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7、第四十四章 微澜(2) ...

  •   转眼第二天,进宫并非景玥所愿,但她不得不去,因为这一趟,她要办一件决定她后半生命运的大事。皇宫内,气氛同样低沉压抑,禁卫军比平日增加了三分之一,到处是三五一组巡逻的士兵。侧宫门处,张玉亲自迎候在那儿。虽然众人已然知晓景玥是曲家后人,但大家心中都存着疑惑和猜想,为何宣帝会对这样一位身份敏感的平民女子照顾有加。而答案似乎又是显而易见的,江山美人从来是帝王最难割舍最钟爱的。
      在张玉的带领下,景玥拉着武斯微走在空旷的宫中甬道上。第一次走进皇宫的武斯微一脸好奇的不停左顾右盼,一双大眼里闪着兴奋和期待。
      "姨娘,这里好大,路好长啊。"武斯微年纪幼小,离开亲娘之后感情无所依靠,自然而然把照顾她的景玥当作最亲近的人。经过这段时日,两人关系更是亲密。
      景玥笑了笑,点头道:"是啊,这里是皇宫,有好多房子好长的路。斯微不要乱跑,不然会迷路的。"
      武斯微笑着应下。一旁的张玉却面无喜色,一来他的身份是早已习惯不能有任何喜怒形于色的,二来,他心中也有些隐忧。又往前走了一射之地,他先停下脚步,抬手一指一处不起眼的小宫门,开口道:"姑娘且留步。前面就要到了,不过……皇上旨意,只见你一人。这……"话未说明,可他的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武斯微。到底是小孩子,被这一看,武斯微预感到什么,紧紧扯住景玥的手,往她身后躲去。
      景玥一瞬心疼,忙蹲下身抱住武斯微在怀里,笑着安慰道:"别怕,姨娘只是去里面见一个人,说几句话就出来接你。"
      武斯微表情愣愣的,半晌,才轻轻摇摇头,怯生生道:"不要,娘也是说很快回来,那些人走了,娘就不回来看我了。我不要娘走,我也不要姨娘走……"
      "斯微,"景玥心中酸涩,把武斯微在怀中紧紧一抱,"放心,姨娘一定来接你。还有,姨娘知道你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你能不能帮我做一件事呢?"
      小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听了这话,武斯微猛点头,她想做些什么来讨景玥欢心。景玥爱怜的摸摸她的头,附在她耳边轻轻说了句什么。只见武斯微的眼中立刻绽放出光芒,笑眯眯的在景玥脸颊印上一吻,然后主动退出怀抱,去拉住身后宫女的手。
      景玥满意的点点头,起身对张玉道:"张总管,请前面带路吧。"
      张玉十分好奇那两人说了什么悄悄话,但碍于身份不可能发问,只得转身带路,临走还不忘嘱咐那名宫女一定看好武斯微。
      进入小宫门,是一处独立的殿宇,外有小花园,内有主殿一间,左右配殿各两间。奇怪的是这里没有执戟持刀的禁卫军,只有两名内侍守在主殿门口。来到殿门口,张玉一言不发,伸手推开殿门。景玥沉了沉气,踏步进去。出乎意料的,殿内的陈设并不奢华,反而可以用朴素来形容。午后的阳光晒进来,让人心里温暖而平静。
      "不用看了,这里只有你我。"低沉而霸道的声音,是宣帝。
