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二十五章 群英会(下) ...
诸葛亮觉得周瑜今晚和往常很不一样。
起初听说江北蒋干到此,料想不过曹操遣来的说客。他毫无兴趣,直至听说是周瑜故交,他才生了念头要去瞧一瞧,看周郎如何与之周旋。顺便窥探是否有合适的时机,能够使他产生些许动摇。
公瑾,你白璧无瑕太过完美,我偏要当你眼中钉肉中刺,成为你巧谋划策中一丝败笔。
这暗自较量的倔劲,还是与当初在隆中那般只增不减。回想当初过江,无非是来连吴抗曹,给自家主公挣得喘息之机。若果真破曹,还可从中坐收渔利,荆襄五郡,益州,然后——可图中原,一切必将按部就班顺理成章地发展下去。少年壮志得酬,他便能重返茅庐归隐山林。
现在却仿佛变成专程过来与周瑜较劲。
他稍微自我反省了一下,然后继续气颐神闲作壁上观,将那人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如猎鹰高高盘旋于空窥探猎物。
今夜周瑜看起来形容憔悴。
按说周郎才貌双全盛名在外,也正是建功立业报效家国的好年华,为何初见便觉得他周身透出迟暮之气,仿佛三军前指点兵马英姿飒爽不过画皮一副,他一直不解。周瑜马不停蹄与众将推杯换盏,净是与蒋干叙些年少旧情,诸葛亮在席下听得腻歪无比,知那人无非惺惺作态,好让蒋干知难而退莫要错打劝降他的主意。或许还别有所图。他于指尖把玩着漆箸,垂下眼皮,同窗契交少年故友么……
心中掠过一个身影。
各为其主,他就连在兄长面前都说不得三分真话。昔日交情再深,也成今朝虚情假意。世态炎凉,不若薄情寡义,倒也落得一身轻松。
更何况,那夜赴许昌辞了他,不是从此便将那扇门扉掩了,再不作他想。用漆筷点了碗中美酒,啜吸一番,自笑得心无旁骛。
周瑜确是看着憔悴了,借着帐中灯火,衬出眼下阴影格外明显,不过或许只是这人长睫投下的一圈扇形。饮至夜深半酣,他自起舞剑——他从来不知,江东周郎一代儒将,竟也舞得一手好剑。
那剑时而似彩蝶戏春,时而如行云流水,翩翩舞得银光四溢。舞剑之人明眸花颜,也在大帐烛火下逐渐模糊起来。
他凭什么一副忧从中来无断绝的悲戚神情。想他周瑜风流占尽,他所没有的,他早就尽数拥有,盛名,才气,佳人,知己。为何偏生透出英雄迟暮的悲凉气息。他与他的斗智方要开始,他志在必得,简直全副心思都扑了上去。可今晚周瑜只一心宴饮,除了他刚出现时他瞥过几眼,之后依旧谈笑自若,完全视他为空气。
或许在周瑜眼中,他顶多算是横生枝节的插曲。这人终究雅量高致,自是不会与他过多计较——前些日,周瑜的失态,此时仿若梦境并不真实。忽然就觉得自己所施无非雕虫小技,倒显得锱铢必究太狭隘。周瑜纵使一时失态,还是能够在各方面压他一头,完全有资本不将他放在眼里。
分析得太透彻,反觉得索然无味了。也罢,今夜是周瑜的舞台,他就低调退场权且当回顺民吧。
席已散,他却无法入眠,于江边久久踱步。
周瑜好像真的醉了。
意识却分外清醒。到此时,将士们都各自散去,独剩蒋干与他,却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携手进了私帐,他继续装着烂醉,呕吐狼藉一塌糊涂,左右侍从忙着端茶送水,洗漱完毕,他草草裹了被褥径直睡去。水到渠成,接下来就看造化是否弄人。
蒋干卧在外侧另一头,足对着足。周瑜闭眼佯作熟睡,一瞬间产生某种错觉,很久以前也曾如此与另一人同榻而眠。那时他的温度也像这样隔着衣履慢慢爬上来,将他包裹缭绕。他每每心猿意马,全不似孙策倒头就鼻息如雷,五雷轰顶也轰不醒。
蒋干自然睡不安稳,他也不能真睡。无法入睡的两人各怀心事,直到军中打了二更,才感到身旁人才终于有了动静。赶忙将眼皮紧闭,鼾声打得再响亮些。屋内残灯尚明,悉悉索索翻弄竹简的声音,似乎是在翻阅他案台上的书信。
居然如此顺利。他闷在被褥里,觉得额上沁了细密的汗珠,他事先将伪造的书信放得格外隐秘,还别有用心露出一角。谁想蒋干全不怀疑,径直揣入怀中就开始翻看其他书信。
果然高估了对手。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地,装作梦呓,装作惊醒,装作江北有人到此。还要故意放大声音让那个假寐的人听清。
然后回帐,假意唤一声子翼又推数下,只是不应。他窃笑,装睡的功夫还真是炉火纯青。接下来,便是和衣继续假眠,只等那人自行偷潜逃走,带着那封假信,好叫江北蔡瑁张允人头落地。
确认蒋干已走了。他才施施然从榻上起身,装睡装了足有两个时辰,周身骨头酸软无力。
