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北风 ...

  •   在许昌城内韬晦了几月,司马懿做了曹仁幕下宾客。每日衣食无忧。
      荀彧安排他于偏府居住。时日一长,竟生出几丝深闺怨妇的情绪。他烦躁不安。
      说不清为何流连这许昌城。只是那日,与那人一见,他刀一样的眼神直刺进心里去。可从那之后,他没有再来探他。他也不愿去将军府上。
      况且他贵为司空,也无须特意见一个小小幕宾。
      而那郭奉孝也正如荀彧所言,若为女子,定是一代佳人。只是……只是从他第一眼,便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恨意,生生扎根心底。
      心乱如麻,食不知味。
      索性远游襄阳。

      拉了匹良马,直奔隆中而去。时值秋季,山上翠竹却依旧鲜嫩欲滴。云烟缭绕,倒真像个人间仙境。
      竹林深处几间草庐,踏过门前木桥,溪水渐次辗转滚过竹制的水车叶片。他上前去轻叩柴门。
      门裂开一条缝,一个小童探出头来。还未等他开口便道,我家先生出门远游去了,不知何时归来,还请先生改日再来。
      口气熟稔得如同说过成千上万次。司马懿也不搭理他,径直往院子里闯。
      孔明!他高呼。仲达来探你了。
      身后小童恼怒地追着。我家先生昨日出游洞庭不在家中,先生怎地如此无礼。
      司马懿回眸一笑。我知那洞庭湖地界近期是秋雨季节,孔明若是去游,蓑衣怎会还挂在廊下?
      直说得小童张口结舌,愣在原地。
      门帘掀起,不是别人,正是那罪魁祸首却还笑得一脸无辜的孔明。
      他一拜,说仲达莫要怪罪,这小童是新近来此,故而不识得贤兄。
      他便也赔笑。我说怎地十分面生。
      想了想,还是决定不生气。

      沏了茶。促膝而坐。
      听闻仲达最近在曹军高就,你不在家好生呆着,怎想起跑到许昌去了?
      司马懿只得从头道来。诸葛亮听了笑得险些没钻到案台底下。
      想不到仲达竟为一男子远涉山水,果然品味不同于常人,小弟甚是佩服……
      司马懿又羞又恼,在他笑得满地打滚之前将他扯起来。孔明休得胡言,我也是被流言诓了去,否则怎会费这等工夫。
      如今兄盘桓许昌,可有意要投效曹操?
      我并无此意。不过当个小小幕宾,混个温饱。我只爱美人与美酒,才不愿去侍奉什么君主。倒是孔明你,为何至今还在待价而沽?
      与其侍奉庸主,不如高卧隆中来得自在。我闲云散鹤惯了。只盼能常常这样与兄谋一醉。
      既是一醉,为何不用酒招待?
      实不相瞒,小弟宿醉方醒,故而告知小童将宾客拦在门外。今日就委屈仲达陪我喝茶了。
      甚好,甚好……

      茶滤了三道,入口仍有涩味。他在袅袅上升的水蒸气中竟有了几分醉意。
      心情是几月来前所未有的平静。
      诸葛亮仍在滤茶,他认认真真地加水,沏盖。神情庄重得像进行什么仪式。一缕发丝从鬓角那里飞出来,贴在白皙的面容上。司马懿忍不住伸手去拨。
      他也不躲,只是那发丝甚为顽固,不断自耳边滑落。
      拨了几回,到底是放弃了。诸葛亮微微一笑,递过一杯清茶,顺手拾起案边羽扇。天边有些阴沉的色泽。凉意上涌,他望着那片灰云,不知在想什么。
      良久。
      只怕天下没有我主。
      茶忽然变得苦涩无比。司马懿呛得咳嗽起来。
      孔明你……他不知说什么才好,索性先咳嗽一番。咳完了之后,仍是哑口无言。
      沉吟许久,方言,我以为你全无出山之意。
      大丈夫怀抱满腔热血,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只是吕望虽有,却没有周公。孔明轻摇羽扇,叹息。
      到底还是无法免俗。这个人,未免也太猖狂。一会儿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一会儿又说自己是吕望张良。他他他,司马懿哭笑不得。
      仲达你,难道就甘愿这样逍遥世外?
      是。司马懿倒是回答得斩钉截铁。我一爱美人,二爱美酒。除此之外,便是与孔明你谈笑这茅庐中。若是孔明你一日不出山,仲达我也就一日当个逍遥散仙。来来,且与我满饮一盅。
      孔明微笑,不再多言。两个人像模像样地以茶代酒干起杯来。

      方才进门时,见园中新辟一方土地。孔明真是好兴致,在这山中独享田园之乐。
      上次元直给我带了些芍药种子。这茅庐四周只有梅花,若是有些艳丽的色彩也别有情趣。
      司马懿就起身从窗户拼命往园子里望,想看看这些平凡无奇的绿苗究竟能开出怎样的奇葩。
      诸葛亮把他重新按回坐席上,又塞一杯茶给他。
      如今不是芍药花期。仲达若是想看,明年春日再来隆中与我一起赏花如何?
      若如此,到时你可得用美酒好生招待……与我痛饮千杯啊……

