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愧疚感 ...
女单比赛结束后,施皓来到现场接受采访。由于6月初中国队就要根据世界排名上报伦敦奥运会单打名单,而通常情况下,世乒赛单打冠军很有可能拿到名额,记者们迫不及待地抛出了这个问题。
“施教练,世乒赛单打冠军通常被视为伦敦奥运的热门人选,您对此有何看法?”
“世乒赛当然是考察谁能去伦敦奥运的最重要指标,但并不是唯一的考量标准。现在我们队有6名队员都符合国际乒联规定的参加奥运会单打的资格,我们会根据队员们这一年在公开赛、亚运会、世乒赛的表现综合评定出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参赛人员。”施皓依然在打太极,这就是他要制造的“不确定性”,他就是要让队员们在平时就感受这种不确定和恐慌感。他希望通过这种刺激,让队员们变得更强大和坚韧。不过,陆筝杀入决赛,并在决赛中折桂,多少打乱了教练组的计划。
根据国际乒联规定,各协会需在2011年6月10日前上报伦敦奥运会的单打兼团体赛的男女选手各2人,而第二次报名是在2012年的6月12日,这是最后一次报名,可以更改已上报的选手名单,但这个更改的规定也比较瘆人。
如果在第一次报名中,各协会越过排名靠前的选手而选择排名靠后的选手,前者将被自动剥夺参赛权,不再被允许之后在第二次报名时入选参赛名单。
举例说明,鹿特丹世乒赛后6月1日公布的世界排名中,前28名直接入选奥运阵容,国乒女队罗晓溪、邓琳、方穗禾分别占据世界前三。如果第一次报名越过罗晓溪报了邓琳和方穗禾,那么罗晓溪相当于直接跟奥运说拜拜,后续第二次报名她也不能被替换上场。反观排名第5的杨雾,如果表现良好,第二年就有竞争上位的机会。
因此不出意外的话,各协会都会先把排名靠前的选手先报上去,为之后的第二次报名留下操作空间。
虽然最新的世界排名还没公布,但大家自己会算啊,国乒伦敦奥运会的单打名单基本已经确认,男队是汪华和钟承翊,女队是罗晓溪和邓琳。
陆筝创造了历史不假,可她并不会一飞冲天,很多事情还是会按照规划一步一步来。
目前的她,离伦敦依旧很遥远。
规则就是规则,如同铁铸的链条,牢牢地束缚着每一个人,无人能轻易改变。
就在世乒赛谢幕的同时,国际乒联主席威尔逊又放出一记重磅炸弹,他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乒乓球比赛用球,将在伦敦奥运会之后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那就是不再由两片半球组成,而采用一整片材料制作。
“现有的球用的是易燃材料,由两个半圆构成,不仅不环保,而且受力不均匀。伦敦奥运之后,国际乒联的全部比赛就将使用新球。”
威尔逊是个名副其实的改革家,他在1999年上任,任职期间乒乓球规则和器材不断改变,曾有人开玩笑的说威尔逊加速了一批优秀天才运动员的退役,这之中包括李国伦。在中国球迷看来,他这些改革都是为了针对和打破中国队包揽金牌的局面。
2000年,大球改小球。乒乓球比赛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7克的大球,取代38毫米小球。这一举措表面上是为了提高电视转播的观赏性,但实际上却明显针对了中国选手。较大的乒乓球会降低球速,削弱中国选手在快速进攻上的优势。这一改革引发了亚洲国家乒乓球界的强烈反对,但却得到了欧美国家选手的支持。
2001年,比赛得分规则从21分制改为11分制。威尔逊解释是为了让比赛更为紧张刺激,从而吸引更多观众,但在某种程度上看也损害了这项运动的观赏性。11分制增加了比赛的偶然性,强弱选手之间的差距也相应缩小。
2002年,推行无遮挡发球。隐蔽发球是中国选手的拿手绝技,各种翘楚当属李国伦。这一技巧能够在发球时制造极大的迷惑性,让对手难以判断球的旋转和落点,实施改革后,中国选手在前三板上的优势被削弱。
2003年,国际乒联推出新政策,同协会的奥运会两对双打选手必须抽在同一半区,中国队就此无法再包揽双打项目冠亚军。2007年,威尔逊又别出心裁地推出奥运会团体比赛替换双打比赛的政策,而且各国参赛人数削减为3人。
2008年2月,国际乒联通过“海外兵团”限令,21周岁以上更改国籍的运动员不能参加世界大赛。这是直接针对国乒富裕人员球员大量到海外效力,制定的限制政策。同年,京市奥运会前夕,威尔逊又主导将乒乓球拍的粘合剂从传统的有机胶水改为无机胶水,使球拍的弹性减小、球速减慢、旋转减弱、回合增多。
去年,又正式宣布伦敦奥运会每个协会参加男、女单打项目的人数由3人缩减到2人、男双女双纳入团体赛、混双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单打比赛调整到团体赛之前。这几项举措中,最后一项比赛顺序的变革最狠。对于国乒来说,男女队各三名队员中,都有两人要兼顾单打比赛,让国乒先“内战”,而后再打团体,这招心理攻防玩得溜。
没想到伦敦奥运会还没到,新的改革又冒出来了。威尔逊总是隔三差五琢磨些有的没的,国乒早就习以为常,乒乓球的新改革其实也早有风声,只不过这是威尔逊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起罢了。
“有时候,我就感慨,作为这一代队员,和威尔逊生在同一时代是个悲剧,他扼杀了太多天才球员。”李国伦向来不满国际乒联的各种改革,“你越改革,越逼着中国队进步,跟其他协会的差距也就越拉越大。”
“我们赢多了,大家觉得没人跟你玩。输了呢,你们看看去年世乒赛,女队输了,施指导是怎么过的?女队怎么过的?”
