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4、第三章—20—(2) ...
-
20(2)
食堂里满是潮乎乎的空气。门帘刚被掀开,湿气就扑面而来。这些湿气好像还能钻进衣服的里边,连身上都觉得是潮乎乎的了。眼镜一下子就结了一层厚厚的水汽,迷蒙得什么都看不清,尽是些黑影和留白。
虽然看不清,却听得清。食堂窗口卖饭的师傅,在给先来的同学打饭了。打饭的大舀子碰到学生的饭缸时,发出一连串的叮叮当当声音,像极了嘈杂的菜市场。
小吴家和其他几家小吃部,正门是开向食堂与主操场之间甬道上的。朝着食堂里面,也开着有玻璃隔断的窗口。每次到了饭点儿,都能看见小吴她姑姑戴着厨师帽,站在玻璃隔断后边。她向走到她家小吃部,徘徊在玻璃窗前的学生们介绍饭菜。
小吃部既卖现炒的菜,也卖炒好了装在铁托盘里的份儿菜。小吃部炒的肉菜,要比食堂的菜肉多很多肉,但价格几乎贵了一倍。能经常去小吃部吃饭的,都是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同学。我和老三老六很少去,他们仨随意。
小吃部玻璃窗与食堂打饭窗口之间,是食堂的就餐大厅了。十几张圆形的大桌子,带着历史的厚重感。橙黄色的桌面,逆着打饭窗口上亮子投进来的光,像是铺在炕上的绸缎褥子没有铺平似的。桌面大概有很长时间没有换过了,边沿已经裸露出碎碎糟糟的木槎。可能是因为太大了不容易换,也可能是这玩意看起来大气。在这儿吃放,要是让不明就里的人看见。他们一定以为我们每天吃的饭菜,都是饕餮的满汉全席什么的。可惜啊!我们只是人手一个饭缸。
每张大餐桌子,标配着八个与桌子连在一起的独脚铁凳。独脚凳子与桌子下边的铁架子之间,由两根铁管子连着,带着可以活动的关节。独脚凳子的立杆上,也有两个活动的关节。四个点,四个活动的关节。设计独脚凳的师傅,一定是数学老师教的几何,充分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这样独脚凳子,就可收可放了。
每次食堂师傅搞卫生时,这些独脚凳子都会被收起来。八个收起来的凳子,围在了大桌子的周围。立着的大半个凳子面超过了桌子面,那样子像极了莲花宝座。不过,还是有些缺憾的。独脚凳面是圆形的,如果设计成莲花瓣那种略尖的形状,再画上点颜色就更好了。
有的大桌子会少一两个凳子面,只剩下还没倒出功夫拆掉的,那根连在桌子上的铁棍。不过,好像是也不想拆,但也不想再加上面去。就搁那放着,他们的意思,就是意思意思得了。少了凳子的桌面,看起来像是莲花宝座有了豁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