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上节目(一) ...

  •   5月20日是女队的总结会,不出方穗禾所料,当陆筝念到自己的心跳频率时,底下不少队友都忍不住抿嘴偷笑,会议室里严肃的氛围瞬间轻松了不少。

      “陆筝,首先我要说的是,你的成长我们都看在眼里,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从心理素质上,你都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在最后的几场比赛中,你的冷静分析和快速应变,让我们很欣慰,值得表扬。”施皓坐在第一排正中间,话锋一转,“你有天赋,也有态度,这很宝贵。但我要提醒你,成功往往让人懈怠,保持谦逊,保持对胜利的饥饿感,继续打磨技术、锤炼心态,这才是长久之道。”

      陆筝还站在台上,手里紧握着稿纸:“我记住了。”

      林立骅坐在施皓的右手边,缓缓开口:“数心跳以后就不用写到报告里了。”

      “噢。”陆筝应了一声,心跳频率又加快了。

      这次不是因为紧张,而是纯粹的尴尬。

      与此同时,京市体育大学的教学楼外,李喻的手里攥着一张名片,对面站着笑容可掬的高然。

      “是周显平教练介绍我来找你的。他说你和陆筝关系很好,是陆筝学习打球的引路人,我们正在为陆筝撰写一篇专题稿件,希望能从你这里了解一些关于她的更多细节。”

      李喻知道高然,《乒坛纵横》的知名记者。

      昨晚陆筝还在电话里跟他说,可能会有记者找他,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高记者客气了。”

      刚好李喻闲得很,毕业论文已经过了查重,只等着答辩那天舌战群师,于是二人直接找了校园里一处无人的角落,坐在长凳上开始交流。

      “我记得那是2008年的清明节假期,我和同学一起去国家体育总局打卡……”

      “她确实有着过人的天赋,她的手感、协调性都是一流的,但她自己不知道,也没有人告诉她……虽然她起步晚,但她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非常强。每次教她新的技术动作,她都能很快掌握,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尝试、调整,直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那时候我还以为周指导来者不善,现在想想,是金子总会发光……别看她年纪小,其实心里门清,懂的不少……”

      高然握着录音笔,认真记录着每一句话。随着李喻的讲述,高然感到自己仿佛也融入了陆筝的世界,见证了她从从一个懵懂的小姑娘,一步步成长为世界冠军的蜕变。此前她已经采访过陆远鸣和沈听筠,如今加上李喻提供的细节,她越发清晰地意识到,这篇专题稿件不仅要展现陆筝在赛场上的风采,更要深入挖掘陆筝背后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传达出她作为普通人的一面——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迷茫与坚持,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

      不同于其他媒体的一知半解,这回是上头发话,《乒坛纵横》《视界》《新声汇》势必要实事求是,交出精彩的答卷。

      采访结束时,夕阳已斜挂在天边,两人起身告别。高然看着手中的录音笔,心中充满了期待。

      龙潭公园里,《视界》栏目组的工作人员找到了一位曾经与陆筝交手过的老者。老人虽已年迈,但回忆起与陆筝的那场球,依然记忆犹新。

      “那小姑娘,真是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老人对着镜头,满脸笑意地讲述着,“我当时看她年纪小,还想让让她,结果反倒是被她那股冲劲给带动了,打得那叫一个激烈。”

      虽说三家媒体类型不同,但主体都是一样的,如果没有一些独特的视角和素材,恐怕很难脱颖而出。

      《新声汇》的录制也进入了紧张的筹备阶段,台本送到了李国伦和施皓手中,除了详细的流程外,还列举了主持人主持人的提问提纲。两人大致翻阅后,便各自拿去给陆筝和钟承翊熟悉。

      原计划是施皓带着陆筝,李国伦带着钟承翊,以主教练一带一的形式上节目,但施皓思考良久,决定让林立骅带着陆筝去。

      “我和陆筝并没有太多可聊的东西,是你一直带着她,你去更合适。”对于林立骅这个“接班人”,施皓一向不吝啬给机会,他自己也不是享受众星捧月的人,不贪图舞台上的光芒万丈。

