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1、第三章—21—(3) ...
-
21(3)
那段时间,老六那本计算机课程教材成了他的必备品。书的里边被他画得乱七八糟的,我是看不懂他标注的都是些什么东西。老六每天从寝室到专教,再从专教到寝室,这本书被他夹来夹去。白天弄不清的问题,晚上就逮住谁问谁。睡觉前也要看上几眼,虽然这几眼看得颇有抢时间的意思。
老六识认英文的速度才明显加快,是在他同小黑鞋“分手”以后。老六在专教里待的时间越久,对计算机教材的厌恶程度,也在慢慢地降低。虽然老六偶尔仍会弄出笑话,但相比于从前已经好了许多。老六放弃了要学会字母组合在一起时的单词读说,却强硬地按顺序背下来单词里的字母。再去对应单词的意思,反反复复,艰难地达到了能看懂单词的程度。好像这样的情况,被称为“哑巴英语”。但我们那时的英语,又有几个不是哑巴英语。老六,蛮厉害的!
请教别人的时候多了,老六有时候会拿俄文教材来教教我们,这更像是为了找点儿心理上的平衡。我们真不会,甚至不知道俄文字母发音时舌头该放在哪儿。那个“急了赶蛋”的颤音,我更加不能理解,根本就没法读。老六读俄文时,一会儿“si-ba”“o-qin”的,一会又“pia-ji,pia-ji”的,感觉俄文比英语更难。我们一致认为学俄语的老六很高大上,我们服了。他挺高兴的,就不再教我们了。
老六的计算机英文好些了,然后,他就有时间和老三一起去打开水了。可以很轻松地打四壶开水,俩人在来回的路上还能聊上几句,省着寂寞孤单。再说了,这一个寝室也不能总是一口开水都没的喝。
虽然在生活的过程中,总会有许多短暂的不如意,它们不停地与现实之间相互苟且着,影响了我们的心态。但还是要相信生活中的那些美好,总会在我们的坚持或者改变中不期而遇。
我的风华正茂留在了哪里,我就会时常想起那里。虽然我不确定别人是怎么想的,最起码我是这样的想的。想起,是遵从我内心的感受而来的。时常的想起,与当年发生的好事或者坏事没有多大关系。即便是哪些当年看上去是令人不舒服的事情,放到现在却似乎有别样的意义。现在能以莞尔一笑的态度,对待那些打着不羁青春烙印的往事。
离开学校多年以后的一天,我去过我们曾经上课的二教。没有什么原因,就是想进二教里边看看。看看曾经的317,看看三楼的阶梯教室。那天317上着锁。它与走廊之间的窗子太高了,我在走廊里一下一下地蹦着,也看不到里面是什么样子的。阶梯教室,仍然像我们上学时那样开放着。当我站在阶教的门口放眼望去,每个位置对应的桌面上,几乎都堆着一些书和一些练习卷。
我是带着徘徊的心境,走进原来那么熟悉阶梯教室的。几乎是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好不容易找了个空位置坐下。前边的那几名学生,还回头看了看我。他们是好奇,我到底是什么人。我既不像老师,更不像学生。我多想还是当年的那个学生,坐在那儿,我能想起我的室友。也不知道老六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