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浪浪山小妖怪》 ...

  •   《中国奇潭》的一个衍生小故事,刚毕业那年在B站看,没想到如今也被成功的搬至大荧幕。

      这个故事在美学镜头上,无可挑剔的贴切,中国式的写意,中国式的韵味,中国式的共情。

      一个聚焦职场,聚焦阶级,聚焦普通人的故事。

      当年我刚毕业,一头扎进职场,开始了无天日的生活,我因为痛恨职场的环境和束缚,看什么都联想到职场,所以当时的我只看得到故事里映射的职场。但是,这几年的时间,我调整好了自己的观念和状态,再看这个故事,除了职场映射的那一部分,我还看到了一些细微的表达。

      比如改变。

      以故事当中主角团为例,这些改变有外在形态上的,也有内在意图上的。

      组队西行的路上,从一开始的草台班子,到后面的装备齐全,这其实是一种形变。

      “沙师弟”从一开始的话痨到后面要贴合角色而刻意克制,肩上从一开始没有担子,到后面效仿角色,挑了两块石头“装模作样”,再到后来,真就开始挑着正对人的衣食行李;“大师兄”从最开始的社恐,到后来终于能喊出“我是齐天大圣”;“师傅”从一开始穿着稻草人身上扒来的的衣服,到后来披上袈裟……

      这些东西都是外在形态上的改变,一点一点,在塔上西行的路上之后,一点一点完善起来的,从粗糙到所谓的“完美”。

      这点让我很触动,就是他们不执着于要先完美再出发,而是先粗糙的开始,先出发了再说。也应证了电影最后,主创们所祝愿的那样——致每一个勇敢出发的你。

      当然,更触动人心的是,主角团在内在意识上的改变。

      最开始队伍不全,西行的目的是为了逃命,是想着要长生不老,队伍集结完毕之后,求取真经,得道成佛,做“人”上“人”,成为促使他们出发的原因。可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呢,他们顶着别人的身份享受了一些恩惠,同时也被迫承担了一些身份光环所带来的责任——惩恶降魔。于是,迫于身份的职责所在,他们从为村民收了耗子精开始,在村名的感恩和期待中,西行的目的开始有了一些别的改变。

      不仅仅再是简单的得道成佛,他们开始尽自己所能,帮助弱小,开始布施贫苦百姓,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们逐渐在内在意识上开始照着真正的取经人有所改变。

      比起当初,他们更像取经人了,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

      那最后,为了村子里的小孩大战小雷音寺,也是在这,他们开始真正的动摇自己西行的意图。迫于强威,他们不得不放弃,反正已经到了比浪浪山更好的一个地方了,已经上了一个台阶了,比之前要好太多了,停在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但最后,竟是责任与期待让他们携手对抗强敌。

      他们没有赢,但他们也没有输。

      阶级无法撼动,这在所难免,但他们没有成为阶级的俘虏。

      一个悲剧式的结尾,他们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没有取到真经、得到成否。但他们所作所为却远超取得真经的意义。

      这些改变,其实是一种成长。故事里的主角团在一路成长,故事外的我也在成长。这如同一种联动,所以这次我在这个故事当中看到了除开职场的那一部分。

      它们美好,它们也生动。

      当然,除开成长,也还有别的,千人千面千种解读。但是,我觉得比较好的一种解读,来自我很喜欢的一位电影博主,他立足于阶级的解读,他说:

      佛不过是另一个更大的身份阶级,是另一重无法翻越的浪浪山。所谓的取经路,也不过是职场中上层为身边人物镀金的一次任务。而唐僧一行和小妖怪一行取经的真与假在这里得到了颠倒,真取经的目的只是一次任务,而假取经却触到了取经应有的真义。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3章 《浪浪山小妖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