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6、第 76 章 ...

  •   距离那场血色兵变已过去月余。覆盖京城的初雪,洗刷了宫墙砖缝间最后一丝暗褐,却洗不去深植于这座皇城骨髓里的沉重与肃杀。冬日的阳光带着几分惨淡的清冷,洒在覆着薄雪、被清扫得纤尘不染的汉白玉广场上。

      太和殿,这座象征着帝国至高权力的金銮宝殿,在雪后初晴的天空下,金瓦熠熠生辉,飞檐斗拱如同沉默的巨兽,俯瞰着下方整齐肃立、如同彩绘木偶般的文武百官。他们身着崭新的朝服,按品阶高低排列,神情肃穆,眼神复杂。空气中弥漫着沉水香清冷的气息,以及一种名为“改朝换代”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感。

      沉重的礼乐声起,庄严肃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太和殿那扇缓缓开启的、镶嵌着九九八十一颗金钉的巨大殿门。

      李玄翊出现了。

      他一身崭新的、以玄黑为底、金线绣就五爪金龙的十二章纹衮服。宽大的袍袖和繁复的纹饰,巧妙地遮掩了他依旧未愈、行动间仍显僵硬的伤势。他的脸色依旧带着大病初愈的苍白,下颌线条紧绷,薄唇紧抿。然而,那双深邃的眼眸,此刻却如同淬炼过的寒星,锐利、冰冷、深不见底,蕴含着无上的威严和一种不容置疑的掌控力。他一步步踏出殿门,踏着猩红的地毯,走向那象征着九五至尊的盘龙御座。步伐沉稳,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所有人的心坎上。

      在他身后半步,是同样身着亲王蟒袍、但神色恭谨的少言、少武。这对双生亲卫,如同最坚固的磐石,是新帝手中最锋利的剑与盾。

      礼乐声达到高潮。李玄翊在御座前转身,面向广场上黑压压的臣工。他并未立刻坐下,只是站在那里,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虽静默,却散发着割裂天地的气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轰然响起,声浪在宫墙间回荡,惊起飞檐上几只寒鸦。

      李玄翊微微抬手,动作幅度不大,却带着掌控一切的威仪。声浪戛然而止,广场上死寂一片,只剩下寒风掠过旗帜的猎猎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礼部尚书手持明黄诏书,声音洪亮地宣读,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朕以凉德,嗣守鸿基。仰惟皇考大行皇帝付托之重,兢兢业业,罔敢怠荒。然奸佞窃柄,构陷忠良,祸乱朝纲,几倾社稷。皇四子玄翊,天姿英睿,仁孝性成,奉天靖难,诛元恶于宫阙,拯神器于危殆……兹乃天心所属,神器攸归。谨于今日,祗告天地、宗庙、社稷,即皇帝位!改元——承平!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承平”二字落下,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也昭示着新帝对终结动荡、承续太平的期许。然而,广场上每一个经历过月前那场血腥巨变的人,都深知这“承平”二字背后,浸染了多少人的鲜血。

      “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贺之声再次响彻云霄。

      李玄翊终于缓缓落座于那冰冷的、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御座之上。他的目光扫过下方匍匐的群臣,如同鹰隼巡视领地。那一刻,他不再是自幼在刀尖上舔血一心要复仇的儿子,他不再是那个在诏狱中受尽酷刑的亲王,不再是那个为妻女安危忧心如焚的丈夫,他只是这万里江山的帝王——承平帝,李玄翊。

      皇后册封大典,并未在太和殿举行,而是移驾至更为庄重、象征宗法传承的奉先殿太庙主殿前广场。气氛比登基大典少了几分金戈铁马的肃杀,多了几分凝重与期许。

      虞听晚来了。

      她并未乘坐凤辇,而是在秋月和几位尚宫嬷嬷的陪同下,一步步,踏着清扫干净的积雪,走向那神圣的殿前广场。她身上,是一身正红色、以金线彩绣百鸟朝凤、云霞翟纹的皇后祎衣。厚重的礼服层层叠叠,庄重华美至极,衬得她愈发身姿挺拔,气质沉凝。乌黑的长发被精心梳成高耸的凌云髻,簪着九尾点翠金凤钗,凤口衔下的明珠流苏垂落额际,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并非这身象征天下女子至尊的华服,而是她怀中——那个被包裹在明黄色绣龙襁褓里、正睁着一双乌溜溜大眼睛好奇张望的小小婴孩——李昭阳。