“美国那么多优势项目,他们也没让过我们啊。中国足球一直上不去,我们也没说不玩啊。”
改革?可以,中国队也支持,但前提是好好的改,做到真正有益于这个项目的改。
国足一直垫底,不还是一直在踢?那换一下,难道国乒强势,其他协会就不玩了吗?玩不起?非得靠各种针对性的限制?
李国伦没直接评价威尔逊的新想法,但言外之意吧,懂得都懂,官方具体怎么回应还要等回国后开会讨论。
经过前后一周鏖战,国乒在五条战线战无不胜:男单钟承翊,女单陆筝,男双冯戎/袁辛,女双罗晓溪/邓琳,混双甄俊/叶子。
不仅冠军,连亚军也被国乒全部收入囊中,决赛全都是德比之战。
预料之中的结果。
在荷兰的夜色中,5月15日晚上七点的钟声敲响,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内灯火辉煌,一场庆功宴正等待着国乒队。从比赛馆回到酒店的运动员们匆匆整理行装,换上礼服,急匆匆地赶场。
陆筝呆坐在房间的床上,夺冠的喜悦似乎还未能完全渗透进她的心灵深处,那份荣耀如同悬挂在天边的彩虹,美丽却遥不可及,让她有些恍惚。
13岁的她,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充满了稚嫩和不解,突然之间,她就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这一切来得太快,太不真实。
方穗禾换好礼服后察觉到了陆筝的异样,她轻轻放下手中的衣服,走到陆筝身边坐下,像往常一样摸了摸她的头:“怎么了?是不是太累了?还是哪里不舒服?”
不久前的赛后采访,陆筝被一大堆记者围在中间。从前林立骅一直站在几步开外的距离守着她,这回稳稳站在她身后,帮她拦掉了不少尖锐的提问,但短短十五分钟的采访还是让陆筝觉得身心俱疲。
方穗禾以为陆筝还没缓过来。
陆筝转过头,对上方穗禾关心的视线,张了张嘴,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最终,她鼓起勇气缓缓开口:“小禾姐,我……我还觉得这一切好不真实。我好像还在赛场上,还在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而紧张。而且,我赢了你,我心里……有点矛盾,既开心又难过……有些闷闷的。”
她的声音逐渐变小,仿佛被心中的情感所淹没。她觉得自己像是站在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前方是未知的荣耀和挑战,而身后则是与方穗禾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经历。其实不止方穗禾,她击败的每一个队友,都成为了她内心的负担。
也许之前这种感觉还没那么强烈,她可以一股脑儿闭着眼往前冲,只想着能冲多远算多远,能走一步算一步,可当她捧起吉·盖斯特杯时,喜悦的劲头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愧疚感。
她不禁回想起赛场上的每一个瞬间,每一次与队友的交锋,每一次超越,都仿佛是在踩着队友的梦想往上爬。
这是世乒赛,与之前的公开赛和队内赛不可同日而语,对她很重要,对她们也很重要。
奖杯在灯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但这份光芒在她眼中却无比沉重。
听到陆筝的话,方穗禾笑了,笑得那么温柔,那么包容:“筝筝,记住,在赛场上,我们是对手,但赛场下,我们永远是最亲密的朋友。你的胜利也是我们所有人的骄傲。你并没有踩着任何人的梦想往上爬,而是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为自己,也为我们的队伍赢得了这份荣耀。”
她明白,陆筝的这份愧疚感,是每一个在竞技体育中取得成功的运动员都可能经历的,更别说陆筝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心思敏感又纯粹。
“可是——”陆筝还想说什么,却被方穗禾打断,她轻轻握住陆筝的手,语重心长,“真正的胜利者,不仅要有赢得比赛的决心和勇气,更要有面对内心愧疚和不安的坦诚与坚强。你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赢得了我们的尊重。现在,你需要做的,是放下心中的负担,享受这份属于你的荣耀。”
陆筝抬起头,看着方穗禾那双充满鼓励的眼睛,心中渐渐涌起一股力量。
