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新朝旧事 ...
-
永昭十九年冬,帝崩。太子孙景珩继位,改年号为“承明”。
新帝为先皇守孝二十七天,日日素服临朝,夜夜宿于灵堂偏殿。朝臣们赞皇帝仁孝,却也暗中盘算——新帝后宫空虚,正是各家势力角逐之时。
孝期刚过,奏折便如雪片般飞入御书房。早朝上更是劝谏不停——
“陛下,中宫之位不宜久悬,老臣斗胆举荐齐将军之女……”
“臣以为,太师之孙女贤淑端庄,可为皇后之选……”
“安国公之女才貌双绝……”
孙景珩冷眼扫过众臣,指尖轻敲龙案,终于开口:
“朕在民间巡访时,曾遇一医女,医术精湛,性情温婉。朕欲立她为后。”
殿内霎时一静。叶丞相眉头微蹙,尚未开口,礼部尚书已急道:“陛下!医女身份低微,如何能母仪天下?”
孙景珩冷笑:“身份?”他目光缓缓扫过,“将军,太师,国公,丞相?这些身份倒是贵重。”
叶砚修面色如常,眼底却暗了几分——自己的女儿叶清霜因身怀凤命被先帝强纳入宫。大婚当夜,盖头还未被掀开,便成了最年轻的太后。而小女儿未满五岁,现下纳妃之事虽与叶家无关,但他不曾想到,当时在太和殿前跪了三天三夜求先帝收回成命的太子,当今皇上,变心竟如此之快。
他出列躬身:“陛下若真心属意医女,老臣以为,可先纳为妃,观其德行,再议立后之事。”
孙景珩似笑非笑:“叶卿倒是宽宏。”
……
下了早朝,春寒料峭,孙景珩踏着未化的积雪走进懿宸宫后苑。叶清霜正倚在梅树下,指尖轻抚一朵将绽未绽的红梅,雪白的狐裘衬得她眉眼如画,却比从前更添几分沉静。
“太后好雅兴。”他站定在她三步之外,语气恭敬,目光却灼灼。
叶清霜指尖一颤,梅枝上的雪簌簌落下。“陛下政务繁忙,怎有空来哀家这儿?”
“他们要朕纳妃。”他突然向前一步,靴尖几乎触到她的裙角。那身明黄龙袍带着初春的寒气,袖口金线绣的龙纹在她眼前晃动。“太后,朕该怎么办?”
她抬眸,撞进他深不见底的眼睛里。
一月前的大婚夜,她顶着沉重的凤冠坐在喜床上,外头乱哄哄喊着“传太医”,管事嬷嬷死死按着她的肩说“娘娘千万别动”。
她内心慌乱,却也只好坐着。不知过了多久,盖头突然被掀开,映入眼帘的是孙景珩通红的双眼——刚刚失去父亲的他,却在看见她的瞬间露出一个破碎的笑。
那一刻她鬼使神差地伸手想为他拭泪,直到宫人惊慌的“皇上”“太后”将她惊醒。她急急抽回手,指甲在掌心掐出四个月牙形的血痕。
自那以后,她刻意用最规矩的礼仪筑起高墙。每每见面那道目光灼来时,她便用疏离的“陛下”二字挡回去。
她心里很清楚——先帝强纳她入宫的丑闻尚未平息,若新帝再与太后传出流言,这摇摇欲坠的朝堂又该如何?
可孙景珩不在乎,他偏偏要破开这僵局。比如此刻,他故意在这后苑堵她。
“陛下。”她后退半步,梅枝横在两人之间,“立后纳妃关乎国本,哀家不便置喙。”
话音刚落,却见他突然伸手握住那截梅枝,尖锐的木刺扎进掌心,鲜血顺着梅枝蜿蜒而下,在雪地上绽开点点红梅。
“你还要躲到什么时候?”他声音低哑,带着她从未听过的狠意,“霜儿。”
雪又下了起来。她看着血珠一滴一滴落在地上,却在下一刻被拉入一个颤抖的怀抱。梅枝啪地折断,惊飞了檐下的雀鸟。
孙景珩的手臂收紧,将叶清霜整个人都裹进了龙袍里。
“别推开我。”他贴着她耳畔呢喃,滚烫的呼吸融化了鬓边的雪花,她能感觉到他剧烈的心跳,一下下震着她的耳膜,像是要冲破那层明黄色的绸缎。
叶清霜浑身发抖,双手抵在他胸前,却使不出力气推开。第一次,她想允许自己沉溺在这个怀抱里。他肩头的积雪融化,浸湿了她的脸颊,分不清是雪水还是泪水。
远处宫铃摇晃,脚步声向此处靠近。孙景珩突然松开一只手,扯下自己的龙纹披风将她的头罩住。
披风下,他在她掌心塞入一物,又猛然撤开。寒风灌进来,叶清霜打了个寒颤,听见他退后时玉佩撞击的脆响。
“等我。”他的声音已经恢复帝王威仪,只有她还看得见那双发红的眼睛,“求你。”
一行侍女转过墙角时,新帝正在整理袖口,太后端庄地立在五步之外,没人注意到她紧紧攥着的手。
叶清霜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进寝殿的。
她手中握着一枚沾血的私印,仿佛烙铁般灼烧着她的掌心,一如他滚烫的拥抱。
她屏退宫人,轻轻转动印钮底部,细微的缝隙分开,里面藏着一卷薄如蝉翼的纸。
叶清霜借着阳光展开那张纸,熟悉的字迹跃入眼帘,是孙景珩的亲笔:
“霜儿:
自你入宫那日起,我无一日不痛悔当时未能护你周全。如今我既登大位,绝不容你再受半分委屈。
齐将军有一女,自幼体弱,在江南养病,鲜少人识。我已命人安排,你可假作染病身故,而后以齐氏女身份入宫。霜儿,我必立你为后,此生绝不负你。
若你应允,便在三日后于梅枝上系一条红绸。”
纸上的墨迹有些晕开,似是写信人落笔时太过用力。叶清霜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进心里。
“假死…为后…”她喃喃自语,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信纸。
多么完美的计划。齐家是开国功臣,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女入宫为后,朝臣们纵有微词也不敢明言。而假死脱身,对她而言更是解脱——不必再做那笼中金丝雀,不必日日面对宫墙深锁的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