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二章—9 ...
-
9
脑海中记忆的那些陈年旧事,就像是一个池子中蓄满的水。是主动也好,不小心也好。只要把池子弄出了一道口子,原本只想着放出一些水。但口子一旦开了,再想关上时,就成了挺困难的事情。那些陈年旧事,刚开始时是模糊轮廓,后来细节渐渐变得清晰了。它们喷涌着冲出了那道口子的边沿儿,一下子就浸湿了现在的生活。
闲暇午后的时光。回忆旧事,如同悠然地品着的一杯清茶。翠绿色的茶叶在淡绿色的茶水里,或沉或悬或浮。那些微小细碎的旧事,越发的多了,越发清晰了,也越发清新甘冽了。
我所读的大学,名气不算大,放在当年还好。但要是按现在的标准来看,她的地位更像是一种陪衬地存在着。我的大学生活更不是繁花似锦的,其中还有那么多的尴尬与无奈。虽然有些目标,是同学们争着抢着也要达到的。但对我来说,它们更像是一种无所谓。得之不喜,失之亦不惧!
我只是喜欢我经历的,那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这样或那样的小事儿。它们成了我随时可待的追忆,勾勒出我与别人不一样的人生曲线。它们就像是雨后天空中出现虹,它们七彩艳丽。
在我还没有上大学前,我其实对大学存在着许多美好的幻想。意气风发,思想自由,行动果敢,是我脑海中大学生的形象。当然了,这些都是来自电影或电视剧。现实中的大学生,偶尔在身边也会出现一两个。那些从我们小县城考出去的大学生,即便是回到老家,我们也是很少能见到的。
我在电影里,见过更早些年代的大学生。他们都穿着绿色或蓝色的布衣裤,脚上穿着解放牌胶鞋,斜跨着军用书包,胸前别着校徽。偶尔有穿白花裙子的女生,那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了。
到了我们上大学的那个年代,戴校徽已经不流行了。谁要是戴个校徽出门,可能就会有人怀疑,这个学生是凭什么考上大学的。最起码,我会有这样的疑问。
在我们教学楼里进进出出,一般以校服或面孔来区分。要么穿校服,要么面孔熟。不然,门卫就会喊住,问找谁。现在呢,好像只有中小学生才穿校服。进了大学,每个人似乎都要体现一下个性,体现一下张扬的青春。而早些年代被视为荣耀的校徽,已经属于藏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