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九章城市生态管理(二) ...

  •   有机集成原则。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面对的不是一张白纸,不能完全凭主观想象来勾画和创造全新的东西,而必须面对现有城市,以既有的城市作为基础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发展。城市的历史、文脉、建筑、社会、文化是维持城市生命力的土壤,必须把它们作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维护、保持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和发展。
      重点性原则。生态城市虽然是个综合性很强的概念,但生态城市规划不可能包罗万象,其重点应放在那些必须由政府来做的事情上,着力做好生态城市的空间形态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的发展。
      为推动城市生态建设必须采取以下措施:①
      通过合理的生态手段,为城市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提供安全的人居环境、安全的水源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保障人体健康。
      城市规划应以人而不是以车为本。扭转城市土地“摊大饼”式蔓延的趋势。通过区域城乡生态规划等各种有效措施使耕地流失最小化。
      确定生态敏感地区和区域生命支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明确应开展生态恢复的自然和农业地区。
      在城市设计中大力倡导节能、使用可更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物质的循环再生。
      将城市建成以安全步行和非机动交通为主的,并具有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公共交通体系的生态城市。中止对汽车的补贴,增加对汽车燃料使用和私人汽车的税收,并将其收入用于生态城市建设项目和公共交通。
      为企业的生态城市建设和旧城的生态改造项目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激励手段。向违背生态城市建设原则的活动,如排放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的行为征税;制定和强化有关优惠政策,以鼓励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投资。
      为优化环境和恢复生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和再培训计划,加强生态城市的能力建设,开发生态适用型的地方性技术,鼓励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城市设计、管理和生态恢复工作,增强生态意识。扶持社区生态城市建设的示范项目。
      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专门机构,制定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该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如交通、能源、水和土地管理部门等)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推动相关项目和计划的实施。
      倡导和推进国家间、城市间和社区间的合作,加强生态城市建设领域正反两方面经验的交流以及资源的相互支持,促进在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和示范活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