      在男队总结会结束后,5月22日,周日,其他队员休息的时候,陆筝和钟承翊开始加班了。

      这期节目将在5月28日播出,实打实的赶时间。

      林立骅和陆筝到达电视台时,李国伦和钟承翊先到一步,四人在休息室会和。

      这还是回国后陆筝和钟承翊第一次见面。

      钟承翊依旧脚踩他那双标志性的小蓝鞋,穿着一件简约的蓝领黄T恤,搭配黑色运动裤,整个人看起来干净利落。陆筝则是白领淡蓝色T恤和白色运动裤,短发轻轻披散在肩上,两人的衣服颜色在不经意间形成了和谐的搭配。

      “真巧了,还挺默契。”李国伦从沙发上站起来,他穿了件深灰色运动夹克,刚好和林立骅的浅灰色短袖形成了深浅不一的灰色系。

      四个人的穿搭说随意吧,颜色和款式都意外地相似,说有意吧,又都和平常没什么两样。

      节目组的化妆师和造型师本想为四人进行简单的形象调整,却被他们整齐划一地婉拒了。

      林立骅直接抬手示意不用,李国伦也跟着边笑边摇头。

      陆筝用手指抓了抓自己的头发,理顺了一点:“我这样挺好的,还是不要化妆了,怪怪的。”

      钟承翊也揉了揉自己的脸,提提神:“就这样吧,能见人。”

      注意到陆筝披着的头发似乎因为室内的温暖而有些微汗,几缕发丝贴在脸颊旁,钟承翊问道:“不热吗,要不要给你找个皮筋?”

      陆筝听劝的把头发撩到耳后,伸手去掏裤子口袋。

      她原本就是要扎起来的,只是早上爬起来洗了个头,还没完全干透,这才一直披着。

      然而,当她摸索了一阵后,眉头不禁皱起——口袋里的皮筋不知何时已经不见了踪影。她不死心的把里袋都翻了出来,这时,钟承翊已经起身向不远处的工作人员走去,礼貌询问:“你好,请问有橡皮筋吗?扎头发的那种,我们需要借用一下。”

      工作人员立刻从抽屉里找出一个崭新的皮筋递给他。

      钟承翊道谢后走到陆筝身边:“喏。”

      陆筝正在懊恼自己的不小心,抬头看到躺在钟承翊手心的黑色橡皮筋,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宋江都没你及时!”

      听到陆筝将自己比作“及时雨”宋江,钟承翊的眉头轻轻上扬,陆筝接过皮筋,麻利地把头发扎成一个低马尾,瞬间清爽了不少。

      “不乱吧?”边上没有镜子,陆筝双手摸了摸头顶,确定没有奇形怪状的凸起。

      钟承翊打量了一眼,从口袋里拿出手机,解锁后调成自拍模式,举到陆筝面前:“你自己看吧。”

      陆筝顺势理了理两边鬓角的碎发,满意点头:“ok!”

      在收手机熄屏的那一刻,钟承翊的手指不慎滑到了音量键下方的拍照按钮,屏幕瞬间定格了陆筝的笑脸。由于他开启了震动模式,所以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个小小的意外。那张带着两个浅浅酒窝的笑脸,就这样悄悄存进了他的相册里。

      随着观众陆续入场,主持人文心也踏上了舞台,手里捧着两束花,面带微笑。

      舞台中央的灯光缓缓亮起,伴随着文心宛如春风拂面的开场白:“亲爱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每周六晚为您播出的《新声汇》,我是文心。今天在一开场呢,恐怕大家会觉得挺奇怪的,我怎么一上场就抱着两束花,因为今晚我要将它们献给两位刚从荷兰鹿特丹凯旋的英雄——新晋世乒赛男单冠军钟承翊,女单冠军陆筝!”

