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小说 ...

  •   粉笔灰簌簌落下,数百双眼睛紧紧追随着天乔的身影和那支粉笔,仿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一个符号。

      天乔并未停歇,再次指向黑板上的声速。

      “既然声音有速度,那么,它是否能被阻挡?”

      “当然能!”一个坐在前排的女生脱口而出,“关上门窗,外头的声音不就小多了?”

      “对对,躲山洞里,外面打雷也听不真切。”另一个学生附和道。

      “纺织厂车间那么大声音,隔道墙也能消减不少吧?”

      “还有回声!对着山壁喊话,声音会弹回来!”角落里有人兴奋地补充。

      天乔微微颔首,“不错。”她转身回到黑板前,几道流畅的波浪线瞬间成型,撞向一个代表障碍物的方块。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如同水波在河中前行。”她的声音伴随着粉笔的沙沙声,“当声波遇到障碍,部分会被反射回来这便是回声。”

      接着,粉笔在方块内部着重涂抹了几下,“然而,还有另一部分,并非被弹开,而是被障碍物自身吞没了。”

      她环视台下那一张张恍然大悟又带着新奇感的脸庞:“理解了这‘吸收’与‘反射’的奥妙,我们能设计出更安静的工坊、更私密的居所。”

      “那我们能用墙隔绝声音,除却这阻挡与吸收的意思,声音还能如何?”天乔忽然抛出了新的问题。

      众人一愣,刚刚建立的认知似乎又遇到了迷雾。阻挡、吸收、反射,这不就是全部了吗?还能有什么?学生们面面相觑,眉头微蹙,小声讨论起来。

      “能穿墙呀。”

      “或者……声音能拐弯?”李素大胆地提出模糊的想法。

      “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或缝隙时,会绕过它继续传播,如同水流绕过礁石。为衍射。”天乔示意学生们注意听,即使喇叭口偏斜,声音依然能清晰地传到教室后方,只是似乎弱了一些。“声音,会绕行。”

      ……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日影已悄然移动。当代表下课时间的钟声穿透教室的窗户,清晰地传来时,所有人才如梦初醒。

      铛铛铛——

      三声钟响。

      学生们猛地一震,脸上纷纷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一个半小时?竟然就这样过去了?她们感觉仿佛只过了半盏茶的功夫。

      天乔拍了拍沾满粉笔灰的手,布置下今天的作业。

      1.留意身边三种不同的声音,尝试描述其响度、音调高低、音色特点。

      2.依据今日所学之理,设想一种能改善纺织厂车间内巨大织机噪音干扰工人交流的方法(无需详细设计,只需思路)

      天乔说完,对学生们微微颔首,“下课。”

      直到她的身影完全消失,教室里才猛地爆发出巨大的、释放般的喧哗。

      “一个半小时,我感觉像做了一场梦!”张礼第一个跳起来。

      “太快了!真的太快了!”陈芸捧着脸,还沉浸其中。

      李素则飞快地翻看着课本第三章关于光的目录:“光又有什么?”

      晓鹤揉着有些发麻的腿,感叹道:“校长讲课,真是……让人完全忘了时间。”

      “是啊,完全沉浸进去了。”旁边有学生大声附和。

      “那留声机……真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有人望着空荡荡的讲台,一脸向往。

      “还有作业,那个隔音的想法……”几个工学院的学生已经开始凑在一起低声讨论起来。

      接下来的《常用字词进阶》内容扎实,讲解字词的用法和一些书面表达。

      然而,经历了格物课那场思想风暴的学生们,心思仿佛还停留在上节课玄妙之中。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解声,此刻听起来竟有些遥远。

      等到中午,大部分人已经饥肠辘辘。302宿舍的四人随着汹涌的人流,怀着对新食堂的期待与好奇,向飘散出诱人香气的方向走去。

      食堂内部宽敞明亮,一排排整齐的原木长桌长凳摆放着。最引人注目的是对面一字排开的三个打饭窗口,每个窗口上方都挂着醒目标识:主食、菜、汤。

      窗口后面,师傅们正手脚麻利地忙碌着。

      “走,排队!”陈芸一马当先,循着队伍走向第一个主食窗口。

      窗口里热气腾腾,雪白暄软的大馒头堆得在一起;螺旋纹路清晰、点缀着翠绿的花卷散发着面香;烤得金黄焦脆的锅盔散发着麦子烘烤后的焦香;还有一口大锅里翻滚着细白筋道的面条。

      “我要锅盔,”张礼毫不犹豫,她需要扎实顶饿的,“再要个馍。”

      师傅用厚布裹着,拿起沉甸甸、热乎乎的锅盔和馍馍,“啪”一声放在她的盘里。

      晓鹤要了一个花卷和一个馒头。

      李素和陈芸都选择了面条。师傅熟练地用长筷捞起一箸面条,沥干水,放入碗。

      端着主食,四人又移步到菜窗口。这里的选择更让人眼花缭乱,香气也更为复杂浓郁。

      五个大盆里装着不同的素菜,清炒的时蔬翠绿油亮,散发着锅气;溜得软糯的茄条裹着薄芡,闪着油光;醋溜土豆丝根根分明,酸香开胃;还有两个似乎是常客,咸菜和酸菜。

      然而,最吸引眼球的,是旁边一个单独的小盆,肉菜!今天供应的是土豆肉块。深棕色的酱汁包裹着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块,勾得人食欲大开。

      “肉菜必选,再加两个素。”窗口师傅提醒着,声音洪亮。这是学校的规定,保证学子营养。

      “我要烧肉,再加清炒时蔬和醋溜土豆丝。”陈芸眼睛盯着那盆油亮的肉。

      “我也一样。”张礼立刻跟上,肉香让她觉得手里的锅盔更香了。

      最后,她们来到汤窗口。一口巨大的桶里,盛着满满的汤水,里面漂浮着煮得饱满绽开的玉米粒。

      “玉米汤,小心烫!”

