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冬日里姜茶与画室暖光 ...
-
十一月的新城市飘起了初雪,细碎的雪花落在大学校园的香樟树上,转眼就化了一层薄霜。林屿裹紧外套去图书馆时,总会在门口看到等他的沈知夏——对方手里永远提着一个保温杯,里面装着温热的姜枣茶,是按沈妈妈教的方子煮的,放了足量的红糖,暖得能驱散一身寒气。
“刚从画室过来,顺手煮了点,”沈知夏把保温杯递到林屿手里,指尖碰过他冻得发红的耳朵,“下次别穿这么薄,耳朵都冻红了。”林屿捧着保温杯,喝了一口姜枣茶,暖意从喉咙滑到胃里,忍不住笑了:“知道了,下次我多穿件围巾。”他说着,从书包里掏出一个针织手套,塞到沈知夏手里,“给你的,上次看你在画室画画,手冻得握不住笔。”
沈知夏愣了一下,戴上手套,指尖传来的柔软触感让他心里一暖。两人并肩往图书馆走,雪花落在伞面上,发出“簌簌”的轻响。林屿看着沈知夏被雪染白的发梢,突然想起高三时那个初雪天,两人在雪地里画名字、共享烤红薯的模样,嘴角忍不住往上扬——原来不管换了哪个城市,只要和沈知夏在一起,冬天都不会觉得冷。
周末的时候,林屿会去沈知夏的画室待着。画室在美术学院的 basement,暖气很足,墙上贴满了沈知夏的画——有新城市的晚霞,有图书馆的窗边,还有好几张是林屿的侧脸:坐在图书馆看书的模样、在橘子树下剥橘子的模样、裹着围巾走在雪地里的模样。
“别总画我,”林屿凑到画架前,看着画布上的自己,耳尖有点红,“你多画点风景,老师不是说你风景画得好吗?”沈知夏放下画笔,从身后抱住他,下巴抵在他的肩膀上,声音很轻:“我就想画你,觉得你比风景好看。”林屿的心跳瞬间快了起来,指尖碰过画布上未干的颜料,暖得像沈知夏的体温。
画室的角落里放着一个小电煮锅,是沈知夏特意买的,冬天冷的时候,两人会煮点热乎的东西吃。有次林屿来画室,沈知夏正在煮年糕汤,年糕在锅里煮得软糯,飘着淡淡的桂花香。“我妈寄了家乡的年糕过来,说比这边买的好吃,”沈知夏盛了一碗递给林屿,“快尝尝,小心烫。”林屿吹了吹,咬了一口年糕,甜糯的口感在嘴里化开,像回到了高三冬天,沈妈妈给他们做的年糕汤。
傍晚离开画室时,雪已经停了,天空放晴,露出淡淡的晚霞。沈知夏牵着林屿的手,沿着画室外的小路慢慢走。“等放寒假,我们就回家,”沈知夏突然开口,声音里满是期待,“到时候我们去看之前种的橘子树苗,我妈说已经发芽了。”林屿点点头,看着天边的晚霞,突然觉得,这个冬天虽然冷,却因为有沈知夏,有姜枣茶,有画室里的暖光,变得格外温暖。
走到林屿的宿舍楼下时,沈知夏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橘子味的糖,递给林屿:“明天早上我还在图书馆门口等你,给你带新煮的姜枣茶。”林屿接过糖,剥开糖纸放进嘴里,甜意漫开,笑着说:“好啊,我明天给你带我妈寄的牛肉干,你画画饿了可以吃。”
沈知夏看着他,突然伸手,轻轻捏了捏他的脸颊:“那我等你。”林屿的脸瞬间红了,赶紧转身跑进宿舍楼,上楼时忍不住回头看——沈知夏还站在楼下,对着他挥手,雪地里的身影被路灯拉得很长,像一幅温暖的画。
回到宿舍,林屿摸出口袋里的糖纸,夹进了《宋词鉴赏》里,和之前的银杏书签、橘子形状的钥匙扣放在一起。他看着窗外的晚霞,想起沈知夏在画室里说的话,突然觉得,不管未来有多少个冬天,只要和沈知夏在一起,就永远像待在夏夜晚风里一样,暖得让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