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从万米高空降临》 ...
-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其实都不是耽美的受众。
一方面是我自己并没有真正的接受同性相恋,一方面也是觉得市场上的耽美文学始终处于一个猎奇的环境中,真正好的耽美故事少之又少。
说起接受同性恋这一点,早在大学时期,我就有意识的告诉自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无关性别的喜欢,这再正常不过了没必要像看新物种一样去看待这种关系。这样的自我暗示多了,我的确是能够做到理解,但始终没有办法真正的接受。并且这种“理解”,在现在的我看来,只不过是屈服于“存在即合理”的价值观,我深信这一点,所以我把这种价值观也移接到同性的恋爱上。其次就是,当时认知浅薄的我认为,仿佛只有接受存在的一切,才能显得自己是个包容的人。
多么狭隘的观念!
但无论如何,从心理上、生理上,从各方各面,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真的都不能接受同性恋。我始终没办法在这样的恋爱关系当中找到真诚的爱。因为我总是下意识觉得这是在猎奇,在引流。这个背后是利益在驱使,而不是爱。
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和朋友聊起,她说,如果你以后的小孩是同性恋,你会怎么办?
我当时的回答是:我会正确引导他的成长,我不会让他成为一个同性恋者。
但实话实说,对于当时的我而言,如果我的小孩真的是一个同性恋者,也许我会和绝大多数父母一样,我不会同意。
我知道这不对,但是我没有办法说服我自己。
我一直觉得我是个包容开放的人,我能够接受很多的事物和观点。所以在后来的反省当中,我意识到对于真正的接受同性恋我可能缺的是一些时间,阅历和经历。
这些年我也的确是有在了解一些关于同性的文学影视作品,看了一些关于性取向的专业书籍,试图从各个方面去了解,但这些东西仅仅只是加深了我的“理解度”,我更能理解同性恋,但这并没有让我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接受。
我还是用朋友提出来的那个问题来衡量,如果我的小孩是同性恋,我能做到接受吗?
这几年,我陆续问自己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
我甚至有一段时间,我接受了我自己“不能接受同性恋”这个事实,我想着再包容再开明的人也总有不能理解的事物呀。放过自己算了。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就真的很神奇,在今年年初,最开始是在小视频中刷到《万米》的广播剧,主役的声音很好听,然后我冲着声音去听了广播剧,又因为我觉得剧情很真实抓人,我就去看了小说。
就是这本小说,很普通的情节,没有那些要死要活的,曲折离奇的,爱而不得的情节,它就像是会出现在我生活中的朋友身上的故事。
普通人的一生,无非就是围绕工作、家人、朋友、恋人,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遭遇,但就是在这样普通的生活里,我看见一座孤岛找到另一座孤岛。
方皓和陈嘉予像是两个契合的木楔,并不是说全世界只有对方一块能和自己契合,而是恰巧对方先其他人一步遇到自己,然后两块木楔稳稳契合,紧密相连。
这种相遇真的,真诚又动人。
两个顶好的人相遇了,相互托起对方,相互照料对方,一起去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很多次,我都忘记了他们的性别,因为他们的真诚让我只感觉到,这是一个灵魂遇到另一个灵魂。
灵魂是不需要性别的。
在读完这个故事之后,好像真的就是有一种开解的感觉。当我再拿出那个问题来问我的时候。
如果你的小孩是个同性恋怎么办?
我想我会告诉他,人与人之间的吸引是没有成见的,如果你真的找到你的孤岛,那我会非常开心。
那天当我在洗澡的时候,突然冒出来这个回答的时候,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我觉得很神奇。
原来有些问题的答案,是藏在时间和阅历的背后。
但同时我也在想,抛开时间和阅历的原因,过去这些年到底为什么不能真正的做到接受。
一个是这么多年的主流传统的影响,一个是就是社会对“同性恋”的消耗。
同性恋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现象,各行各业都想借此吸引一波流量,赚一波钱。
那些写着耽美故事的作者,那些拍着耽美剧的导演,能有几个人是真心实意接受同性恋爱,不是借此牟利的人?
说的就是最近的一部大爆的耽美剧,百分百的针对女性观众的纯“美学镜头”,偶尔刷到几个片段,充满暴力和暗示性的动作,擦着限制的边缘,我觉得恶心!别说这是什么有限制,要控制住尺度。这摆明了是利用这个这个限制,故意把人往禁忌的边缘引导,偷偷摸摸、藏着掖着,越发让人觉得同性恋是个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同性恋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吗?
所谓的拍的极为隐秘,顾及尺度,都是资本吊着观众赚钱的套路。
导演越这么拍,观众越上头,观众越上头越狠不得尺度再大点,关注和呼声越大,限制就越严,限制越严,资方越是踩着线拍的更隐秘。
环一闭合,没完没了。
本来挺正常,清清白白的一东西,到资本手里一过,就打上禁忌隐秘的标。
谁他妈不知道,越是得不到的越要抓到手。没得说,资本也是熟读了人性。
这种剧在我看来就是毒瘤。它像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表面是打着“同性相恋”的幌子,背地里,女性观众爱看什么就拍什么,是资本牟利的手段。
华美的镜头传递不出真挚的情感,夸张的情节滋养不出坚实的内核。
想来我过往这些年一看到这种同性的故事就恶心,无良的制片导演绝对难逃其咎。
当然,也不要寄希望于从业者个个有良心,流量与资本为王的时代,多少人能守得住自己的心,制作的守不住,当观众的也守不住。
我只是不值,替真实不值,替真相不值,替被流量和资本收割的真情不值,也替本就寻常却被资方用来哗众取宠的同性恋爱不值。
而我,我庆幸自己还保留着点清醒,没被完全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