      抱着婴儿接受皇后册封!这在大宣朝开国以来,闻所未闻!礼部的官员们事先得知时,几乎惊掉了下巴,试图以“于礼不合”、“有损皇家威仪”为由劝阻,却被新帝一句冰冷的“朕的皇后与公主,生死与共,荣辱同当,有何不合?”给顶了回去。

      此刻,当虞听晚抱着昭阳出现在众人视线中时,所有质疑的目光都化作了无声的震撼。她脸色依旧有些苍白,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哀伤,但她的眼神,却异常明亮而坚定。那是一种历经劫难、破茧重生后的沉静力量。她怀抱着女儿,每一步都走得极其沉稳,仿佛抱着整个世界的重量,也抱着对未来最深的守护。

      高台之上,身着衮冕的李玄翊早已等候。当看到虞听晚抱着昭阳出现的那一刻,他冰冷如霜的眼底,终于泛起一丝真实的暖意和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愫。愧疚、怜惜、庆幸,还有那深植于骨血的爱意,交织在一起。

      礼乐再起,庄重悠扬。

      掌礼太监高声唱喏:“宣——册封皇后诏书——!”
      内侍总管展开明黄诏书,声音洪亮:
      “咨尔虞氏,秉性柔嘉,持躬淑慎。温恭懋著,珩璜有则。辅佐朕躬,克尽敬戒。于危难之际,持节守义,贞烈可风。诞育皇嗣,功在社稷。是用仰承慈命此处指新帝自己,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尔其祗承景命,善保厥躬。化被蘩苹,益表徽音之嗣。荣昭玺绂,永期繁祉之绥。钦哉——!”

      诏书中对她在随州的陪伴、在京城为夫鸣冤的壮举、诞育皇嗣的功劳给予了极高的肯定,字字句句,皆是新帝的维护与情深。

      虞听晚抱着昭阳,在青萝的搀扶下,依照礼制,缓缓跪拜接旨。动作优雅而庄重,怀中熟睡的昭阳似乎感受到了仪式的肃穆,竟也异常安静。

      “授——皇后册宝——!”
      尚宝监女官恭敬地托着金盘上前。盘中,是纯金打造的皇后册书宝玺,以及象征着皇后权威的九凤金印和玉宝。

      李玄翊亲自从御座上走了下来!这个举动,再次让群臣心头剧震!帝王亲自下阶授册宝,这是何等的恩宠与破例!

      他走到虞听晚面前,高大的身影笼罩着她。他伸出手,并未直接拿起册宝,而是先极其轻柔地、用指腹碰了碰襁褓中女儿柔软的脸颊。昭阳似乎认出了父亲的气息,咧开没牙的小嘴,发出咿呀的轻哼声“爹”。

      这一幕,让台下许多臣子都忍不住动容。铁血帝王心底那唯一的柔软,在此刻展露无遗。

      李玄翊这才拿起那方沉甸甸的金册,郑重地放入虞听晚早已伸出、托着女儿襁褓的手上。他的指尖,不可避免地触碰到她微凉的手背。两人目光交汇,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有相濡以沫的深情,更有对未来的无尽责任与守护。

      “听晚,”李玄翊的声音压得很低,只有近前的几人能听见,不再是帝王的威严,而是属于丈夫的承诺,“从今往后,朕与你,共守这江山,共护昭阳。”

      虞听晚眼中泛起泪光,用力地点了点头,将金册和怀中的女儿一起抱得更紧。

      接着,玉宝金印也一一授予。

      礼毕。
      虞听晚抱着昭阳,在李玄翊的亲自搀扶下,缓缓起身,面向广场上黑压压的臣工。

      “臣等——恭贺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之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对这位以非常之姿登上后位的女子的敬畏与认可。

      虞听晚抱着女儿,站在帝国权力的最巅峰,身旁是她的帝王夫君。阳光穿过薄云,洒在她们身上,在覆着新雪的汉白玉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那身正红的祎衣如同燃烧的火焰,怀中明黄的襁褓象征着希望。然而,脚下冰冷的石阶,身后肃穆的奉先殿,以及广场上那些或敬畏、或复杂、或隐藏着未知心思的目光,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看似无上的荣光背后,是更深的宫阙,更复杂的朝局,与永无止息的风波。

      新帝登基,新后册封。大宣朝翻开了名为“承平”的新篇章。但这篇章的开端,由血与火铸就,也注定要在权力与亲情的钢丝上,艰难前行。李玄翊与虞听晚的手紧紧相握,目光交汇,彼此眼中都映着对方的身影,也映着怀中那个懵懂无知、却承载着帝国未来的小小生命——昭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