恕所说,有的人还半信半疑,齐恕则带头在郡守划给自己的两块田里示范如何种稻养鱼。
星官奚赶回来时桃花都快谢了,正好赶上插秧,于是沦为种地的壮丁。
秧苗下地,行馆学堂却没有休息,丹山口营地嫁接的桃李树开花后引起不少人的好奇,一棵树上竟能同时开桃花和李花,桃红雪白十分稀奇。
齐恕成了坐馆先生,从黛阳各地甚至周围长郡兰邑汜水汜阴等地赶来的农学家、各郡种作吏、各族代表人纷纷来到黛阳,一观这桃李同枝一树两开花的奇观,又亲眼看到汲水的两种水车。
由于龙骨水车人力灌溉一日最多灌溉两亩,虽然比人力担水好了很多,但那么多农田要用水,汲水速度还是赶不上耕种日子,于是齐恕又加以改造,从手摇改为脚踏的,并告诉大家,风转、牛转、水转按道理都能做到,甚至可以实现两龙骨水车和筒车结合在一起,但至于如何改造,让大家自己去琢磨,如有能大力提升耕种之便的创造,国府或为其设爵位官职。
于是就有人开始按着她所说的“道理”去研究改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