      一回许昌,得知曹操征张绣去了。城内郭嘉荀彧留守。
      司马懿乐得随意出入将军府,名义上替荀彧处理些政事,实际上是乱翻曹操书房里的东西。特别是案台上的豹纹镇纸,时常拿起来爱不释手地摆弄一番。
      荀彧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他惹不出大乱子就行。况且在政事,有时还要请教他的意见。果真如人所言,此人虽放浪形骸,却才学不俗。无论何种繁琐的政务,都能在谈笑间被他轻松解决。
      只是大部分时候他要么夜不归宿留恋花街柳巷,要么就是喝得烂醉高卧不起。这已经足以使荀彧头痛,更有个神不守舍的郭嘉。自从曹操出征后,他终日心不在焉,往往是一连喊他几声也听不见,只是靠在廊下望着宛城方向出神。荀彧知他是担心远方战事,恨不得望穿秋水直望向那烽烟弥漫的沙场。
      此番出征,曹操拦下郭嘉,执意不让他随军。
      奉孝体弱。淯水风寒……还是与文若一同留在许昌为好。
      那天曹军漫天的旗帜起行得浩浩荡荡,尘土飞扬。荀彧与郭嘉并肩站在城楼上。
      隆冬时节,滴水成冰。
      他去拉郭嘉的手,那手竟也同这寒冷的冬日没有半点暖意。
      再看脸,只是苍白。
      他只得安慰他。有典韦将军护驾,主公定然无恙。
      只是不知此番胜算几何。我闻张绣手下有一谋士,“文和乱武”的贾诩。此人计谋甚毒,那张绣又对他言听计从,只怕将军会中他毒计……
      他不做声了。
      过了些日子,他开始成日轻咳。荀彧想怕是那日在城楼上受了风寒,托人送了些姜茶和川贝过去。
      相比之下司马懿要省心的多,无论他晃悠到何处,终究是在他眼皮底下。况且他喝多了也只是呼呼大睡,并不会惹是生非。
      只是这两个人一个漫不经心,一个魂不守舍。弄得他荀彧终日操劳,生怕上次出征徐州时被吕布偷袭后方的事又会重演。况新近迁都,人心不稳,更有外乱。
      郭嘉整日绕着许昌城视察城防。宽大的青衫在风里飘动如出征飞扬的旗帜。荀彧时常觉得他似乎要被猎猎北风吹走。平白无故就添了几丝担忧。
      这样过了许多时日,大军终于回城。
      司马懿攒在来迎的人群当中,没有看见那匹大宛驹,也没见曹操的身影。
      倒是远远望见一辆马车,车帘拉得密不透风,悄声无息地滑进许昌城门。
      出征时耀武扬威的旗帜早已残破不堪。军士们的脸上战火熏燎的痕迹混杂着疲惫。
      他看了一会儿,已心如明镜。转身便走。

      将军府。
      荀彧眼看着于禁和夏侯惇将曹操从马车里抬下来。
      曹操仰面躺着,意识却很清醒。眼眸仍如刀一样凌厉。
      护着担架进到内室,一时间,他不知所措。
      荀令君,之前已让军医看过,毒已止住。只是箭伤难愈,又怕箭毒攻心,怕是要静养些时日。不如再传个医官看看。
      应当。应当……夏侯将军……他将夏侯惇拉到一旁。宛城战事如何?
      后者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为难神色。荀彧环视四周。不见典韦将军身影。有典韦将军随军护驾,为何还让主公伤重至此?
      张绣先是投降献城,而后依贾诩之计,命胡车儿盗走典韦将军双戟,夜袭我军营寨。典韦将军他……为保护主公已战死沙场……
      心下一惊。
      既已献城,为何又起兵造反?难道献城是假意?
      夏侯惇眉毛都快拧到一处,似有什么难言之隐。他将荀彧拉得更远,直到前来探望的文武谁也听不见两人的谈话。才小声说,荀令君,此事切莫乱言哪。张绣献城之后,主公那天一高兴,就多喝了几杯,竟把张绣的小伯母召来侍寝。张绣不堪其辱,所以才造的反。
      不想典韦将军竟为一红颜而丧命……叹息间,一抹青色掠过。荀彧惊觉郭嘉立在廊下不远。他急忙上前。
      郭嘉却转身立走,荀彧觉得他的背影有些摇晃,好像四周正有强劲的北风。
      奉孝……他上前欲拉住他,想着又会有冰冷的触感。
      一碰,竟是如烈火般滚烫。他松开手。奉孝,你……
      郭嘉回头。
      荀彧这才注意到他脸上燃烧着两团病态的嫣红。有一瞬间,他觉得他在笑。有种凄绝的意味。
      然后他就倒在了地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