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二章—10—(1) ...
-
10(1)
上大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军训。但我们那时的军训,同现在大学生的军训,还是有些不同的。现在的军训,学生们穿的都是迷彩服,绿色的胶鞋,看上去真像正在受训的士兵。而我们那时穿的是校服和旅游鞋,这让我觉得多少还差点儿意思。
教官是“老虎团”的士官。他扛着肩章的上,有一宽一窄两个“飞廉”。在肩章的中间,有相互架着的两支枪,还搭配着五角星的图案。我是后来才知道的,当年能干到我们教官这个级别的陆军士官,已经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了。教官是河南人。他老家在河南省某个地级市下边的一个县的偏远农村。他大概更能体会到士兵转士官的不易吧!
军训一开始,我们教官就荣升我们“十六排”的“排长”。当他面对我们这群还处在憧憬大学的美好,尚未经过缓冲期,头脑发热的年轻人时,他总是微笑着。虽然教官在部队已经有些年头了,但他普通话的发音还是有些不准。夹杂着浓重河南腔的军事口令,总让我们觉得有点儿怪怪的。
刚开始,我有点听不懂他喊出的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等口令。我们队列里就出现了,有的人已经在做动作了,而有的人还在傻傻地笑,站着不动。好在口令的个数并不多,熟悉几次,也就能慢慢反应过来了。但每次听到他的发音,还是有点想笑。虽然我知道这很不礼貌,但就是很难控制。
我们都不明白,怎么可能还会有人不会说普通话呢!显然,这是我们的孤陋寡闻了。其实教官也挺不好意思的,他看上去有些自责。面对错误频频的学生,他总是报以宽容且腼腆的微笑。大概经过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吧!口令还是那样的口令,我们不想笑了,我们放弃了抵抗。
军事科目中比较难的,要数那个“一步一动”了。做动作时,要一只脚绷直脚面地踢出去,另一只脚要牢牢地站稳。一只胳膊向后斜着伸直,一只胳膊弯曲着摆在胸前。有点像走路时,前脚还没落地时的样子。但比走路的要求多,要抬头挺胸收腹平视前方。
要是停在那里一瞬间,还算是容易的。但要是停顿在这个姿势上,坚持十几二十秒就有些难度了。尤其是对于我们寝的老二来说,这个动作比蜀道更难。
老二的一只脚只在空中停了四五秒钟,身体就开始不停地左摇右摆了。摇晃中,靠了左边的同学一下。咬牙控制着身体,却又过头了,又靠在了右边同学身体上一下。要不是因为老二的脚丫子,前后的长度比横向长些,估计老二能转着圈儿倒。老二那条因为要控制身体摆动而死死内扣着的胳膊,看起来十分不正常。像是隔壁的“吴老二”,也像是小脑发育不良的后遗症。每次训练完这个动作,他都会长出一口气,说上几句《蜀道难》来缓解一下。动作对老二来说是蜀道,但老二总不及诗中那些猿猱轻灵,竟管结果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