      景玥这才注意到,许多从悬梁处垂下的褐红色纱帐把主殿分割成里外两间,因为纱质够厚密而且殿内又没有风吹进来,一晃神间竟没发觉它的存在。而宣帝的声音,是从纱帐后传来。景玥定了下心,移步过去,又运了回气才伸手拉起纱帐。这一眼看进去,她惊讶于自己刚才的错误判断。比起外间的简朴,里面简直别有洞天。靛青色绣金祥云地毯蔓延到殿内每个角落,四角之上,伫立着四支一人高的树状盘龙地烛。殿内一侧是张漆红描金梳妆台,有普通的两倍长。梳妆台上,一枚手臂宽的菱花铜镜,可以照见人的半个身子。殿内另一侧,竖着一架一人半高的八折屏风。湛青的玉石上雕着龙凤呈祥,龙眼和凤眼处缀着核桃大的明珠,各种宝石更是点缀在屏风各处,奢华至极。更吸引人目光的,是殿中心安放的那张巨大的金龙卧榻。纯金打造,已是熠熠生辉,更何况还有宝石嵌在床围上,让人看的眼花缭乱。而床上,并没有一件锦褥锦被,只铺着一张白如雪的熊皮。
      "如何?这里可合你心意?"宣帝侧卧在熊皮上,手肘枕着怒目圆睁的熊头,神情慵懒闲适。
      此情此景,立刻勾起景玥脑中不愉快的记忆,她站在纱帘边,深深蹲下,边行礼边道:"民女见过皇上,万岁万万岁。"
      宣帝哼的一笑,"得了,你不嫌累朕听着都累,起吧。过来说话。"
      景玥起身,却站在原地没动,不卑不亢的开口道:"今日民女来,是想向皇上道谢。多谢皇上答允玥儿的那些请求,我一定会用心抚养武斯微长大,绝不会让她像她父亲那样,请皇上放心、安心。"
      宣帝眼神沉了下,旋即又扯出笑意,温和道:"由你抚养她,朕自然没什么好顾虑的。这几天听张玉说,你在灵王府过的还不错。要是那些守卫有不尽心的,或是宫人有偷懒不服管教的,尽管告诉朕,朕必治他们的罪。"
      景玥平淡的答了声是,就默默而立不再出声。
      沉默一阵,谁也不说话,殿内静得可闻呼吸声。宣帝深沉犀利的目光在景玥身上走了几个来回,才轻轻吐出一句话:"你可知今日朕为何召你入宫?"
      景玥心中早有答案,却不能直言,因为她有自己的计划要做,摇了摇头道:"不知道,圣意深远,皇上的心思我一介民女怎么可能猜到。不过,民女今日进宫,却有件事想请皇上旨意,希望皇上可以念在玥儿一片孝心,答应我去……"
      "住口!"宣帝忽然一声低喝拦住后面的话,冷下语气道:"朕答应你的事已经不少了,你是不是以为只做了一件对朕有恩的事,今后就可以予取予求?不要忘了,灵王造反,是朕故意给他这个机会。你以为调动军队需要的仅是一枚兵符么?!那些是朕的军队,那些将军的命也时刻捏在朕手里。反谁不反谁,他们只愿意也只能听朕一人。只有被私欲蒙住眼睛的人才看不透这一层。至于景世良冒充武离央,是不争的事实,不管由谁揭发出来,结果都一样。朕是疼惜你,才没有在发现这个秘密的第一时间揭露出来,不然你大哥也活不到今日。"
      景玥心中微寒,"那皇上的意思是也是因为我,事情才会发展成最后这样不可收拾的地步?!"
      宣帝忽然呵的一笑,"何必动气。不愉快的事不必再提了。朕今日叫你来是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景玥只是平凡人,情绪没有一个惯会权谋、心思深沉的帝王转变得快掩饰得好,一时间她没想好如何接口,愣在那里。
      宣帝却很满意看到她呆呆的反应,继续道:"从今往后,玄夏国再无灵王,那么灵王府也不该再留着。武斯微毕竟有皇族血统,长在外面终究不合适。你既然要抚养她,不如你们一起住进宫来,朕赐你们一处殿宇。就是这里,怀恩殿。武斯微需要的一应之物循公主例,至于你,遵妃例如何?"
