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0、第五十四章 毒箭(2) ...
-
七日后,南尧都城,皇宫与书房内。
"不可能!夏宣帝快死了?!"欧阳坤把手中的帛书在桌上一拍,又惊又喜道:"消息确实吗?不会是玄夏国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
欧阳闵唇角微扬,不无得意笑道:"千真万确,消息是臣的三弟从孛罗传来。夏宣帝御驾亲征最后一役,虽然打退孛罗大军,却被冷箭所伤,正中肩窝位置。箭头带毒,饶是神仙也救不了他了。"
欧阳坤点点头,却仍旧有些不解之处,疑惑道:"是毒箭?果真如此,为何孛罗还要退军?夏宣帝都要死了,军心定然大乱,不趁此机会一举反攻还等什么?!依寡人看,恐怕这消息……"
"君上无需担心,"欧阳闵肯定道:"因为放箭的不是孛罗人,他们不知道夏宣帝已然受了重伤,自然兵败如山倒,返回孛罗不敢再有所动作。"
"哦?居然不是孛罗人做的?"欧阳坤越听越糊涂,好奇道:"那是什么人?居然还用的毒箭?"
欧阳闵眼光一闪,摇摇头,"至于何人所为,臣弟信中并未提到,不过不论是谁,他的目的很明显。君上,这是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若不抓住,错过就要后悔终生了。"
欧阳坤眉头一皱,表示不解。
欧阳闵微微一笑,目光卷动犹如黑洞,"这三年,开采矿山、置炼金厂,南尧国力大增。用金子和宝石换来的粮食堆满粮仓,从孛罗购得的战马良驹不下千匹,花重金从各地请来的能人异士所设计的各种新型兵器与战车不下十余种。更有君上每月亲临校场数次带领将士一起操练,军营士气大振。正所谓兵精粮足,可图大事。再加上眼下天赐良机,不知君上有没有想过要做一些帝王应做之事,成就一番霸业。"
帝王霸业?!欧阳坤眼前一亮,不觉坐直身子,盯住欧阳闵问道:"你的意思是……让寡人趁机攻打玄夏?!"他心中是激动的,作为君主,权力的欲望超越任何人。他非常清楚这三年时间里,南尧的国力已经今非昔比,完全有实力跟玄夏国叫一叫板。毕竟他血气方刚,不甘心只做个守成之君。之前南尧历代君主都是马上英雄,他也不能例外。不过安逸的生活过得久了,他又有一丝迟疑,一来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驰骋疆场;二来担心以高义为首的那些老臣能否同意发动战争。
对欧阳坤担忧之事,欧阳闵早有所见,只一言不发的静静等候着他的决定。
"可是……咱们两国刚刚联姻,这样会不会……"欧阳坤道出心中疑虑。
欧阳闵笑道:"臣当日说过,联姻,正是为今后一件大事做准备,君上难道忘了不曾?"
欧阳坤凝神想了半刻,忽的一怔,吃惊道:"你是说……联姻只是借口,我们要……"
"君上!"欧阳闵突然出声拦住后面的话,刻意拉低声音道:"此事事关重大,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能再透露给你我之外的第三人知道,否则大事难成,君上切记。"
欧阳坤明了的点点头,又问道:"是否连高太傅都不能告诉?"
欧阳闵眼底闪过轻蔑,”君上,如今太傅年届花甲,近日又疾病缠身。人老,胆怯之心日胜。朝中那些老臣哪个不想安安稳稳的度过晚年?!若告知他们此事,君上认为他们肯放弃享乐的日子拖着一把老骨头去疆场拼杀?!他们现在只盼着能平安活到入土而已。如果听了他们的话,只会误君误国。倘若君上真的拿不定主意,倒不如去问问军中那些年轻将领,他们才是南尧真正的守护者和开拓者。”
"此话有理!"欧阳坤豁然一笑,"到底是我南尧的宣安王,有见识有气度。"说着,又面露难色,叹道:"说实话,去疆场杀个痛快自是我所愿,但现在朝中情势不说你也清楚。王军十万,要是不跟高太傅商量,寡人能调动的兵马也只有这些了。剩下那三十万大军……太傅手中的兵符是先君所赐,寡人也要不动啊。"
欧阳闵也跟着叹了口气,却淡然一笑,"这话不错,不过君上开口要不来,换个人却能要来。这样三十万大军在手,王军十万,哦;君上不要忘了,开采矿山还有两万军士。再加上民间招募,三个月之内,应有四十五万之数。眼下需尽快打造一批铠甲与兵器装备新招募的军队。兵贵神速,不等夏宣帝还朝,咱们一定要先有所行动。"
欧阳坤重重点了点头,兴奋道:"好、好!招募兵勇、打造兵器都全权交给王爷你负责,三个月是否太仓促了些?需用多久才能准备好?还有高义手中的兵符……""三月足矣,"欧阳闵笑道:"至于兵符,君上何不为它找个新的主人?"
