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揭露 ...

  •   年后,一切又回到了平静的模样。
      宋院士办公室门前,时不时有大腹便便的人敲门拜访,宋浩成照样隔三岔五出现在宋组发的文章的一作排名上,甚至在国家级奖学金的评定中几次三番位列前茅。

      余乐人这边,则是用了三四年时间才把自己当时想做的结果了个大概。

      “也算是把自己博后阶段的工作收尾了,句号圆不圆满再说。”余乐人拿着卷尺量空间,随口道。
      最近有一比经费要到期,他也想添置些仪器,免得学生做起实验来要去平台,和整个学院的人争着用一些基础仪器。

      就是感觉,空间不够用啊。
      四十平的小实验室,想放些仪器没地方放。还要预留出做实验和堆放实验耗材的地方。

      到时候学生多了,没地方放。
      真是让人头疼。

      余乐人摇摇头:“不知道学校建的新大楼什么时候能投入使用。”

      共事三年多,林清寒从这没有上下文的一句话中读懂了他的意思。
      帮着挪了下旁边的纸箱后,他心里大逆不道想到:地盘嘛,把宋院士弄走就好。

      理由都是现成的。
      什么学术不端、卖弄人情、草菅人命……

      不过想归想,某些事情总需要时间来发酵。

      *
      转眼间,又是一年夏。
      伴随着学界对于宋院士组某个成果的质疑,一篇Science公然戳破了这一学术圈最大谎言。

      “重磅!A大基础医学余乐人组揭示:XX干细胞并不存在,YY蛋白才是创伤下恢复主导者。”

      “science背靠背:B大生命科学院发文,时空转录组学揭示,XX干细胞标志物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消亡和转变。”

      “科学:火了十几年的成体XX干细胞,竟然只是人为数据?关键的XX细胞表面标志物,只在胚胎发育时期表达。”

      “20年前嫌弃的XX干细胞,燃起人们对于成体细胞的诱导分化潜能性的希望,新闻媒体大肆报道通过XX干细胞,实现体外器官培育。如今却发现,这仅是一场骗局……”

      公众号的报道引发舆论热潮。

      各大校内论坛和知乎、小红书、微博等平台上,关于XX干细胞的讨论都达到了上万次的浏览量。

      无他,科研界的瓜,往往与大量研究生的身家性命挂钩。
      轻者发不出文章,重者连性命都要被献祭,成为导师祭旗的人牲。

      “师兄课题做的这个,我两年都没重复出来,老师一直说是我能力不行。别人都能做出来,为什么只有我做不出来……”

      “跟着师姐做这个课题,看着她从一个社会主义好青年,变成做实验前必求神拜佛跳大神。”

      “做不出来真的做不出来,我剖了几千只C57了,培养原代细胞,没有一次成功过。我还以为是我取材的手法问题。”

      “可是这个领域pubmed上一搜,都有1000+文献了……”

      “课题就是这个,今年要毕业,做不出来,想自杀。”

      “假作真时真亦假,你品,你细品。”

      “阿弥陀佛。贫僧自出家以来,以为早以忘却当年做实验的时候,现在才发现,未曾放下。”

      “前面的,真的假的,不是段子吧。”

      “之前年夜饭的时候,和我导谈起这个,他当时脸上,讳莫如深。”

      “考古发现,之前有人质疑,但是没被重视。现在这两篇science,直接把东西摆到明面上了。”

      “我记得,当时奠定这个研究领域的,是宋院士……”

      “哪个宋院士?”

      “还能有哪个,A大基础医学院的宋卫国。”

      “看来现在连院士团队的文章也不能信啊。”

      “楼上真相了。发文章都喜欢弄同行评议,说不定哪个期刊的编辑就是他的学生呢?不要把学术界想得太干净了。”

      “弱弱地说一句,不是所有的发文章都有关系因素在的。有些期刊会给大牛留版面,每年固定邀稿。”

      “……六个点,表明我的心情。”

      “虽然早就对学术界的成果的真实性有心理准备,但没想到,这个瓜这么大。”

      “前两年是不是爆出来过,宋院士组的众多文章,‘图片误用’?”

