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坚定的选择 ...
-
黄时雨刚进家门,就听到客厅里一阵嘈杂,男男女女好几个人围着黄建邦,看样子是九中的学生。
黄时雨微笑表示礼貌,准备拿着报考手册回房间,她一向不知道怎么跟陌生人相处,这种场合,她有多远躲多远。
“这是我女儿,她今年也高考,小雨,你也一起来吧,看看想报考什么专业。”黄建邦招手让黄时雨过去,她只能挪过去,坐在沙发最边上,看着几个人翻着报考指南发愁。
“老师,我就超了二本线5分,还有学校可以上吗?”
“老师,我超了一本线8分,应该可以报个双非一本吧。”
“老师,我想报金融学,可是分数都好高啊。”
“老师,我这个分数,是不是和南京的学校无缘了?”
有个女生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
黄时雨在一旁看着爸爸温柔地安慰她,还向她保证一定可以找到合适的学校,那一刻,黄时雨是同情他们的。
或许,站在郑嘉辰的角度,自己也是这么值得同情的吗?黄时雨今天总是胡思乱想,可谁又能说,自己的胡思乱想不是事实呢?
黄时雨想起之前老秦说的分子分母论,大家一定要争做分子,不要做分母。可是高考之后,学校会划分本科率、一本率、重本率,重本里又会划分211、985,985里又会划分清北和其他学校,在某个群体里是分子,换个群体就会变成分母,天外有天,永远比不完。 黄时雨又想起了被老师打低分的那篇关于车间螺丝钉的作文,看似所有答案都是一个标准,可是所有问题都是无解的。
为了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关心,又可能是觉得大家以后见面的机会少了,黄建邦很热情地留这几个学生吃午饭。王梅难得好脾气,做了一大桌好吃的。
饭后,黄时雨回到房间,看着眼花缭乱的学校和专业,一阵头疼,她踟躇了许久,准备告诉妈妈自己的真实想法。
“妈,我不想报理工科专业。”黄时雨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当初分科的时候,妈妈坚决让她选文科,但是自己坚定地选理科。
“黄时雨,我就不明白了,你折腾什么呢?我当初让你选文,你说你不喜欢历史政治,我当初想着理科以后不管是报专业还是工作,可选择的范围都很大,也不阻止你,可是你好不容易考出来了,又非要报文科类专业,你能不能不要总是想当然啊?”王梅听到黄时雨的想法,立刻发起了脾气。
“我当初选理科,证明我选对了,那我现在要选文科类专业,我相信自己的选择也是对的。”黄时雨这次依然没打算退让。
“那你想学什么?”
“新闻或者汉语言文学。”
“黄时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你不是从小听到大吗?你喜欢看书你就当一个爱好不行吗?”
黄时雨没有再说话,文科、理科,难道所有的路只能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吗?
不知道过了多久,王梅轻叹了一声,然后问了句:“你真的那么喜欢文科吗?”
“我不是喜欢文科,我是喜欢文字,喜欢文字赋予生活的力量。”黄时雨很耐心跟妈妈解释,她不确定每天和图纸打交道的妈妈能不能听懂她的话,但是这一次她想好好解释。
大家总喜欢把所有的专业概括成文科和理科,但是很多学科都是文理交织的。黄时雨想不通,为什么大人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会圆滑世故、模棱两可、插科打诨,可是在做选择的时候,都是非黑即白、泾渭分明,选择一条路就要走到黑吗?
18年来,她第一次那么确定一件事情,以前的她,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是随着人流被动地走着,现在,她知道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有选择的权利,她想试一试。
“如果我坚决不同意呢?”
“那我可以偷偷修改志愿。”黄时雨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妈,你说过,命运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可是你现在根本就不明白自己的命运该往哪里走,所以需要大人给你把关。”
“可是妈妈,你知道自己的命运该往哪里走吗?”