      舞台四角分散坐着四批观众,状如四叶草,掌声响起,陆筝和钟承翊并肩走上舞台。

      文心把鲜花分别递给两人,笑着打招呼:“你好承翊,你好陆筝。” 两人接过花,都微微欠身致谢。

      “英雄诞生的背后总是离不开无数汗水与泪水的浇灌,更离不开那些默默站在他们身后,用智慧与心血为他们铺设成功之路的人。”文心的话语饱含深情,目光缓缓转向舞台的一侧,仿佛在为接下来的重要时刻做着铺垫,“接下来,让我们用掌声有请中国乒乓球队男队主教练李国伦,以及女队教练林立骅。”

      她从一旁的茶几上又捧起两束花,李国伦和林立骅在掌声中走到舞台中央,与陆筝和钟承翊站在一起。

      开场结束后众人落座,陆筝和钟承翊坐在中间,两边坐着教练,文心对观众说:“一上场就引得阵阵尖叫,你们都是他们的粉丝吗?”

      四角观众异口同声:“是!”

      文心笑了,问道:“那你们怎么称呼自己呢?”

      “‘一’家人!”

      “‘争’气包!”

      观众们的呼声此起彼伏,充满了归属感和自豪。

      钟承翊对自己的粉丝名早已了然于心,但陆筝对于“筝气包”却是一脸茫然。

      文心轻笑:“陆筝看起来不知道自己的粉丝名啊?”

      陆筝诚实点头:“确实不知道,我是第一次听到。”

      文心:“筝气包,真争气!这个名字的寓意可是很美好的哦,你喜欢吗?”

      陆筝笑出两个酒窝:“喜欢!!”

      她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个名字,可可爱爱!

      一碗水端平,文心转而问李国伦林立骅:“两位教练的粉丝名叫什么?”

      李国伦和林立骅隔着徒弟对视一眼,李国伦爽朗笑道:“我们没粉丝,哈哈。”

      作为国乒初代双子星,李国伦和林立骅自然是有粉丝的,不过粉丝名还真没有,李国伦的话音未落,观众席中便响起了一片善意的笑声和反驳声。

      “怎么可能没有粉丝呢!我们可是看着你们的比赛长大的!”

      “对啊,教练们也是我们的偶像啊!”

      文心笑着用一句“再说就要暴露年龄了”将话题结束,继而开始新的切入点:“承翊还有一个外号叫战狼,是国伦你给起的吧。”

      “对,因为我感觉从他的个性和上场之后的感觉,非常像蓄势而发的战狼,比较凶猛。”

      “凶猛吗,可是我觉得平常看他一点都不像,他现在看上去特别乖。”文心抬手示意,观众也将视线转向钟承翊,他端正坐着,双腿微微并拢,双手轻轻交叠放在膝盖上,清秀的面庞此刻正挂着一抹人畜无害的微笑。

      “我看到了两只小绵羊。”

      陆筝也是同款坐姿,双手放在膝盖上,脊背挺得笔直,展现出一种三好学生般的端庄,两人同框的画面简直是喜羊羊美羊羊真人版,惹得观众阵阵发笑。

      李国伦指了指文心身后的观众席,有几位观众正举着钟承翊赢球后呐喊的照片:“你看后面那个。”

      “啊哈哈,这么看的话是符合的。那么陆筝呢,如果要赋予一个名字,立骅你会怎么起?”

      这个问题陆筝也很好奇,她转过头去,一双明亮的眼睛眨啊眨,期待林立骅给出的答案。

      林立骅略微沉思了片刻:“蔷薇吧,坚韧不拔,绚烂夺目,身上的刺又带着警觉和自卫的意识,很贴合她的性格。”

      “蔷薇?嗯,育人如养花,这一比喻恰到好处。”文心赞许道。

      林立骅想起去年初次造访陆家的情景。阳台上摆着满满一排的花盆,当时陆筝拿着小水壶正在浇水,他走上前问:“这是什么花?”

      “是蔷薇,各种不同的蔷薇。”那是陆筝第一次见到林立骅,她一点也不怯生。

      蔷薇,自古以来便是美丽与坚韧的化身,它的刺,既是坚强的象征,也是自我保护的意识。

      在林立骅眼中,如今的陆筝一如二人初见的那些蔷薇,嫩绿的芽尖不畏严寒,破土而出,带着尖锐的花刺,美好而复杂。

      花开终有时。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9章 上节目(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