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是林立骅来通知她们准备出发了。
陆筝挽住方穗禾的臂弯一起站起身,脸上洋溢着坚定的笑容:“我们走吧!今晚,是属于我们大家的庆功宴。”
“嗯!”方穗禾也笑着回应,但她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而复杂的情绪。在陆筝挽着她走向门口的那一刻,她的思绪悄然飘回了比赛结束后的那一刻。
作为队里的老将,方穗禾早已习惯了赛场上的胜负起伏,但每一次失败,即便是如她这般经历过无数次大赛的选手,心中也难免会有波澜。当裁判宣布陆筝获胜的那一刻,她的心里确实有过难以言喻的失落,那是一种对自我期待的未能完全实现的遗憾,也是对年轻后辈迅速崛起的感慨。
然而,这份情绪并没有在她心中停留太久。方穗禾深知,竞技体育的残酷与美丽并存,它教会了她如何面对失败,如何从挫折中汲取力量。在短暂的失落之后,她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像雨后的天空,很快便放晴。
回想起自己刚进入国家队时的青涩与懵懂,再到如今成为队中的主力之一,方穗禾深知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泪水。她见证了许多年轻选手的成长,也亲历了老将们的退役与传承。在这样的背景下,陆筝的崛起,对她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激励。
她记得自己曾经也是那个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渴望胜利的少女,也曾因为一次失败而夜不能寐,影响最大的那次失败还持续影响了她一整年的状态,但正是这些经历,让她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力量,如何在失败中看到希望。如今,她愿意成为陆筝的引路人,用自己的经验去引导她,帮助她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像曾经那些帮助过她的前辈一样。
因此,当陆筝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愧疚时,方穗禾能够以一种平和而坚定的态度去安慰她,因为她知道,这些情绪是每个运动员成长道路上必经的阶段,是蜕壳时的阵痛。
随着陆筝打开房门的声音响起,方穗禾的思绪被拉回到现实,她微笑着与陆筝并肩走出房间,追赶前方不远处的林立骅。
酒店门口,当汪华走上停泊在一旁的大巴车,一眼扫过车内,只见男队员们一个个正襟危坐,手里拿着领带,满含期待,活像一群等待救援的孩子。这一幕,与他多次在类似场合下见到的情景如出一辙,让他不禁哭笑不得。
他停下脚步,双手扶在车门上:“各位大爷,别总逮着我一个人薅啊。”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却也满含团队间的亲密无间。
话音刚落,车内顿时响起了一阵欢快的笑声,连女队员也被逗乐了。
冯励先开口打趣道:“汪大师,您这手艺,我们可学不来,领带在您手里就像活了一样,还是得靠您啊!”
教练组和领队还没上车,汪华自然而然地成了大家的“救星”。
他逐一走到每位队员身边,耐心地帮他们打领带,调整松紧度,嘴里还不忘开着轻松的小玩笑。
“你这领带差点儿就把自己给勒成艺术品了,以后别试了,等我吧。”
“你是不是怕系的不够紧,比赛的劲头都用在这儿了?”
而在这一切欢声笑语之中,钟承翊坐在靠窗的位置,显得格外安静。他的目光穿过车窗看着过往的行人,眼神中却并无焦距,显然心中有事。坐在他身旁的冯戎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臂:“有事?”
钟承翊微微侧头,就在这时,陆筝和方穗禾上车了,眼尖的甄俊立刻喊了起来:“诶诶诶陆筝来了!”
一时间车上所有人都把视线投了过去。
陆筝的一只脚刚踩在金属阶梯上,另一只脚还在悬空着,被这突如其来的注视弄得一愣,顿在原地。
“啊?”
请记住,筝筝是典型的双鱼座,纠结,爱脑补,多愁善感,还有很多很多,对别人的事分析的头头是道,轮到自己头上就当局者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5章 愧疚感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