      景玥愣了下,瞬时明白过来。宣帝是想把武斯微养在身边,这样才能确保她彻底脱离灵王的影响。至于自己,一旦进了宫,即便不做他事实上的女人,也会成为别人眼中他名义上的女人。这不是她想要的结果,沉思片刻,她并没急着反驳,接着问道:"那我大哥呢?皇上想如何安顿他?"
      听了这一问,宣帝眼中一闪而过的喜色,答道:”你大哥身世堪怜,确实需要人好好照顾,不过,这里毕竟是皇宫,他的身体状况实在不适合住在这里。朕会赐给他一座宅子,再安排得力的人去照顾。你呢,方便的时候可以过去探望。哦,对了,朕会再赐他一个爵位,让他有奉禄可领,不必为生计发愁。"
      景玥暗暗一叹,平心而论,这番安排由帝王之口说出来已经十分难得。除去不合她心意以外,几乎无可挑剔。见她沉默不语,宣帝也不急着追问,就静静的望着她等她想好。
      ------------ ------------
      芙蓉帐暖,春意浓浓。思慕已久的美人近在眼前,谁会任凭时光虚度。宣帝抚着白熊额头的手顿了下,身子微微向前一倾,和声悦色道:"人生苦短,欢愉短暂。既然老天恩赐了机会,便不应该错过。玥儿,我问你,愿不愿意留在宫中?愿不愿意做朕的女人?"
      景玥心头一跳,咬着唇摇了摇头。
      见她不言语,宣帝神情暗淡了些,仍旧不舍的追问道:"你不愿意?在顾虑什么?"
      景玥又摇了摇头,盯着床角的金龙一言不发。
      呵,宣帝带着嘲讽的一声冷笑,"看来你是非得要朕满足你所有的请求才肯答应了。"
      景玥略一点头,"其实我的请求对于皇上来说易如反掌……"
      "好,"宣帝一把推开白熊头,利落起身在床边一站,抖了下袍角道:"那就说说看,你还有哪些请求。"
      景玥想了想,平静的开口道:"第一,请皇上宽恕胡玉,灵王谋反的事她只是被人利用而已,灵王府所有人都该死,但请你看在武斯微的份上,留她母亲一条活路。我想她们母女一定会心怀感激。第二,请饶过我姐姐吧。其实在她心里,与穆赫章白头偕老比报仇重要一千倍,她是一时鬼迷心窍而已。现在穆赫章被压在大牢,她一定会想方设法去营救的,即便皇上要抓她,也请留她一条性命。我想她现在一定非常后悔。如果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她会珍惜的。第三,也是最后一个请求……"声音越说越微弱,因为随着她说,宣帝已经一步一步走到近前。此刻,两人面对面不足一尺。感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强大气势,她不由得停住了后面的话。
      "怎么不说下去了?"宣帝唇边带笑,眼底却卷动着一股不明的情绪。
      景玥身后是层层纱帐,退无可退,只好迎视着他,轻声而坚定道:"第三,那晚在军营皇上答应过我,我在哪里我大哥就要在哪里,我们兄妹不会再分开。所以,我不会进宫。如果皇上执意要斯微进宫居住,那么我可以经常来探望她,这样……啊?!"
