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4、番茄猪腩 ...

  •   玄灥眼神清澈,轻声道:“行军打仗不问方位吉凶?安营扎寨不看地势风水?”

      吕信之听罢,立刻煞有介事地频频点头,转而看向同僚时,眼里已带了几分笑意:“我认为有理。”

      被两人四只眼睛齐刷刷盯着的书吏,顿时哑口无言,支吾半天,才不确定道:“好像真能派上用场?”

      吕信之一下没忍住,笑出来:“姐姐,这种事你到问我?”

      书吏还是给玄灥登记入册,一边写一边嘀咕。她也是头回干这个活计,虽然事先请教过老人,可这突发情况还是太多了。而且,她偷偷撇了旁边的吕信之,这位更是实打实的新手。

      待道士走后,书吏才微微抱怨这工作不好干。她转头嘱咐吕信之,“以后做事得有主见,别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可话刚说完,她自己先红了脸。方才明明自己也被绕了进去,只好悻悻地闭了嘴。

      吕信之:“正所谓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我这个人懂得帆随风转的道理,不然哪能有这么快的速度和姐姐你坐在一起。”

      书吏深思琢磨半天,忽然反应过来:“这不就是墙头草两边倒么。”

      吕信之笑得更欢畅:“看破不说破。”

      后续来登记的人寥寥无几,书吏将笔墨仔细收好,见四下无人,索性拉凳子往吕信之那边挪了挪,胳膊肘支在桌沿上闲聊:“你说这天气也怪,早上还凉飕飕的,这会子倒晒得人犯困。”

      吕信之顺着她的目光看向院门口的老槐树,慢悠悠道:“入了秋就这样,早晚凉正午热,可得多备件薄衫。”

      书吏点点头,又问:“你是打小在黄龙城长大的?我瞧你说话倒不像本地口音。”

      “算半个本地人吧,”吕信之回忆,“小时候跟着家里人在南边住过几年,口音改不过来了。”

      “那你对城里街巷熟不熟?”书吏眼睛亮了亮,“我前阵子想找家卖胡饼的铺子,听说在西市巷尾,绕了三圈都没找着。”

      “西市那巷子跟迷宫似的,认路得有技巧才行。那家胡饼铺的料足,刚出炉时香得很,下次我带你去?”

      书吏连忙应下,又絮絮叨叨说了些城里哪家吃食和店铺,吕信之时不时应和两句,两人倒聊得热络起来。

      “没想到你对市井之事也这么了解。”书吏感慨道。本想着吕信之是富贵人家呢。

      还不等吕信之解释,书吏忽然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问道,“对了,你知道传得沸沸扬扬的那两个大神棍吗?”

      吕信之正对着桌上的资料册子左右翻看,闻言一愣,手里的动作顿住了:“神棍?是谁?”

      抬起头,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茫然。

      书吏不可置信:“你是黄龙本地人,这都不知道?就是金轮和冰轮,据说城里十个人里有八个人都信她们,我们都在找是谁呢。”

      她嘴里的“我们”,自然不包括吕信之这类新人。这原是她们内部私下议论的话题。

      吕信之下意识有些小心翼翼:“周国是素来不喜这些旁门左道吗?我还以为这种人物该被当成上宾供奉着才是……”

      话一出口,她立刻意识到自己似乎问得有点刻意了。眼前这位书吏刚才对玄灥的态度,不就是最好的证明么?

      书吏眼见她神色不对,赶紧摆手:“哎,怪我,怪我。我忘了你或许也是信众。其实现在大家急着找她们,正是因为这两人影响太大了。若是寻常小打小闹,官府才懒得多管,自然也就随着时日慢慢消停了。”

      她顿了顿,又说:“不过等之后上课,你也就能明白为什么这样。”

      吕信之会心一笑:“原来如此,是我想岔了。”

      书吏见她明白了其中关节,又往前凑了凑:“听说那两人能掐会算,前阵子有人丢了耕牛,查了三日没头绪,找她们算过方位,当天就从枯井里找到了。”

      吕信之嘴角几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强忍下心里的古怪,故作好奇地问:“这听起来倒像是寻常术士也能做的事?而且,我隐约听人提过,她们给人算卦似乎讲究眼缘,有人捧着大把金银都求不来一卦,怎会管这等乡野丢牛的琐事?”

      书吏一副别较真的模样:“哎呀,传言嘛。传来传去,可不就神乎其神了?谁知道真假。”嘴上这么说,接着她又兴致勃勃地说了几个更离奇的小道消息,什么“夜观天象避灾祸”、“画符治病救婴孩”之类的。

      吕信之听着这些被添油加醋的神迹,忍不住腹诽。这姐姐到底是信还是不信?信的话,怎敢如此编排神仙?不信的话,又何必说得这般活灵活现?

      她忽然问道:“那是想抓她们,还是请她们?”

