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八一华煤俱乐部 ...
-
5月20日和21日是国乒队为本届世乒赛开总结会的日子,回国之后,每位运动员都被要求写一份不少于两千字的总结报告,到时候要在会上向教练组汇报比赛中的得失,教练组再给予点评和回馈。
两千字,这对陆筝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要知道初中生的语文作文要求一般是600字为线……陆筝觉得自己在跑一场文字马拉松,光是想想就头大。
她一路打到决赛,打足了7场,分摊一下字数,每场比赛能有300字心得就够了,可写报告哪有这么简单。比赛的画面明明都清晰地刻在脑子里,可要准确用文字表达出来,比在赛场上接一个刁钻球还难。
“你先写每场比赛的经过,包括对手的特点、比赛的转折点、自己的应对策略,然后再进行深入分析,比如为什么你当下会做出那样的判断,你从这场比赛中学到了什么。”方穗禾见陆筝对着空白稿纸发愁,干脆把椅子拖到她身边,在草稿纸上一笔一画帮她列关键信息。
“不需要每场都写那么清楚,像卡特琳娜和叶兴珠就可以快速带过,挑重要的写。”
陆筝的总结报告依旧停留在开头,只写了第一段。
“记得提提你的心理状态,比如处于下风的时候怎么调整心态,在关键时刻逆转的感受,别小看这些非技术层面的东西。”
陆筝听得全神贯注,顺着方穗禾的思路,总算捋清了写作大纲。她突然想起什么,抬头问:“那对文笔有要求吗?要不要写得优美点?”
方穗禾连眨了两下眼睛,回忆了一下自己从前写过的各种思想汇报和经验总结,有些不确定地说:“应该……没有,吧?”
这还是方穗禾第一次被问写汇报要不要文笔,队里从来没人考虑过这个。
唉,谁让孩子刚从学校出来没多久呢,下意识就会想到是否需要词句优美,逻辑严谨,跟写作文一个套路。
“好!我要开始了!”陆筝从桌面的笔筒抽出一支黑色中性笔,翻开一页新的稿纸,笔尖在纸上快速移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方穗禾看着陆筝重新写了一段,然后满意地点点头,转身去写自己的总结报告。
陆筝按照方穗禾给出的框架,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每一场比赛的点点滴滴。
「一开始我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比分一度落后,转折点出现在我增加线路变化后,开始针对性地攻击邓琳的中路,迫使她在防守时做出更多调整,接着我又在发球上……」
随着一页又一页稿纸被翻过,陆筝写得越来越顺,手也越来越酸。
夕阳的余晖悄悄爬上了窗,给室内的一切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陆筝依旧伏案疾书,桌上的闹钟滴答作响。
方穗禾早早就写完了报告,一直坐着陪伴,眼见天色越来越暗,自然光渐渐被暮色取代,她起身走到墙边按下开关,暖黄色的灯光瞬间亮起,驱散了室内的昏暗,也照亮了陆筝满是专注的侧脸。
当画完最后一个句号的圈圈,陆筝松开了笔,抓笔发力的三根手指可以清晰得见指腹和关节处凹下去一块。
陆筝轻轻揉了揉酸痛的手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满满当当的稿纸,这厚度,远远超过了两千字的要求。
“小禾姐,等你空下来帮我看看~”把稿纸整齐叠好,陆筝双手举着奉到方穗禾面前。
看到陆筝充满期待的眼神和手中厚厚的一叠稿纸,方穗禾想,也许是第一次写比较新鲜,兴奋劲儿上来了,等写得多了,估摸着就看不到这么细致的内容了。
有多细致呢?细致到陆筝把自己心跳频率都写上去了,作为她心态变化的参考。
“你还真数了啊?”
“数了什么?”