      尖叫声中,宣帝的手按上景玥腰间,将她圈进怀中。她心跳如雷。想挣扎又动不了,只能勉强稳住气息。他抬手在她泛红的脸颊处轻轻扫过,别有深意道:"贪心不足……朕倒是有个更好的办法,既然是你有求于我,不如先让我看看你有多少诚意如何?"说着,盯着她微启的唇瓣贴了过去。
      眼见那双深邃的眼眸越来越近,景玥急出一身冷汗,慌忙间一转头,宣帝温热的嘴唇恰好贴在她耳畔。深深嗅了下她淡淡芳香,他才抬起头,眼光闪烁的放肆笑道:"原来你喜欢从这儿开始,也好……"话音未落,一个个轻飘飘的吻落在她耳垂上。十足十的挑逗,似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已经显而易见。她努力控制着躁动的情绪,眼睛注意到纱帐外砖地上窗棂的影子比刚才移动了不少,心里想着如果斯微按照自己嘱咐的话做了,那么时辰也差不多了。这样一来,她心下稍稍安定些,心一宽,身子自然不再僵硬。一直吻她吻得动情的宣帝却根本察觉不到她的心思,发现怀中美人儿似乎不再抗拒,欲望之火瞬间熊熊燃烧起来,收紧手臂将她带进纱帐。
      惊呼声中,景玥被放倒在白熊皮上。柔软细腻皮毛的让躺在上面的人宛若置身飘渺云层里,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再一次躺在它上面,在同一个男人身下。她开始后悔进宫的决定,也许要达到目的不一定非得从皇上下手,毕竟他身份特殊,自己根本没有掌控的能力,譬如现在。
      胡思乱想中,纠缠片刻,在景玥感觉仿佛过了几万年那么长,终于,一个犹如天籁的声音出现在殿外。
      "太后娘娘驾到。"张玉像是故意般扬声高唱,声音里藏着一丝慌张。
      接着,推门声、脚步声,景玥大大松了口气,哪怕现在穆太后直接领着一帮人闯进来,总好过自己真的被宣帝吃干抹净。然而皇家人的心思非同一般,脚步声只停在纱帐外,就不再前进。隔着厚厚的纱帘,穆太后威严冷清的声音传来:"皇上,听说你宣了曲玥进宫,正好哀家也有话想跟她说,不如请她出来让哀家见见。"说完,斜睨着低着头的张玉道:"哀家瞧着殿外花圃里那丛芍药开得好,咱们且去那儿看看吧。"
      张玉哪儿敢说个不字,立刻应声,领路往殿外走去。
      纱帐内,宣帝满心□□被这一闹像是从头到脚浇了盆凉水,彻底熄灭。景玥不由得松口大气,轻轻一呼,不偏不倚吹到近在咫尺的宣帝脸上。
      "是你搞的鬼?!"看着景玥一脸轻松,宣帝恨不得一把掐死她,抓住她手腕重重一攥,咬着牙道:"朕在这里见你满宫里除了张玉再无一人知晓,谁帮你传的话?说!"
      景玥手腕吃痛,边试着挣脱边辩解道:"没有谁。从我进宫到这儿一路走了那么远,看到的人多了,随便哪个不可以去告诉太后知道?!皇上还是不要再多问了,太后在殿外候着呢,出去晚了不好。"
      "哼,好样儿的,你敢算计朕。"宣帝越听越气,双眸几欲喷火,却是蓬勃怒火。感到手腕处的力道越来越重,景玥忍不住皱眉低喝道:"放手啊,好疼……"疼字还未说完,两人的唇已经紧紧贴在一处。
      欲望震慑人心,也会轻易取人性命。经历过之前的风浪,景玥想要的,仅仅是守住最在意的人。激情绚烂如花火,终究短暂易逝。
      ------------ ------------
      怀恩殿前的小花圃前,穆太后站在那儿望着一丛丛鲜艳的芍药出神。张玉陪侍在旁,眼睛却不住的扫向紧闭的殿门。已经一盏茶工夫,还不见宣帝和景玥从里面出来,他不敢想象,万一穆太后一时大怒要闯殿,会闹出怎样不可收拾的场面。
      好在老天见怜,就在穆太后的眉头紧皱起来那一刻,宣帝的身影出现在殿外。
      "儿子见过母后,"宣帝衣冠整齐,面色正常,唯独眼底闪着一簇异样的火苗。
      穆太后只当没看到,眉头舒展开来,笑道:"哀家听说皇上近日心绪烦躁,饮食不佳,大概是天气湿热的缘故。就吩咐膳房做了一道冰镇莲子羹,清热去火。一会儿让人端去长乐殿,哀家跟你和皇后一起品尝品尝。"
      宣帝认真听着,只笑着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穆太后眼神往半敞的殿门一飘,似无意问道:"曲姑娘是否在殿内,怎么不见她出来?"