      书吏耸耸肩,“这我可不清楚了。”

      ——

      县衙后头有个小厨房。早年人少时还用,后来衙门扩了,又建了宽敞的大食堂,这小厨房就荒废下来,成了堆放杂物的地儿,也就王御熙这种老人偶尔还能想起来,偷偷摸摸用它开个小灶。

      下午硬生生错过了食堂开饭的点。忍到现在,前胸贴后背,脑子里除了吃,什么都塞不进去了。纠结半晌,王御熙终于认命地站起身。

      她熟门熟路地摸到厨房,扒拉出来锅碗瓢盆。

      先用麦秸引火,干透的麦草塞进炉膛,发出噼里啪啦的轻响。

      麦秸是小麦成熟脱粒后的秸秆,大家会收拾起来用于编织或者喂牲口。手艺好的人会编草帽之类的,或者和泥混在一起造土墙。

      但王御熙觉得这东西引火好用,燃得快。

      等生火差不多时,再塞进柴火保持住。接着,她费力地拉起那个破旧的风箱。

      风箱常年使用次数不多,现在涩的不行,拉起来格外费劲。连续拽了半晌,手臂酸得发胀。

      王御熙暗自幻想,以后定给它装上电机,再也不要手拉。

      一阵阵风进去,火苗猛地一窜,随即喷出一股黑眼。

      呛得王御熙连连咳嗽,眼泪都快出来了。她一边咳一边拉风箱,直到黑烟散开,炉火稳定下来,抓紧又赛一把柴火进去。

      铁锅架在火上,慢慢热锅。

      这次用到的肉是猪肉,其实这道菜需要的是牛肉。可这个时代的耕牛贵重,一般除皇亲贵族之外的牛,要合法的吃只能是病死或者老牛了。

      但临时起意的一晚上,到哪里去找牛肉去?

      锅热透了,王御熙舀了小半勺油进去。油很快在锅底铺开,冒出细密的青烟,她伸手去探温。

      接着捏了几粒八角进去,又扔进几段切好的葱。

      “滋啦——”

      浓郁的辛香瞬间被热油激发出来。

      香味刚起,切好的猪肉进锅。更大的油爆声出现,鲜红的肉片一接触滚烫的铁锅,边缘迅速卷曲变色。

      王御熙手腕翻飞,用锅铲快速翻炒着,肉片在锅里跳跃,浓郁的肉香混合着八角葱油的异香,勾得人馋虫大动。特别是她已经饿的不行。

      “闻着好香啊。”一个沙哑的声音冷不丁在身后响起。

      “那当然了!”王御熙正专注于锅里翻腾的肉片,头也没回,下意识地得意应道。话一出口才觉不对,猛地回头。

      昏暗的门口,站着同样一脸倦容的许英。

      “你怎么过来了?”王御熙有些意外,锅铲还停在半空。

      许英没回答,反而挑眉反问:“这是我该问你的。这个时辰,王大人怎么屈尊降贵窝在这小破厨房里?”

      她吸了吸鼻子,目光越过王御熙,落在那口香气四溢的铁锅上,又瞥见旁边灶上还放着一锅,里面红艳艳、粘稠地冒着泡。

      “好雅兴,半夜三更开小灶?这红彤彤的……是什么?”她指着问。

      王御熙这才回神,赶紧翻炒几下锅,避免糊底:“那个是番茄,炖点汤底。”

      她示意案板,“喏,就是那东西。”

      许英走近几步,仔细看了看案板上几个红彤彤、圆润饱满的果子,又看看碗里咕嘟着的红色汤汁,恍然大悟:“番茄……原来就是花圃里你种的那些西域红果?不是说是观赏的吗?”

      她想起县衙后院一小块被王御熙划走的试验田,里面确实种了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其中就有这红果,大家只当是稀罕花木看个新鲜。

      “观赏?当然能吃,好东西。”王御熙理直气壮,又拿起案板上几根细长、通红的辣椒,“这个辣椒也是吃的。切碎了放进去,提味。”

      许英看着那红得刺眼的辣椒,嘴角抽了抽:“……原来如此。阁下深藏不露,花圃里种的都是口粮。”

      她看着王御熙麻利地把切好的辣椒碎丢进锅里,又是一阵更猛烈的香味爆出,混合着肉香,霸道得让人直咽口水。案板上还堆着几个刚削好皮、切了块的土豆。

      锅里的肉片已炒得七八分熟,边缘焦香。王御熙把炖得软烂的番茄浓汤哗啦一下全倒进去,汤汁瞬间变成诱人的橘红色。之后把土豆块也一股脑倒了进去,加上水,盖上锅盖,转成小火咕嘟着。

      “坐吧,英子,算你赶上了,我不常出手的。”王御熙从旁边袋子里摸出两个冷馒头,递给许英一个,“错过饭点的不止我一个?”

      许英也不客气,接过冷硬的馒头,在灶膛边找了个小马扎坐下。

      “我半夜抓到你好几次。”许英先是打趣王御熙,再接着回话,“下午吃过了。”

      王御熙也坐下,掰着馒头,随口问:“那怎么熬这么晚?”

      许英沉默了一会儿,声音很轻:“……有点,静不下心。”

      王御熙嚼馒头的动作顿住了。她侧头看向许英,瞬间明白了。能让这位素来冷静的许英深夜不眠、心绪不宁的,还能有谁?

      “担心昭平?”王御熙的声音也放轻了些。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4章 番茄猪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