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第三章—12—(1) ...

  •   12(1)

      教我们社会学的老教授快六十岁了。第一次看见他走进教室时,他的浑身上下仿佛都写着圆润两个字。五短身材、团脸谢顶,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人造革包油亮亮的。脚步既缓且重,走得四平八稳。

      本来老教授看上去,哪哪都是吉祥如意发福生财的样子,但却连个微笑都不肯给我们。从教室门口走到讲台,他都没转头看一眼在下边坐着的学生。先是持重地从包里拿出社会学书,平放在讲台正中间。再从包里拿出眼镜盒,取出来眼镜戴上。把包放到讲台的左上角,坐下来就开始讲课了。

      我们茫然互望,期待中的开场白哪去了?从小到大,我认识的每一位老师都有开场白来着。他们上第一节课之前,最起码会简单地说一下自己姓什么。更复杂一点儿的,再说说对下边坐着的学生有什么样的要求。

      今天到我们社会学老教授这儿,怎么都给省去了?难道以前我们见到的都是繁文缛节,不值得提倡,是必须摒弃的陋习?没想到,我上大学的第一节课就接受到如此不同的理念。教授与教师之间,还真就不一样啊!这不是名称上的不同,是概念上的距离。

      不过,以社会学这门功课所学到的知识来分析。社会学老教授是想让我们明白,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级的那个“自我价值实现”是多么重要。

      以我们已经被冠以的大学生名号来看,显然已经不需要前面四个层次的需求了。教授和我们都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不可以在低级需求中浪费时间。老教授是来讲课的,不是来讲客套的。如是之故,其直奔教材。

      我们算是社会学老教授的关门弟子。但门关不关得上,还要看老教授退休之后,还收不收徒弟了。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我们是他在学校教书时的关门弟子。如果关门弟子也有先后的话,那我们是老教授的先关门弟子。而老教授退休后,再收的徒弟是后关门弟子。想想还是挺有意思的,老教授家的房子该是二层风门才行。每一层门的后边都站着一些学生,都是关门弟子。

      别人会认为,这关门弟子不关门弟子的,其实没有什么讨论的意义和价值。但我却不这么认为,这是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个方面。既然是关门弟子,就该有关门弟子的样子。关门弟子能学到的,兴许是老教授的看家本领。

      虽然教授所教的知识,未必能顺利地进到我们的心里,并在记忆里生根发芽。但提上一嘴显然是有必要的,这本身就是价值。

      我们这群或许是先关门弟子,或许是关门弟子中,老八是社会学成绩最好的那个。算了,不想再提关门弟子这茬了。说着太累,太绕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