      宣帝闪了张玉一眼,仍旧微笑不语。张玉会意,立刻小跑着奔向殿门。不等他推门,景玥已经闪身走出来。阳光照耀下,所有人清楚的瞧见她腮边一抹可疑而诱人的红晕。
      "民女见过太后,太后娘娘万安。"景玥来到穆太后跟前,跪地行礼。
      穆太后满意的点点头,伸手虚扶道:"起来说话吧。你什么时候进宫的?"
      景玥转了下眼珠,恭敬回道:"半个时辰前,不过这里离西侧门远些,走了些工夫。"
      一句回答可圈可点。宣帝听的一笑,接过话道:"朕还没来得及问她两句话,母后就来了。其实您若有话要问,只管遣人来说一声就是了,怎敢劳动母后大驾亲临。这些奴才也不知道劝着些,这样暑热天气,晒坏了太后凤体朕唯你们是问。"说着,狠狠盯了张玉一眼。张玉满肚子委屈不敢申辩,忙低头称是。
      穆太后淡淡一笑,没有接茬儿,看向景玥继续问道:"哀家听说你待斯微格外尽心,她对你也是特别亲近。在泰仁殿那一会儿工夫,她嘴里不停的念叨你。可哀家奇怪,你怎么让她唤你'姨娘'呢?这是为何?"
      景玥回道:"因我与斯微的亲娘都从南尧国来,算是同乡。从今以后斯微没有亲娘可以喊,那有我这个'姨娘'安慰她丧亲之痛,聊胜于无吧。"
      穆太后嗯了一声,又问道:"听说你带着你大哥暂住在灵王府内,可是十天后案子审结,灵王府也不能再留,到时你们打算去哪里?你又要抚养斯微,她到底是皇室血脉,哀家不想见她流落民间。"
      景玥眼珠一转,略施一礼,恭敬道:"太后仁慈宽厚,不计较玥儿之前做的种种错事,玥儿也不敢有任何要求。一切但凭太后处置,只一件事民女真心祈求太后应允……希望您可以宽恕我姐姐曲曦,她只是因为当年受了刺激又多年独自过着漂泊的生活,才会心神混乱做下错事。我相信只要假以时日,她一定会明白过来的。"
      "她当初想置你于死地,你也要救她吗?"穆太后笑意了然的盯着景玥。
      "太后英明,"景玥面色真诚的坦言道:"当初确实有一瞬间民女心中有过恨意,可是过后明白过来,她已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骨肉亲人,我不得不尽我所能保护她一世平安。"
      穆太后点了点头,"人同此情,你的心情哀家可以理解。但是你也要知道,这么多年,哀家对她的所作所为已经相当容忍了,单是瞒天过海跟穆赫章成亲一件,就是欺君大罪……"
      "太后,"景玥忙拦过话,解释道:"当年调包的事各有因由,我也是主谋之一,并非姐姐主张……"
      "好了,"穆太后挥手拦住道:"不提那些,只说眼下。你所求任何事哀家都能考虑,唯独曲曦的事,哀家做不了主。你要知道,她心中除了报仇,就只念着穆赫章一人。领兵反叛,是诛九族的大逆之罪,哪怕是姐弟,哀家也是爱莫能助。"
      一语毕,所有宫人的面色都有些异样。久在宫闱中,谁听不出穆太后是话中有话,而矛头指向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亲生儿子宣帝。
      景玥更加明白,闪了宣帝一眼,又垂下睫毛,没有开口。
      "母后多虑了,"宣帝眼光在景玥唇边流连片刻,嘴角一扬道:"穆赫章战功赫赫,平定罗孛之乱,坐镇北疆多年,是玄夏国的功臣。灵王叛乱,他是被人利用,况且关键时刻他也算明辨是非,救驾有功。功过相抵,朕只收回他的兵权和镇军大将军印,准他卸甲归田,带着曲曦去西陇居住,一生不许离开就是了。"