披衣,又起身取箫。今夜将有两条人命因他周瑜一谋冤死刀下。千般万种情绪争相上涌。不妨去江边吹箫,好略微纾解心中烦闷。
月明星疏,江面如镜。微风徐徐,撩拨得岸边芦苇随风摇曳。玉箫轻横,一曲折杨柳,婉转如诉,溢满了这风月之夜。
古来以少胜多从不是有神兵天降,而是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伯符,你可看到,公瑾为破曹军连故人都拿来算计。人皆言周郎面冷心冷。自你亡后,什么情谊都寡淡了,再也不放在心头。
男儿有泪不轻弹,他难得也做起小儿女态来了。
偏在此刻有不速客至,于身后低声唤他,都督。
酝酿好的伤感情绪顿时荡然无存。他恼怒,觉得平白无故被人打搅了与孙策谈心。
回过头去,那人于十步开外站定,并不上前,月华笼身,半身却没于阴影中,显得神色明灭不定。
他辨认了一会儿才认出是孔明,不知他来了多久,又在他身后站了多久——默不做声地就窥去他的心事。然后又挂出一贯的无赖面庞来调笑他。必是如此。
诸葛亮却没有。他只是站在那里,像是专程寻他到此。
都督!见他不应,他又唤一声,加重语调。在月色静谧的四下显得分外刺耳。
回头的瞬间周瑜惊讶了,因为此人脸上竟罕有地浮现一种柔和温暖的神色,是被箫声感染了么,还是于月光下产生的错觉。听过他箫声之人无不叹息太悲凉,还有些许人妄自猜度他忧国忧民感怀伤逝,殊不知这折杨柳,是他年少时于舒城做得,感念的是少年无拘无束的欢乐时光。若真悲凉,也只是因为物是人非而产生的惆怅罢了。
见他如此,周瑜一时拿捏不准该摆出何种表情应付。于是面无表情,等待他先开口。两个人就这么在月色下空站着,清风从中缓缓回旋而过。
然后诸葛亮似乎才想起来自己该是什么样子,无赖周正的笑又跑了出来。亮特来恭喜都督。蔡张二人一除,江东无患矣,破曹指日可待。
郑重将手笼在一处,他长揖,还是挂着那种若有似无看透一切的笑意。
他果然是来挑衅的,他来,无非是告诉自己。你串通江东上下,唯独瞒我孔明,我却能轻松看破你计,不怕你嫉贤妒能,也杀不得我。这人无非是从子敬处又套了些话去,生怕他不动怒。周瑜长长纾了口气。怎么了,难倒自己还有什么期待。
偏不想接他话茬。
孔明,我听过你抚琴。
诸葛亮诧异地眨眨眼,似乎没想到话题忽然转变。但是周瑜不给他反应时间,自顾自地说下去。
琴是好琴,曲是好曲,只是那曲,既不是抒发少年壮志,也不像诉说柔情似水。孔明,你心中,是否也有难以忘却的往事呢?
不知为何忽然就与他说到这些。
或许趁着今夜清风明月,大可坦然承认,眼前这人还是十分懂他,虽然是以他并不欣赏的方式。或许不过是酒饮得有些过量,也口无遮拦起来了。这些话堵于心中,就想对谁一吐为快,面前此人虽然时常欠扁,难得竟是他的知音。
月下周瑜依旧面如寒玉,却带一抹酡红旖旎,风流无限。周郎之美,人尽皆知,但怕只有他见得此刻这般颜色。他——初见便给他不轻不重的下马威,从来都是斜着眼看他不爽,与他针锋相对,三番五次想要杀了他,连杀了他还要杀得冠冕堂皇令他口服心服。骄傲如他,何曾展露此番软弱神情。
诸葛亮觉得自己,就在这一刻,悲哀地,输掉了。
怪只怪周瑜太有心计,今夜月色太好,他眼角眉稍都似恨,悲凉笑意,向他示弱,将他心中千般凌厉都化作绕指柔。还来暗示于他,我听过你抚琴,你是否也有难忘的往事呢?你没有,我有……年少的憧憬,过江后的明争暗斗,还有那股始终萦绕于心无法言明的倔劲,都在此刻零零落落地,崩溃了。
他明以为有分有寸,十拿九稳,却在这一刻无端惶惑起来。
似被某种心思蛊惑,他一步一步,缓慢坚定地,向周瑜逼近过去。等他发现他离得太近,已经迟了。手极为自然地揽过他的腰,他的举动过于突兀,以至于周瑜一时没能做出反应,只是愣愣地,看着他。
四目相对,近在咫尺。他周身的酒香在空气间弥漫开来,酒未醉人,心先醉了。
公瑾。
第一次,郑重其事地,想要这样呼唤他。
怀中人似乎僵了一下,他不管不顾,唇毫无预兆地覆了上去。
于是这是初稿,还会修上几回。这两只太麻烦太纠结了,亲一个还要这么多铺垫是要闹哪样~
本来我想写成孔明君那一吻自身还存有疑虑,不知是爱司马还是爱都督,但是仔细想想还是不要这么纠结了,毕竟我之前说过他已经把对司马的感情门扉永远关上了,至于都督死后还开不开就是之后的事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群英会(下)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