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第 58 章 ...
-
从小旺那里获得的信息虽然不多,但倒是都能应证卫长风他们的猜想,红兴村里,厂子的生意平平,却有着远高于其他厂子的收益,虽然是集体经济,有好大家分,可是这厂子里哪来的这么些钱?
怕是另有一本致富经。
要想搞明白董祺祺和红兴村的玩法,就不能把目光只放在红兴,洪升那一头千辛万苦地和董祺祺搭上线,为的不就是跟红兴一样,从董祺祺手里分一杯羹吗。
但是凡是能达成合作,就没有一厢情愿的买卖,想要乘黄氏的东风,光是私人山庄吃喝招待那肯定是不够的,就董黄夫妇的身家,什么样的好东西没吃过,什么好玩的没玩过,能有这么频繁的接触,这洪升手里,一定也有他们看得上的筹码。
卫长风盘算了一下,这南平村和红兴村一样,都有村集体投资的村办企业,做的也都是来料加工,规模和红兴倒是相差不大,只不过做的是玩具加工,这黄氏旗下,还没有什么业务需要用到这么一家玩具加工厂。
南平村的动向,卫长风和王赫一直留意着,这阵子,南平村村委又以村集体的名义,成立了南平村经济发展公司,初步推论,是为了那个八字还没开始写的碧滩渔港项目准备的,这几年水山城富了多少人,有这样的机会,谁也不能眼睁睁错过。
至于自查自纠的事,一个周都快过去了,也没见有什么动静,公安这头没立案,纪委那头也没听见有什么风声,倒是听说给上面呈报了好几份情况说明,里头具体是什么内容,卫长风就不得而知了。
大体上的氛围还是能感知一二的,那就是金秋送爽,水山城太平无事。
“他们在说什么?”
自从卫长风和林清在一起后,从方言到饮食到习俗到文化,卫长风好像突然就对水山城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连俩大爷吵架他都愿意听一耳朵,还满脸期待地等着林清翻译。
“……”
说心里话,林清并不打算打击卫长风的学习积极性,他来到这马上就是第五年,按照他的意思,做一个外乡人,一个局外人,一个突然闯入,随时可以告别的人,这样的生活本来还会继续下去,因为在他的心里,他对这片土地没有一丝一毫的归属感。
作为一个警察,没有牵挂,没有多余的感情和羁绊,案子和生活才会更加干净利落,这是他从他父亲那里学到的,而水山城那些复杂的人情和关系,又再一次加深并肯定了他的认知。
在林清看来,这样的状态是她始终追求却求而不得的,也可能正因如此,两人才会在最初的接触中互相吸引,成为最终走到一起的同路人。
但是所谓人生,每一处细节的变动都会产生蝴蝶效应,因为有了亲密的关系,所以人开始知道彼此依靠的滋味,那些原本根本注意不到的孤独,突然就变得难以忽视,林清很清楚,卫长风并不是想加深他与水山城之间的链接,只是因为被她所吸引,自然而然地向水山城靠近。
那两个大爷头发都已经花白了,手里拿着本不知道记着什么的册子,声音越提越高,看着不像刚才那么气定神闲了,卫长风大概是担心老人遇到了什么麻烦,见林清没有回答,又追问了一句:“说什么?”
但偏偏这段对话,林清无可奈何:“三个回合内都是对方女性亲属与一些动词排列组合成的动宾短语,我倒是想替你翻译几句,竟没挑出一句合适的。”
“啊。”卫长风愣了一下:“我看他俩刚开始聊得挺和气的,后来才开始着急,而且这俩看着都七十岁往上了啊,还这么暴躁的吗?”
林清叹了口气:“想要有用信息的话估计还得等一阵儿,这会儿情绪正上头呢。”
“那那本册子呢?”