"新主人?"欧阳坤想了想,恍然道:"太傅位居三公,谁能当此重任?王爷有好的人选?"
欧阳闵点头道:"中郎将何进,何美人之义兄。"
------------ ------------
朔日流金,都城皇宫外没有一点绿色遮挡,时近正午,空气越发燥热。一队亲兵全副铠甲整齐分列两侧,目不斜视的注视前方,等候主子发号施令。
"王爷,咱们去哪儿?"祥庆手中牵着两匹马的缰绳,站在欧阳闵身侧,好奇道:"都站了好一会儿了,烈日炎炎,恐王爷中暑,不如先回公主府暂歇?"
欧阳闵凝视着眼前晃晃日光,半晌,扯住鞍座翻身上马道:"去太傅府。"
祥庆一怔,以为自己听错了,站着没动。
欧阳闵瞪了他一眼,劈手拿过缰绳,低喝道:"别傻站着,你带两人快马去矿山传我的话,让高湛明日日落之前赶回都城,就说太傅身体不适要他这个做儿子的床前侍疾尽孝。"说完,策马而去。
听到哒哒马蹄声,祥庆才回过神,忙答了声是,领着两人飞奔向矿山。
那边欧阳闵一路直到太傅府,门前守卫见了吓了一跳,忙进府禀报。不出半刻,太傅府管家领着一队家人出门迎接。欧阳闵也不多说,留下亲兵在府门外守候,独自跟随管家去了后院。
正屋内,本躺在床上闭目养神的高义一早听小厮回报,已经披好衣服在左右搀扶下站在屋门迎候。远远见欧阳闵一人气定神闲的走来,高义眉头不易察觉的皱了皱,扯出一个笑意,边要跪拜边道:"不知宣安王驾临,老臣有失远迎了。"
"太傅无须多礼,"欧阳闵快走两步上前,伸手扶住高义手臂,摆出真诚的笑容,"本王听说高太傅身染疾病,特来探望,希望没有打扰老大人休息才好。"
高义不着痕迹的挪开手臂,咳了两声道:"王爷亲来探病,是老臣的荣幸。来,请进屋续话。"
一时进屋落座,下人上过茶。
欧阳闵扶着茶杯,似不经意抬眼观察了高义几眼,笑道:"本王此行来的仓促,未曾备下礼物,等日后回到博城,再派人送来参茸补品,给太傅补身。"
高义摆摆手,也是笑道:”呵,王爷客气了,前日君上才赐了老臣整整两大匣各色补品,吃到明年也吃不完。不敢劳王爷再破费了。"
欧阳闵一扯嘴角,似笑非笑一哼,"是啊,太傅这病恐怕也是一时难以痊愈,所以君上特意多送了些来,为的就是想要太傅能安心在府中养病,切勿挂心国事,再操劳过度。"
高义脸色微变,旋即装着咳嗽掩饰过去,故意岔开话题道:"老臣这是小毛病,无甚大碍,只不过夏日炎热,难免身子不爽而已。倒是王爷不但要忙于整顿军务,还要关心矿山开采的事,听闻老王妃重病不起,王爷应该早日赶回博城在床前尽尽孝心。莫怪我倚老卖老,家中长辈没有不希望儿女陪在跟前的,何况是老王爷仙游多年,老王妃心中思虑牵挂不住。王爷要多多开解才好。"
"高太傅此言甚是,"欧阳闵浅笑附和道:"父母有疾,儿女自该侍奉在侧。听说太傅病了许久,高湛都不曾回府探望,真真是我兄长失职了,他未准假让高湛回来,还请太傅莫怪。本王刚刚已命人带话过去,明日黄昏,高太傅就可一家团聚了。"
高义目光一跳,显出些许惊愕,忙趁咳嗽掩饰过去,摆摆手道:"王爷好意,老臣心领。小病而已,眼下也要好了,不必……"
"本王来,还有一事相求,"欧阳闵突然拦过话,直视高义双眼,冷下脸道:"太傅身体究竟好与坏,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君上也心知肚明。整整一年时间,太傅出现在军营的次数屈指可数,将士惫懒,兵士疏于操练,刚刚在皇宫君上随意点了两名将军与本王手下亲兵过招试炼,竟然不过五六回合就败下阵来。君上亲眼所见,心中大为不悦。御林军尚且如此,不知在都城外的守军能好到哪里去?!君上不想在朝堂上当着众人的面责怪太傅统兵无方,是看在您是前朝老臣又年事已高的份上。君上有敬重老臣之心,太傅是不是也要有自知之明。身居要职又无力尽责,倒不如不做的好,免得误国误君。与其到时因犯错而被贬黜,依本王之见,不如激流勇退的好。既全君臣之礼,又能保住脸面,太傅以为,本王这话如何呢?"
