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第十四章(下) ...


  •   此时天已大亮,众人在街中多有不便,是以在里长到了之后便齐齐进了街旁的一家茶舍。好在那老板也是识得里长的,很是给了众人方便。
      “这位小相公可是杭州人氏?”里长哆嗦着手颤巍巍的摸着白成一片的胡子,耳聋眼花,腿脚还算康健,否则也请不来他。
      右边扶着他的人似乎是本家族侄,也有三十出头了,一幅很精明的样子。
      张宗不知张家是否祖籍杭州,只点头答道:“一家子的人都在杭州住着。”
      “小相公这年纪可进学了?”
      “一直在家中,尚未进学。”张宗不明所以,为何这里长不问事态,却来问他这些私事,难道还要盘查户口?
      公安局报案似乎也有这道程序,张宗虽觉得不胜其扰,却还是努力配合了,毕竟说要报官的是他,说要请了里长来的也是他。
      再者那猪肉当真不能再卖了,怕就还有和贵姐类似的,吃出人命就麻烦了。
      那里长点了点头,心里一盘算,暗腹道:“没有功名,家住杭州,瞧模样年岁也还小,不大。”里长多少摸清了张宗的底,心下安了安,又开始思索猪肉的事。
      “石老,这位小少爷的兄长似乎在那边书院里读书。”卖粥的老头看了张宗一眼多说了一句。
      他觉得这事里长应该知道,那边书院里出来的可都不是一般人,不是学问好的就是大户人家的少爷,听说里边到处都是秀才公,那可当真不是他们能去的地方。
      知府老爷到了门口还下轿子呢。
      果然这事里长他不知道,一听眼睛瞪大了一些,咳了一声,又问张宗道:“你兄长在那边书院读书?可有功名在身了?”想着刚才忘了问他家里,有没有有功名的了,果然是老了,记性就差了。
      张显似乎是个举人,张宗便点了点头,道:“家兄确实在麋鹿书院读书,也考了功名在身。”
      “想来小相公是来看望兄长的,无怪乎一大早就在这里了。”张宗本是要回家去的,却被里长说反,以为他这般大早是去书院看望兄长的。
      张宗没有过多解释,只得提醒道:“老人家,您看这事当如何处置?咱们先把这事结了再说别的可好?”
      “对对对,先办事,先办事。”得知张宗有个有功名的哥哥,老者顿时客气了许多,想着他兄长有功名,他定然也不会说瞎话哄人,想来那肉真要吃出人命的。
      沉吟了一会,说道:“如果是附近百户的事老夫说了也就算了,可是贵姐家在城外边,要去查城外就不是老夫说了算的了,我看这事还要找衙门里的王书吏,这样吧,老夫待会就带壶酒找他去,他是咱们这片出去的,由他对知府大人说想来也不难。”
      众人一听觉得这样最好,要不然贸贸然闯到知府大人面前去,冲撞了什么,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没的还连累了他们,于是大家都符合起里长的主意。
      找书吏这一条张宗没什么意见,总之是衙门的人,这边的政府系统张宗也知道的不是很清楚,是以也没多言。
      可这还要拿壶酒——这是民众帮助政府办案,怎么这里人一说却像是求人办事的一般,本末倒置,颠倒过来了?
      张宗张张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哪里不对。
      此时只见那里长又看向贵姐,道:“贵姐啊,你先回去吧,这事还要听官府里的人怎么说,你这肉就别卖了,也和你爹还有周围也卖肉的说一声。”
      “这——肉都已经卖出去了,万一要奴家家陪银子——”贵姐哭道。
      “那是你家的事儿,本不该老夫管,这样吧,老夫给你出个主意,你就让他们等衙门判了之后再说,这事现在也是糊涂,至于他们几个的钱,老夫做主给你免了,你这就回去吧,一个姑娘家家在外边抛头露面又哭又喊的成什么样子。”
      里长说完也不再管贵姐,那几个被点名的力巴也缩着脖子没敢说不,虽说心疼自家的钱,却也不敢在这违逆里长的话,只暗里认了倒霉。
      “小相公也莫多心,老夫再问上一次,也是为了安心,小相公说的这囊虫当真这般厉害?”
      “千真万确,此虫也能生到人身上,若是进了脑袋或者长到眼睛周围,连医都无法医。轻则失明瘫痪,重则伤及性命。”张宗说的是实话,在现代还能考手术摘除,在这古代,却有谁能把脑袋割开?