      “正在找这条评论呢!我当时看到了,还关注了一阵,但宋组好像没有全部回应。”

      “精彩,太精彩了。”

      ……

      网上沸反盈天,网友不嫌事大,在个大平台@宋院士,希望他出面回应。

      A大相关管理老师也坐不住了,纷纷前往。

      “宋院,我们还是相信您的,要不您把情况说明一下。网上的舆论,放着不管会影响学校形象啊。”

      “宋老师,情况紧急,得赶快处理啊。”

      “学校这边的意思是,尽快公关。”

      ……

      与此同时,学院的行政老师在办公室里踱步,短短一天,他肉眼可见的疲惫了不少,地上散落了不少被他扣下来的头发。

      早不爆出来晚不爆出来,偏偏在他还有十几年才能退休的时候。今年的业绩又要没了。

      这种情况,只能祈祷别的事情能压过这件事的热度了。
      本来可以用学院再发一篇主刊作为噱头的。

      但那篇主刊好巧不巧,正是揭露宋院士的!
      真是让人头大!

      只希望宋院士能够给个合理的说法。

      *
      与宋院士组和学院行政部门的焦灼心情不同,林清寒和余乐人这边很是轻松。

      何晴和孙浩在两年前毕业了,都拿到了自己满意的offer。
      因为组里这些年都有发高分的文章,学院那边也奖励了几个博士名额,现在他们组的规模也有十几号人了。

      这篇主刊正式见刊起,余乐人就收到了不少学术会议的参会邀请。比之发的第一篇主刊,数量更多,规模更大。

      此前,余乐人也有带课题组的大家参加过国内的会议。

      一般情况下,是学生当学术蝗虫,把茶歇小蛋糕一扫而空。

      不过在他们组,情况却是大弟子林清寒翻阅会议日程册子,把感兴趣的报告重点圈出来,等大牛结束汇报,抓住交流的机会挤到面前,以提问混脸熟,期待合作或是别的角度的建议;而本该坐在前排的余乐人,却和师弟师妹们凑到一块,在茶歇点心的学生堆中抢食。

      而后演变为林清寒硬拉着余乐人在大佬间穿梭,歇了某人到试剂商的展位去抽奖的心思。

      看着在大佬堆中浑然不落下乘的青年,林清寒表示,这不是social得挺好的吗?怎么偏要他在后面推一把呢?

      “真的没有参会动力啊,又是PPT又是要应酬的。”余乐人一想到那些恭维来恭维去的嘴脸,就觉得浑身都不得劲。

      林清寒非常自然地接过鼠标,把邮箱收件箱的页面往下滑。

      中文里夹杂着英文。
      有学校相关行政事务的,也有类似擎科引物合成的广告。
      余乐人的邮箱等,对林清寒并不设防。

      最终,鼠标的指针被操控停留在了一封外文邮件上,翻译过来是,第X界世界免疫与代谢大会。

      余乐人的目光一直跟随光标,此刻一骨碌从老板椅上坐正:“你想参加这个?”

      林清寒:“是的。我想去看看,同行们对于代谢与免疫两者之间的看法。”

      初夏,他穿着一身简单的白T,清瘦的身形被从窗户外照进来的阳光描上朦胧的金边。

      余乐人挑眉:“我好像看到了明星。”

      林清寒:“?”
      往身侧窗外看了眼,没人啊。

      余乐人摇头,嘴角噙着笑意。
      是一颗学术界冉冉升起的明星。

      林清寒也被这抹笑感染,道:“那我做汇报。”

      这下,余乐人可以心安理得地躺平了。
      “那好呀。”

      林清寒无奈摇头,对余乐人这种咸鱼做派一点也不意外。

      两人随口聊了几句课题相关的事情,话音一转,余乐人提到了隔壁组。

      “宋院这几天估计忙得不可开交,我看他头上的地中海范围都扩大了些。”

      “这两天应该会有个定论了。”

      “我觉得他可能会说,就像牛顿定律,微观层面原子和分子的行为不能完全适用,有时候还要引入量子力学,但你能说牛顿定律是错的吗?不能。宏观与围观的界限,导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完全否定某一方。”

      “但生命科学不会涉及某个蛋白质分子在组织间的热运动。”

      师徒两人相视一笑。

      “看来宋院组的某些人要受处分喽,”余乐人摊摊手,有模有样,“毕竟管理的人多了,力有不逮。”

      林清寒点头:“这些年他们以X干细胞为主题,发了不少文章。”

      这场学术界的惊天大骗局,需要“罪人”来承接大家的怨气。
      而这个罪人,不会是宋院士自己。

      当然,林清寒心中并没有多少唏嘘之感。
      不管怎样,被推出来的人也是既得利益者,基金、职称都已经拿到手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揭露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