王梅被黄时雨问住了,母女俩静坐了很久,她才缓缓说出一句话:“小雨,你知道妈妈为什么那么辛苦地赚钱吗?是因为妈妈希望你可以不用为了钱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我害怕的是,你还太小,根本分不清是真的喜欢还是三分钟热度。”
这些话,王梅从来没有对黄时雨说过,所以,她执拗地认为,妈妈像其他人一样,想要看到自己的孩子成才,能有炫耀的资本,能有一个有保障的晚年。这么多年,她们一个活在无怨无悔的付出里,一个活在患得患失的痛苦里,两个硬脾气的人,注定会有太多误会。或许父母真的是全天下最了解孩子的,只是有时候用错了方法,才让彼此之间的关系,亲密又生疏。
“可是妈妈,我不希望你为了我而活,我希望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黄时雨第一次主动握住了王梅的手。
“你还太小了,成年人的世界,做自己是一件太奢侈的事情,妈妈要努力工作,要照顾外婆,要应付家里鸡毛蒜皮的事情,妈妈甚至没有时间去想自己喜欢什么,其实妈妈也没有喜欢的事情。”王梅拍了拍黄时雨的肩膀,“算了,既然你那么确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你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报专业吧。”
那几天,王梅和黄时雨一起研究从学校拿过来的报考指南,黄建邦在旁边一边给建议,一边还要接学生的电话,给他的学生提供报考建议,三个人看学校、专业和录取分数线,看得眼花缭乱,越看越迷茫,却也其乐融融。
黄时雨执意去上海,所以就从上海的学校里面选新闻学和汉语言文学。
“你真的不考虑别的专业了,比如建筑学、工程造价之类的?现在可都是热门专业。”王梅还抱着最后一丝幻想。
“妈,相比于图纸,我更喜欢文字。”黄时雨在旁边看着自己老妈略带失望的样子,有些想笑。
“没关系的,虽然我当不成建筑师,可是我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把正义洒满人间。”说着,黄时雨还握紧拳头,表明自己的决心。
“做记者可是很辛苦的。”
“可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算辛苦,而且高三这一年,我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知识,我在学校每天都会看新闻杂志。”
“那我们再看看。”王梅又开始翻起了报考指南。
宋毅真的像他当初说的那样,报了上海的学校,黄时雨以为他是一时兴起,没想到他是认真的。
“我们以为高考结束就万事大吉了,可是现在看来,高考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宋毅向黄时雨抱怨着,最后选了土木工程,“以后,我可就是工程师了。”
“那你找不到工作,可以来给我妈当手下,让你见识我妈的威力。”黄时雨一想宋毅被妈妈骂得狗血淋头的样子,就好想笑。
林琳选了当地的一所学校,报了经济学专业。
报考结束,去学校签字确认志愿之后,黄时雨的假期正式开始,周川也开始了复读生活。
王梅让黄时雨去考驾照,黄时雨毫不犹豫拒绝了,她实在不想考试了,任何形式的考试都不想。
黄时雨依稀记得林琳之前跟她说过伍尔夫,所以她干脆去买了一整套伍尔夫的作品,一个暑假一直在看书,看完伍尔夫,她又想起赵渝送给她的那本《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最后干脆把乔伊斯的书也都买来。
王梅简直要愁死了,“黄时雨,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人家都忙着出去玩、考驾照,你还在看书,那书里有什么?”
“有颜如玉和黄金屋。”黄时雨很认真跟妈妈说。
暑假中间,黄时雨除了和林琳一起出去玩,还和赵渝见了一面,两人像朋友一样,聊了很多事情,分别的时候,黄时雨紧紧拥抱了赵渝,她真的很感激,在自己最迷茫的时候,是赵渝点醒了她,也是赵渝,让她更加坚定自己的兴趣,亦师亦友,或许就是这样吧。
书本一页一页翻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带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黄时雨开始了人生的新篇章。
宋毅先开学,在他走之前的一个周末,四个人难得地去了KTV,好像所有的毕业和离别,都离不开喝酒、吃饭和唱歌。
周川喝了很多酒,唱歌的时候声音都在打颤,宋毅抱着他唱了一首好兄弟。说也奇怪,黄时雨以前很看不惯这种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的行为,可是那天晚上却出奇的感动,连那首歌都比平时好听很多。黄时雨和林琳那些女孩间的友情,也被倾注在一首首歌中,化成脸颊的热泪,《那些花儿》《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朋友》《祝福》……
所有的感伤气氛,被宋毅的一首《曹操》打破了。
仔细想想,宋毅这张脸好歹也算得上是9班翘楚了,可是却莫名走了谐星路线,别人靠着一张帅气的脸,吸引了一群崇拜者,宋毅靠着自己与生俱来的谐星实力,成功交到了一群狐朋狗友,当然,最铁的还是他们三个。
那天晚上的破音,给即将到来的离别增添了些许欢笑,就好像青春中那些不受控制的意外,看上去好像有些不可理喻,可就是这些意外,让他们懂得相遇的可贵。
林琳抱着黄时雨,说以后一定要去上海找她玩,那天她哭得最惨,林琳向来都是这样的,开心就大笑,难过就大哭,或许留在家里读书,也算是最好的选择。
黄时雨的目光一晚上都没有离开周川,但是她忍住没有哭,她不断在心里提醒自己,只要周川好好的,其他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