林清眯了眯眼睛,仔细看了一眼:“左边那大爷邀请好几回了,右边那个大爷就是不看,就一本普通笔记本,这一片是大爷们休闲据点,讨论的最多的话题除了儿孙、国家大事就是私彩,这本子上的内容估计就跟以上三者相关吧。”
“哦。”卫长风点了点头,再看过去,俩老头还在那交流的有来有回的,虽然林清已经表示了他们语言粗鄙,但是看上去情绪稳定,且没有要升级成肢体冲突的样子。
水山城人民这一点也挺神奇的,虽然骨子里全是目无王法的狠劲,但外观上还是斯文儒雅,凡事都五讲四美抢占道德高地,除了集体斗殴这种有个义字架在头上的情况,一般能以别的方式打击报复,就不会通过打架斗殴解决。
林清手上在挑着橘子,明天是中秋,按照水山城的习俗,这是一年中仅次于春节的重要祭祀活动。
由于要准备的供品太多,林清她妈忙不过来,就让林清帮忙,买些水果糕点什么的。
中秋当天卫长风要值班,今天能休息,他就跟着林清跑跑农贸市场,也算是提前感受一下节日氛围。
林清的手上是她妈给出来的购物清单,橘子柚子火龙果以及这个饼那个糕的,分量都不少,她父母一个是人民教师,一个也是闲差,平时没什么需要交际应酬的活动,不然若要准备往来交换的礼品,这采购量还会更大。
卫长风跟在林清身后,替她提着买好的东西。
“本来也不是非要来农贸市场,大部分东西超市一样能买到,不过我妈跟一个婶婶定做了一批糕点,得过来拿一趟。”林清一边找着这个婶婶的摊位,一边回头跟卫长风说话,这地方她很久没来了,流动的摊位一变化,就容易记不住路线。
“挺有意思的,我也是很久没见过这么多人了。”
人是真的多,节日前就是农贸市场最忙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得采买供品,如果不是林清妈妈打了电话预定,等他们这会儿来,糕点摊估计只能剩几个残次品了。
“清清!这里来!”
左后方一声呼喊,卫长风和林清齐刷刷地扭过了头,卫长风虽然听不懂水山城方言,但清清这两个字却已经很熟了。
“珍婶好。”
这婶子跟自己家里究竟是什么亲什么故,林清听妈妈说过一嘴,不过也想不起来了,只记得婶子家这间糕点店开了十多年,小时候逢年过节,林清都会跟着妈妈一起来农贸市场帮忙提着点东西什么的,现在来得虽然少了,可珍婶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林清。
“哦哟,还是这么漂亮,像你妈妈。做官不容易啊,高升了吗?”
珍婶一边利落地打包糕点,一边打量着林清,还不等林清回答她的问题,眼神立刻落在了她身后的卫长风身上:“哦哟!这小伙子是谁?老公还是男朋友?我就说嘛,你又会赚钱又漂亮,怎么会嫁不出去?看这高高大大的,一表人才啊!哪里人啊小兄弟?”
卫长风看着大婶突然炽热的目光,意识到可能是在和自己说话:“不好意思,方便说普通话吗?”
这会轮到珍婶愣了:“外省仔啊?”
卫长风倒是态度如常,顺溜地应了下来:“嗯,外省仔。”
老主顾,又是亲戚家的能干女儿,这谈了朋友是喜事,珍婶本来应该顺着说些好话,可是想了想林清她妈,又替她可惜起来,扭头对着林清又说起方言:“你妈妈就你一个女儿,怎么找了个外省仔?清清啊,你虽然是女孩,但你们家没有儿子,你就算半个儿,凡事可不能只顾着自己潇洒。”
林清笑了笑,哪怕对方自说自话地认为自己做了个“有望高升的官”,还是只能顶半个儿,估计在这婶子脑子里,早已经扼腕叹息了好几轮,这养女儿就是亏本买卖,辛辛苦苦养了这么大,最后倒去伺候别人爸妈。
林清接过了珍婶手里的糕点,珍婶看上去还想说点什么,却被林清打断:“婶,东西多,我们就先走了。”
“哎,那你俩回去,以后常来哦,婶给你泡茶喝。”
不用问,光从那大姐打量自己的眼神和那惋惜的语气,卫长风也能大概猜得出来,她都跟林清说了些什么,更有甚者,就冲她和林清妈妈的关系,估计不用等林清回家,这事儿她家里就该知道了。
关于家里的事,林清说得不多,一对表面开明的父母,一方面背着传统习俗和道德的枷锁,一方面又因为爱和无可奈何,忍受着思想激进的女儿,没有巨大的冲突,只有温水煮青蛙的隔阂。
所以卫长风也很少在她面前提起,哪怕他也曾在某一瞬间想过,一段恋爱关系,有没有可能拉近林清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毕竟他们家当下冲突的核心,无非是林清没有如他们期待的那样,恋爱、结婚,走向一个“正常的结果”。
但他也知道,如果林清与父母之间真的因为这样的理由和解,那林清心里的那根刺,只会扎得更深。
没有儿子,那就成全别人的儿子,她的到来不受期待,连她生命的所谓“完整”,都要建立在和另一个男人的关系之上。
出了农贸市场,两个都在街边缓了缓,东西倒不算太重,只是农贸市场里的人还是太多了,总让人感觉氧气稀薄。
林清伸手拦了个计程车,虽然这里离她那儿不远,只是两个人手上都大包小包的,不可能再走回去,卫长风把东西放进了后备箱,跟着林清上了后座,才坐稳,就听到林清的声音从身边传来。
“师父,水山城一中教职工宿舍区,3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