      四人端着堆得满满的餐盘和汤碗,好不容易在喧闹的食堂里找到一张空桌坐下。餐盘一放,食物的香气更加肆无忌惮地弥漫开来。

      张礼迫不及待地掰下一块焦脆的锅盔边缘,发出一声脆响。锅盔外皮酥脆,内里却十分柔韧。

      她立刻夹起一块油光发亮的红烧肉,肥肉部分颤巍巍的,入口即化,瘦肉则吸饱了酱汁,咸香浓郁,土豆炖得软烂入味,带着肉汁的精华。她满足地眯起眼,又夹了一筷子醋溜土豆丝。

      陈芸挑起一筷子裹着酱卤的面条,簌溜一声吸进嘴里,面条爽滑筋道,肉酱咸香可口。她咬上一口肉,再配上一口时蔬,吃得脸颊鼓鼓囊囊。

      李素用勺子舀起几粒玉米送入口中,玉米汤温热甘醇,带着天然的微甜,非常熨帖。

      晓鹤小口吃着暄软的花卷,花卷带着淡淡的葱油香,蘸一点烧肉的酱汁,更是风味十足。

      她们周围同样都是埋头苦干同窗们。

      这一顿饭,每个人的饭量都不容小觑。

      ——

      “秘境大开数月,虞经明师徒众人已在此探索十天。上回说道,虞经明修为已练至练气圆满,此次正是为寻求突破而历练,那么她究竟能否升上筑基呢?且听本回说道——”

      茶馆内,说书人开讲。

      只是今日这书文,已非她往日自编的鬼神异志,而是眼下风靡全城的现成神仙话本,正是那《平原月报》上连载的小说——《当我修仙后登顶修仙界第一》。

      好不文雅的书名,当时看到报纸的众人虽不明白这是什么,但涌上心头的就是这几个字。

      可偏偏邪门得很,这名字仿佛带着钩子,但凡瞥见之人,手指便似不听使唤,不由自主地就翻到了刊载小说的那一版。

      那一面通常是小说板块。首先要说明,之前平原月报上并无小说板块。

      似乎是打从谢自先登报广征文稿起,才渐渐有人试着投些故事来。

      起初反响平平,多是些几百字的小传,叙完一人生平奇事便罢,文末点明“纯属虚构”,初看,常惹得读者猜测,究竟是哪一位名人,看到后文才恍然是一则故事。

      又或是些类似乡野传说的短篇,起承转合也慊平淡。故而月报上小说时有时无,算不得常客。

      直到这个……嗯修仙小说这个奇文横空出现,大家才发现,写三千字还没结束的故事长什么样,未完待续。更奇的是,它更新全无定数,有时月月相见,有时竟能断更数月,吊足了胃口。

      渐渐地,这种章回体的故事架构,流传开来,引得效仿。只是那本修仙小说一直匿名,根本不知道作者真面目。

      它开篇首章,通篇皆是宏大设定。修仙境界如何划分,诸般门派坐落何方,灵根天赋有何玄妙……

      体系之严谨完备,令人读之不禁恍惚,疑心真有这般一个瑰丽奇诡的修真世界存在。自然,文末依旧郑重其事地标注着“纯属虚构”。

      自连载伊始,月报“读者互动”一栏,便成了这部小说的天下。

      赞誉、催更之声不绝于耳。最妙的是,当它断更数月,读者望眼欲穿之际,竟真有人斗胆在互动栏提议:“郁离大师,可否为虞神仙绘一幅真容?”

      更妙的是,郁离大师竟真提笔作画,将那想象中的虞经明跃然纸上,登载上报!这一来一往,虽间隔着纸张与时日,却颇有几分后世“网友隔空喊话”的趣味,只是这“回消息”的时间,委实长了点。

      此刻茶馆内,说书人正讲到紧要关头:“……那食人花,高足约十米,巨口张开可吞数人。那涎水滴落之处,岩石亦滋滋作响,竟能蚀骨销金。偏偏此时,虞经明体内灵气耗尽。她该如何绝地反击,逃出生天?”

      对啊对啊,怎么反击?

      茶馆内众人心中无声问道。

      “且看下章!”说书人拍板。

      “就……就没了?!”一个茶客失声叫了出来,满脸的难以置信。

      旁边一位熟客苦笑着拍拍她肩膀:“姐妹,头回听吧?我已是第三趟来了。这断章的地方,硬生生卡了咱们三个月啊!郁离大师的画都看两回了,正文还在这儿吊着呢。”语气里满是无奈又上瘾的怨念。

      而坐在茶馆的赵成玉和方玉珍已然明了。

      赵成玉:“这个文风……”

      方玉珍:“这个断章……”

      两人异口同声:

      “一定是——”

      “没错,是——”

      “王御熙!”

      “天乔!”

      话音落下,两人同时愣住:“?”

      赵成玉挑眉,满脸困惑:“你……为何猜是校长?”

      方玉珍同样一脸不解:“你又为何认定是王老师?”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7章 小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