“喏。”方穗禾指着那几行文字,陆筝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只见稿纸上赫然写着,「我的心跳频率达到了每分钟约120次,它让我意识到自己正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
陆筝认真解释,一点没觉得这细节奇怪:“对啊,当时觉得特别紧张,就想着通过数心跳来让自己冷静下来。但我只数了大约半分钟,后面半分钟喝水冷静去了。”
方穗禾笑着摇了摇头:“我都能想象到你念的时候大家会是什么表情了。”
“是不是很生动~”陆筝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仿佛在等待老师的夸奖。
“生动极了。”
这边方穗禾翻阅着陆筝的总结报告,另一边施皓正坐在办公桌前,手中翻阅着一份份俱乐部的资料,盘算着该怎么安排陆筝乒超行。
首先,陆筝需要补注册。
乒超联赛是以俱乐部的名义参赛,但除了鲁泰俱乐部之外,其他俱乐部在事实上并不拥有运动员队伍,参赛的运动员都是俱乐部向地方队租借的,租期结束后运动员回到原培养单位。
俱乐部确认要某位运动员后,运动员的培养单位需要与俱乐部签署交流协议,运动员本人或监护人与俱乐部签署劳资协议,完成这两个条件后走注册流程,运动员便注册在该俱乐部名下,在赛季中代表该俱乐部参赛。
运动员注册时间为每个赛季结束后距新赛季开始三个月前截止,联赛组委会在运动员注册工作完成后将名单公示15天,没有异议再正式下发该赛季的运动员名单。
也就是说,陆筝光签了俱乐部也没用,她需要补注册,不在运动员名单内也不能参赛。
好在规定里有一条:如遇特殊情况,可向联赛组委会提交补注册申请,新赛季开始前十天到前三天为补注册时间。
比起陆筝去哪个俱乐部,如何通过补注册申请才是重中之重。不过施皓成竹在胸,世乒赛冠军的头衔足以让他给陆筝写出一份漂亮的申请材料。
其次就要思考,哪个俱乐部有底气能临阵换将,敢接下陆筝,还愿意给她上场机会。
男女线各8支队伍,各队的战力排布早已定型。举例来说,京市控股集团俱乐部由邓琳、杨雾、朱玉真带头,岭南羊城世纪房产俱乐部由方穗禾、佐藤樱子、叶兴珠带头,齐鲁鲁泰俱乐部由罗晓溪、俞友薇、金惠秀带头。
根据规定,每支队伍原则上特级和一级运动员的注册人数总和不能超过3人,外协运动员也算在内,其中特级运动员不能超过1人,因此很容易能够一眼看出每支队伍的主力球员是谁。
按照分级,陆筝已经跨入了特级运动员行列,这么看来她似乎找不到缝插针了,幸而规定里还有人性化的操作空间:运动员在服役期间级别晋升,允许该俱乐部注册特级和一级运动员人数总和最多不超过4人,其中特级运动员不能超过2人。
可这一条陆筝不符合……因为她还没签俱乐部。
人家说的是,已经完成注册流程,在等待赛季开始期间内,运动员争气自己升级了,才允许该俱乐部多一个特级或一级运动员。
所以排除法到最后,唯一的最优选只有——八一华煤。
顾名思义,这支队伍是由华煤集团和八一队联手组成的俱乐部,华煤被誉为“中国煤炭工业源头”和“北方民族工业摇篮”,这已经是它第8年和八一队携手了。除鲁泰队之外,乒超多数俱乐部都是 “一年一换合作方”,很少有企业会从一而终长期运营俱乐部,八一队自从和华煤合作后,也稳定了下来。
华煤也成为继鲁泰之后第二个同时打造男女两支俱乐部征战乒超的企业。(多数企业都是单独打造男队或者女队一支队伍)
目前八一华煤有5名运动员,排头的叶子和赵蓉属国家一队,都是从八一队出去的。二人的双打成绩都优于单打,分别拿下了本届世乒赛的混双冠亚军,是一级运动员。
其余3名运动员也都是八一队的。
还有1个特级运动员名额。
得亏八一队不争不抢,华煤也没什么功利心,双方观念一致,都没打算高额拿下特级运动员,主打随缘。
华煤的预算固定,不追求 “砸钱抢大牌”;八一队也秉持着 “以赛代练” 的理念,不刻意追求成绩。
八一华煤to运动员们:反正我的预算是死的,你们人是活的,请随意。
乒超的主要目的除了锻炼就是赚钱,前者在哪个俱乐部都一样,后者可就不一样了。
可能真就是缘分天注定,这个坑怎么看怎么像给陆筝量身定制的。
陆筝不care赚钱,费用可以谈,一个萝卜一个坑,再完美不过。
OK,初步确定。
施皓将八一华煤、内蒙银行和辽东宏业的资料抽了出来,放在最上面,决定明天约李国伦林立骅再商议一下,李国伦总归是八一队出来的。
第二天一早,三人在施皓的办公室碰头。
“我觉得八一华煤是个不错的选择。”施皓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了主题,“你们也知道,陆筝现在的情况比较特殊,其实内蒙银行和辽东宏业也能满足要求,但相比之下,都不如八一华煤。”
李国伦看了看资料上的阵容,认同了施皓的观点:“确实,八一的队伍稳定,氛围也好,很适合陆筝这样的年轻运动员。”
林立骅附和道:“她可以专心地打球,不用被其他杂事干扰。”
施皓听了两人的话,心中更加有底了。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确定了接下来的计划和步骤。施皓尽快联系八一华煤的负责人,安排一次面对面的会谈,而李国伦也表示会全力支持施皓的工作,跟八一队那边先通个气,为陆筝的加盟助一臂之力。
距离乒超联赛开始,还有10天。
施皓和李国伦分头行动,至于林立骅,他手里攥着陆筝后续媒体采访的一堆工作,以及总结会结束后,陆筝双打的训练安排,事情多得很。
女双已经练了一段时间,混双还没开始练,可如今的情况,瞬息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