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1、第三章—23—(6) ...
-
23(6)
我们也不可能把程序写得太小,那样的话,还没等到计算机来执行命令。命令就卡在了中间,计算机就像个傻子似的停在那里。灰黑色的显示屏幕上,一个小横杠的白条,在那里跳啊跳的,不知道要去哪儿了。唉!沮丧之情难以言表,又是白干的一次。要想完成作业,还要去计算机房上机。
碟这个词儿,我感觉是非常形象的。这让我想到了那些餐具,比如:小勺、碟子、大调羹、盘子和大海碗什么的。渐渐地,随着我们学会的东西越来越多了,这种碟的容量就相当于“小勺”了,根本盛不下程序运行的全部字节。
时髦是与时俱进的。老师又为我们介绍另外一种大容量的盘。只要还想学学计算机课程,又要去买那种带着“写保护”的磁盘。它大小有六七公分的样子,正方形的。六个磁盘装在一个透明的硬塑料盒子里。这款磁盘的能力强些,算是餐具里的“大调羹”吧!不过,要比那种简单点儿的磁碟贵上许多。
虽然说,进入机房必须买纯棉鞋套,那要花十块钱。但是,鞋套毕竟是没啥消耗的。只要上机时穿在脚上,老师是不会管脚套底下是不是漏的。鞋套要是脏了那就洗洗,不过多费点洗衣粉罢了。没洗衣粉,用自来水冲着洗一下也行。但磁碟和磁盘不行,即便是已经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似的爱护着它们。它们仍会说甩脸子就甩脸子,仍会想死给谁看就死给谁看。
每次我把视若珍宝的磁盘,塞进主机上的狭窄缝隙时,我都会为磁盘的命运担忧。怕它们出来的时候,被计算机的光驱伤得满是划痕。要是那样了它就只能变成垃圾,我又得买新的磁盘。每次机箱把磁盘吐出来时,悬着的心仿佛才能落下。还要马上检查一下磁盘,没有划痕,才真正地长舒一口气。
那种纠错能力很强的光驱,是十多年后才有的。我车载的光碟,可以拿来铲落在风挡玻璃上的鸟屎。光碟记录数据的银色那面都像花脸猫了,塞进光驱,仍然可以播放着看。只是到深划痕时,会发出“滋啦”一声卡顿一下而已。也没听谁说,划花的碟片伤到了光驱,或者光驱把碟片搞废了。
我大学时代的286计算机不行,我们所使用的磁盘也不行。如果塞进286主机的磁盘上划痕太多,不单单不能读取上边的数据,还可能伤到计算机的光驱。这是老师说的,我又不是搞计算机的,我不知道能不能伤到光驱。计算机精明着呢,它每次吃的都得是细粮。有一点儿粗拉的粮食,它都会叫唤或者装死。我们的磁盘死得要说冤枉也行,要说不冤也说的过去。但最直接的罪魁祸首,就是那些286计算机。当磁盘在计算机里运行时,只要一听到“刺啦刺啦”的声音。那么,这张磁盘基本算是嗝屁了。286太狠了,对待磁盘就像对待敌人那样冷酷无情。我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才买来的磁盘,很快就被它弄得伤痕累累。再也读不出什么内容,在计算机上写的程序也读不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