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所谓创刊 ...
-
长安城外的这个码头送别过不少的名人。据常年在码头边卖纪念品的王小四说,上个月李白自此登舟而去的时候,长安城的女性们抛出的鲜花和手帕子差点压垮了他的小摊子。上上个月户部侍郎杜大人告老还乡之时,各种各样的金子、银子、肘子害的杜大人差点收到手抽筋。在王小四看来,给名人送行就意味着金子、银子、肘子、鲜花、手帕子,这绝对是一桩表面伤感实际上暗爽的好事。于是王小四见到今日之情景不免莫名的惊诧。为何这些个伸着脖子拼命朝船头那个大和尚挥手的男男女女,除了人手一本蓝皮子的书卷就再没有别的东西了呢?
.
天宝七年六月廿八,宜开市,纳财,祈福,出行。
这是长安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兼点太背的鉴真大师第五次东渡扶桑的日子,亦是大唐第一本八卦杂志问世的日子。这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两件事,唯一的关联在于大唐第一本八卦杂志封面上红澄澄的大标题:“鉴真——一位高僧的衰命史。”
长安城里的居民几乎是在刚刚咂着嘴巴翻阅了还散发着油墨香的“八卦门独家出品”,就收到了鉴真大师即将启程离开长安的消息。
一时间,长安城外的码头挤满了前来送行的百姓。
.
彼时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个伪命题还未流传于世,王小四不免为那大和尚感慨起来。同样是做人,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那些个蓝皮子的书卷晃得他心生好奇,他偷偷扯过一个正招手招的起劲的壮汉:“兄弟,你们是来给这大和尚送行的哩?”
壮汉说:“正是。”
王小四奇道:“这大和尚是什么人?你们都拿着本书作甚?”
壮汉古怪的看了他一眼:“你真不知道?你真不知道?”
王小四益发奇道:“我真不知道。”
壮汉道:“兄弟,不是我说你,你也太跟不上形势。”语毕扬扬手里的蓝皮卷子:“想知道原因?一切尽在这里。”
王小四正欲接话,一只手从人缝里挤出来:“一位高僧的衰命史,大唐第一本八卦杂志,创刊号买一赠一,这位小哥,来一本不?”
.
李芝远远的站在人群之外,遥遥注视着船头上那个月白色的身影。
“大师,八卦门这本杂志所说之事是不是真的?”
“大师,据说您的大弟子如海对您的二弟子道航表白不成,因爱成恨,一怒之下诬告您勾结海盗致使第一次东渡失败,有没有这回事?”
“大师,据说您第二次东渡之时遇上大风浪,被困在一座无名荒岛差点被当地的土著逼婚有没有这回事?
“大师,据说您在阿育王寺跟人以身论法时有很多姑娘每天堵在寺庙里瞻仰您的风采,遭到您的对手的嫉恨,然后到官府诬告您有没有这回事?”
“大师,据说您……”
那个月白衫子始终一动不动立在船头,笑而不语。
“小姐,”奶娘满头大汗从人群中撤回来:“刚刚卖出去最后一本。”
.
李芝点点头。
奶娘说:“瞿玄特意让咱们留到今日才开卖咱们的杂志,这小子挺有眼力的。”
李芝不语。
奶娘又道:“真没想到咱们这杂志这么受欢迎,小姐你看,多少人特特的来看那大和尚?这送行的架势,啧啧,大和尚可得谢谢咱们。”
李芝抽了抽嘴角,道:“奶娘,你说,咱们是不是太过了点?”
奶娘道:“小姐你啥意思?”
李芝摇摇头:“咱们的杂志是全卖光了,可那大和尚也快被看咱们杂志的人烦死了。”
奶娘搭个凉棚道:“有吗?”
李芝说:“你看他一直不说话……”
奶娘疑惑道:“有吗?”随即努嘴道:“我刚刚卖书的时候还听见他说了两个字呢?”
李芝即刻问:“他说啥哩?”
奶娘抬眼想了想:“说是啥,浮云,对,都是浮云。”
.
藤原清河捏紧了佩刀:“大师,都怪藤原酒醉失言呆死,给大师添麻烦呆死……”
风鼓起月白的袖子,鉴真笑道:“哦呀,原来贫僧在长安这么受欢迎。”
藤原清河面目通红,咬牙道:“大师……”突地一个蓝皮子朝眼前飞扑而来,藤原清河立即伸手一挡:“八嘎,来者何人?”
来人被藤原清河架在半空,苦着脸道:“大师,莫伤同类。”一边哭声道一边还拼命晃动手中的蓝皮子书卷。
那蓝皮子晃得藤原清河心头火起,正想将那人往运河里扔,鉴真道:“莫动,这位施主所谓同类是何意思?”
来人被藤原清河甩在地上,拍拍屁股站起来,指着杂志上几个红澄澄的大字道:“大师,俺跟您一样也是衰神附体。”
来人俯身痛哭流涕:“大师,俺对俺的人生感到深深的绝望,俺想请大师指点迷津?究竟如何才能做到像大师那么云淡风轻?”
鉴真长叹了一声:“你起来。”
鉴真又回首望岸边诸人扫了一眼。
一时间四围俱静,诸人纷纷屏气凝神,等待鉴真的回答。
鉴真闭目深思了半晌,缓缓开口道:“佛曰,不可说。”
只听扑通一声,来人一头栽在了地上。
鉴真又道:“但是——”
来人腾的一下弹起来。
鉴真讶然道:“哦呀施主你的身手真好,是练过的吧,何门何派,练了几年,家乡何处,师傅是哪位……”
扑通一声,来人又栽倒地上。
藤原清河为难的扯了扯鉴真的袖子:“大师……”
鉴真恍然道:“哦呀,施主您提的问题,虽然佛曰不可说,但是我还是可以说一说。”
鉴真俯下腰拾起散落在甲板上的蓝皮子,翻开书皮,缓缓道:“施主你看,就像这本杂志里所写的,贫僧过去的点很背。”
来人郑重的点点头。
鉴真又道:“而且照这本杂志的说法,贫僧未来的点还可能一如既往的背。”
来人沉重的点点头。
鉴真的目光飘向水波尽出:“哦呀,所以贫僧也很像挑战看看,贫僧的点到底可以有多背。施主哇,”鉴真的目光里充满了温情:“须知没有最背,只有更背,当你点背成习惯了,你也就不觉得背了。”
藤原清河和来人齐齐热泪盈眶:“大师……”
围观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叹道,敢于直面点背的过去,敢于正视更点背的将来,鉴真大师果然是真的勇士。
.
风起了。
王小四紧紧的撰着手里的蓝皮子书卷,红着眼圈目送载着那个月白衫子的大船渐行渐远。
公元748年6月28日,鉴真率僧人14人,工匠水手等共35人,开始第五次东渡扶桑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