      里长听这虫子还能长到脑袋里去,不由骇了一跳,张宗说会伤命的话也有些信了。试想这一条虫子在脑袋里乱钻,要是长的如蛔虫那般大,这人确实也活不成了。
      在古人眼里这脑袋要比心脏重要上许多,否则也不会砍头,而是挖心了。
      “这事多亏了这位小相公提点,老夫先谢过了。”
      “老丈客气。”
      贵姐正打算拿了桌上的肉离开,心神不守之际却被张宗伸手拦下。
      张宗面向里长问道:“不知这事会如何处理?”
      里长虽有些怪罪张宗多事,可刚才刚谢过人家,现在就排斥人家也说不过去,是以客气答道:“自然是等王书吏知道后再做定夺,小相公尽管放心就是。”
      张宗觉得问题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他并不认为和人命有关联的事是小事,做不到就这么事不关己的离开。
      要是这里长火急火燎的奔着去衙门找那王书吏报信,或许他现在已经安枕无忧的回张府去了。可事实并非如此,张宗在思考,是否他根本就没找对人,至少也该先派个人去衙门报信,然后盘查贵姐一家才对啊,还有先前贵姐卖出去的肉也当赶紧收回来才是,怎就这般不管不问的把人放回去了呢。
      “老丈且听我一言,先找人去贵姐家附近查看,并在城内各肉铺里检视一番才好,还有她家先前卖出去的肉也要一一收回,免的再有人误食。现在事情到底如何也不太清楚,还是紧着查清楚的好。”
      里长沉吟不语,张宗忙作了一揖,道:“小子张狂,出言不当之处还忘老丈见谅。”
      里长面色缓和了些,道:“小相公还是快些看望兄长去吧,这里的事老夫省的。”
      张宗心中暗急,面色沉了下来:“老丈,至少先派人通知王书吏,肉铺的肉不查不行,这入口之食,是大事轻忽不得。圣上南巡在即,若真出了人命案子,传到圣上耳朵里,就是知府大人也难以担待的起,当今圣上爱民如子世人共知,若闻此等草菅人命不把百姓的命当回事的事儿,必会雷霆大怒,严加惩处。还是趁着事态没失去控制之前,便压下去的好,等圣上来了还能有个好名声,便是书吏大人,许也会因此立下功劳,更得府尊信重,升迁也自是指日可待。”张宗也只能拣着话往重里说,拣着话往好里说,只希望哄得这些人认真重视囊虫的事。
      “圣上要来咱们这?”里长哆嗦了两下,扶着他的瘦子也张大了眼,显然是头一次听说,其实要说这些人怕除了年号,连皇帝姓啥叫啥都不知道,皇帝对他们来说和画上的神仙没什么两样。
      也没有读书人那么的忠君爱国,只是本能的去畏惧,就像他们怕官一样,哪怕只是一个衙门里的差头也不是他们愿意得罪的。
      “哎呀,这可不行,三儿你跑一趟,不,不行,还怎老夫去,快快叫辆车,这可耽误不得。”
      正巧张宗先前叫的车正好在那,因为张宗要用车,憨子的舅舅也没敢离开,现下见里长要用,又是因为大事,虽说他也没闹清楚是啥大事,可这和皇帝扯上关系,那肯定就是大事了,二话不说,就赶紧把车赶过来了。
      “老丈把这位姑娘也带去。”张宗看里长和他那侄儿上了车就要走,赶紧把贵姐送上前去,去了总是要用上她的。
      “对对,贵姐上来吧。”里长被张宗唬住,便没反驳说不带贵姐,虽然他也不知道这等大事带着个女人有什么用。
      “还不快些,要是耽误了,打死你都吃罪不起。”
      “是、是。”贵姐一惊一战害怕的很,可也不敢不听里长的话,慌忙爬上车。
      “这篮子肉也带去,一会用的上。”张宗忙将那篮子肉递了上去。
      贵姐慌忙接过,实想不明白这究竟都是怎么回事,事赶事的她竟然要去官衙,心惊胆跳之余又有些魔怔了。
      看着扬尘而去的马车,张宗这是第一次感觉皇帝很好用。
      马车一走,人群也就散了,毕竟都是要吃饭的,不干活哪来的口粮糊口。张宗原地打转,来回走了两圈,最终在茶寮坐下,并没有离开。
      总要事情定了,他才能安心离去,暗笑一声,何苦来哉。
      可若有人因他未多说一言而死,未尽心力而亡,无论如何于他来说也是良心难安。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2章 第十四章(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