      西陇?!景玥眉头微蹙,她知道北疆虽是苦寒之地,却接壤罗孛,是可以安心居住的地方。但西陇在玄夏皇城以西三千多里外,那是一片渺无人烟、野兽出没的荒山,比最远的军队关防驿站还要再往西千里。从玄夏立国以来,只有少数重罪犯被发放到那里,听说凡是去了的人不到半月就都死光了。宣帝把穆赫章和曲曦发配到西陇,难道不等于杀了他们一样?!她不想说曲曦是咎由自取,可穆赫章走到今天这一步,绝对是因为他太爱曲曦。她不能眼见这样的结局,运了口气就要张口。"皇上的决定,很好。"穆太后突然开口。景玥一时结舌,忙举目看向穆太后。两人目光相对,穆太后平静无波的眼神,似乎说明了这正是她想要的结局。片刻,确定了景玥看懂了她的心思,她才继续道:"王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何况涉及国祚安稳之事。曲玥,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命运之路,必须由他们自己承担后果。当然,比起刑场,西陇未尝不是他们的一片乐土。"
      景玥沉了口气,低声道:"谢皇上不杀之恩,谢太后。"
      "你先别急着谢,"穆太后满意的笑了笑,看向宣帝道:"皇上,刚刚哀家见过斯微了,那个孩子确实可爱,很会讨哀家欢心。要是留她在宫里呢……"听到这儿,宣帝眼中一闪而过的喜悦和兴奋,谁知接下来的话,让他恨不得掐死自己这位强势的母亲。听她道:"你那几位公主皇子也有到了懂事的年纪的,孩子们在一处难免起个争执有个口角,他们了解斯微的身世,恐怕口无遮拦说错什么。若真是为了斯微好,还是应该让她离开皇宫这个是非之地的好。平淡的生活才是她需要的。而且斯微现在一时一刻离不开曲玥,她们两人都在宫里,只怕后宫前朝会有人议论。有损皇上清誉,也与皇家颜面有碍。所以,哀家有个主意,说出来你们参详参详。哀家想,这次的事里,景家大少爷受了不少折磨委屈,应该得到奖赏和补偿才是。不如赏他个封号,把曾经的大将军府赐他居住,让曲玥带着斯微一同过去。这样既圆了曲姑娘的心愿,斯微也有了妥当安置。皆大欢喜,皇上以为如何?"
      如何?!宣帝缓缓深吸了口气,心中说不出的沮丧和不甘,可他清楚的知道,穆太后的决定是对的,自己是一国之君,拿帝王的尊严换取□□的满足并不划算。江山是重中之重,可美人儿当前,又确实难舍。
      见他双眸徘徊在景玥身上,穆太后暗暗运气,眼神也黯淡下来,冷冷问曲玥道:”你以为如何?”
      景玥见时机已到,忙屈膝行礼道:"太后娘娘所说正是玥儿心中所想。只要能抚养斯微长大、永远陪在我大哥身边,我愿足矣。望皇上太后成全。"
      穆太后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开心笑容,看向面无表情的宣帝,加了把火道:"难得她一名小小民女识得大体又不贪心,皇上该不会吝啬恩赐她大哥一个爵位吧?"
      宣帝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走进景玥身边,一弯腰竟握住她手臂把她拉起来,在她耳边恨恨道:"你这么会算计,朕便成全你。只是以后,你可不要后悔今日做的决定。"说着手上一用力把她带到两步之外松开手,转身走向宫门,边走边朗声吩咐道:"张玉传旨,封景世良二等侯,大将军府改为侯府,赐给他们这一对好兄妹。"张玉愣了下,忙一溜小跑追上去。
      望着那压抑着怒气远去的背影,景玥不由感叹,当皇上真不是一件美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