随着说,高义面色渐渐泛白,胸口不平之气上下鼓动,半晌才稳住气息道:"王爷今日是来逼老夫辞职的?!呵,该不会那十万王军已经满足不了你的胃口,想试试统领四十万大军的感觉?!"
欧阳闵冷冷一笑,"太傅错怪本王了。难道太傅心里南尧境内除了你我再无一人能统领军队?是不是在你眼里,连君上也没资格担当全军统帅?这样的话,太傅可是担心错了。"
"王爷这么说是想陷老夫于不义?!"高义听出话中深意,一拍桌子,横眉厉色道:"别说四十万大军,整个南尧臣子百姓的性命都属于君上一人。老臣是不想见到有人以此为借口,拿君上当幌子,实则是想满足自己的野心!"
欧阳闵笑了笑,”太傅话又说远了。君上就是君上,他的兵就是他的兵。一道兵符,取信之物而已。太傅就算不想交出来,也不妨碍那三十万大军终归君上指挥的事实。不过话说回来,你口口声声别人有无野心,今次你自己却多番推阻,不愿交出兵权,难道不是私心?!听说你在军中培植了不少亲信啊。本王觉得奇怪,你一个外姓人,手握三倍于我守护王族之兵,又费尽心思要紧紧抓牢这兵权,究竟是为了什么?!"
"你?!"高义越听越气,脸色由惨白又憋的通红,颤着手指向欧阳闵一字一句道:"老臣忠心,日月可鉴。王爷休要苦苦相逼,老、老夫不会让君上轻易陷于小人的陷阱的!"
呵,欧阳闵冷笑一声,站起身来整了整袍子,转身走到屋门口,却顿住脚步,侧过脸露出闪着锋芒的目光道:"君上姓欧阳,本王也姓欧阳,同祖同宗,小人?我欧阳家族就算真的有小人,怕也轮不到外人来说。疏不间亲,高太傅不懂这个道理,小心死无葬身之地。"说完,潇洒的一撩袍角,迈步走人。留下高义坐在桌边,浑身颤抖,脸色铁青。
------------ ------------
两天后一早,一个消息传遍都城:高太傅请求辞官归家养病,然太傅一职关系重大,不能有一日空缺,君上立时任命中郎将何进继任。各种议论猜测顿时在朝官中炸开了锅。朝中之人见得多都心知肚明,何美人是君上最宠爱的女人,又生下大皇子欧阳承敏。前日君上特意拉下身段向玄夏国为大皇子求亲,种种做法,明显表露出何氏一族在朝中崛起的预兆。有些后知后觉不知道内幕的,只道是高义年过花甲身体不行了。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自从欧阳闵坐上王位,三年间已经有三四位前朝老臣主动请辞,朝堂上的形势慢慢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清晨,乌云笼罩天空,丝丝细雨飘落,湿润了干燥多日的空气。太傅府后院廊下,高义扶着廊柱,独自观雨出神。
"爹,风雨沾身会加剧病症的,回屋吧。"高湛伸手去扶父亲。
高义晃了下胳膊,摇头叹道:"现在我已经是市井百姓了,何惜此身。唉……这雨来得不是时候啊,整整一夏未下,眼看要入秋,却下起来了。不是时候、不是时候啊……"
高湛暗暗着急,不无担忧道:”爹,事以至此,白白愁坏了身子也于事无补。其实有句话在孩儿心里很久了,一直想跟父亲说,只是……"话一顿,细看了神色忧郁的父亲一眼,才继续道:"自从矿山开采以来,国库充实许多,百姓的生活自然也过得比以前要好。儿几次回来都城,来往路上听到大家都在议论着,说宣安王是大好人,做了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照此下去,南尧百姓可以丰衣足食,也是幸事,何必再纠结他有朝一日会否造反……"
"糊涂!"高义抬手狠狠一推,推的高湛脚下一个趔趄。他喘了口粗气,蹙眉怒喝道:"欧阳闵把你扔在矿山为的就是蒙住你的眼睛!他在博城训练大军的时候你可见到了?!他巡视边城的时候你可见到了?!他拿开采出来的金银宝石换战马粮食的时候你可见到了?!"
高湛忙深深一揖,敬畏道:"爹请息怒。这些事孩儿虽没亲眼见,却有所耳闻。孩儿相信以欧阳闵的心智性情,一定是想建一番功业的。扩充军备整顿军队,是他身为宣安王分内职责,只要不起战事,十万兵再如何晓勇善战如何装备精良,也抵不过三十万御林军和守备大军。而目前南尧与玄夏结了亲,成就百年之好,大约一二十年间还是太平的。到时君上年纪渐长,不再兴起动武的念头,想来欧阳闵也不可能再有什么机会……"
不等说完,高义摆摆手止住后面的话道:"那你知不知道新上任的太傅大人是谁?"
高湛一瞬疑惑,答道:"是何进。"
高义点点头,皱眉不展的长叹一声,"你在矿山也好,听闻欧阳德这三年间也一直守在那里。你记住,一定要取得他的信任,最好是能成为朋友。这样……也许日后会有帮助。"说完又叹了口气,不等高湛回话,摆摆手道:"我累了,你且下去吧。"
高湛不能再说什么,行礼退出院子。来到后花园,满院花香衬着水汽,他闭目深深吸了口气,缓和一下紧绷的神经。
"湛?"一个温柔的声音贴近身边。
高湛忙睁眼回身,伸手轻轻握住那一只柔软的小手,满满笑意道:"冰洁,给娘请过安了?我正说去找你,难得有两天假期,我带你去城内走走。"
霍冰洁柔柔一笑,婉拒道:"不了,你几月才回家一次,该好好陪陪老爷老夫人。正好我也有事要做,娘说这两天胃不舒服,我想着弄几道小点心,让她吃着开开胃。"
"厨房的事有那些厨娘呢,"高湛爱怜道:"你何必辛苦。我少在家陪你,是想带你出门散散心。"
霍冰洁摇摇头道:"老爷病着,老夫人也身子不爽,我怎么能只顾自己散心。你要是怕我闷,不如陪我去花园里摘些新鲜花瓣,我来做点心用。"
"好。"高湛握紧霍冰洁的小手,笑道:"有你在府里我安心不少。你心细又懂得孝顺,瞧颖儿那丫头,每天不知道在想什么,整日耷拉着脸谁也不理,连爹娘跟前都不尽心。"
霍冰洁微微一叹,四下里看了眼,靠近高湛耳边轻声道:"你千万不要怪她。半月前宫里传出消息说君上打算在公卿之家的女子中选几人入宫伴驾,她听了这话后一直闷闷不乐。我猜,她有心事。"
高湛一瞬惊讶,"你说是宫中传旨了?"
霍冰洁摇摇头:"那倒没有,只是传闻,不过这种事也平常,想来君上也有三年未选新人了。只不过我瞧小姐的神色,似乎非常不愿意。"
高湛眉头一皱,想了一会儿,才叹道:"女孩家大了心事重,我这个做大哥的也帮不到她。还要劳烦你替我费心,问问她究竟怎样想法。这种事……不真最好,要是她心里有别的打算,万万拖不得。"
"放心,"霍冰洁抽出手轻轻按在他胸口上,眼波流转道:"我是你的女人,自然事事为你。矿山艰苦,你要注意身体,不用担心府里,我一定尽我所能照顾好老爷老夫人和小姐。"
"苦了你了……"高湛伸手把她圈进怀里,感激道:"你放心。早晚,我会给你一个名分,让你成为真正的高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