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7、第 57 章 ...


  •   裴行之赴京赶考后,偌大的宅邸仿佛瞬间抽走了主心骨,显出几分空旷的寂寥。好在,他并非全然撒手离去,秦嬷嬷如同定海神针般留了下来。她鬓发已染霜华,眼神却依旧温煦而锐利,将内宅打理得井井有条,那份沉稳的慈爱,让初为人妇又初怀身孕的虞听晚,心头有了实实在在的倚靠。

      没过几日,府里又添了一张新面孔——少武。他身形精悍如松,步履沉稳无声,眼神锐利似鹰,一身短打干净利落,行走间带着习武之人特有的警觉与力量。虞听晚初见时便觉得他与少言眉眼间有几分说不出的相似,只是气质迥异:少言温润谦和如春水,少武则更像一把未出鞘的寒刃,沉静却蓄势待发。

      秦嬷嬷见虞听晚面露疑惑,便笑着牵过她的手,温言道:“听晚好眼力。少武正是少言嫡亲的兄长,先前在外头替行之办些要紧事。如今行之远在京城,最牵挂的便是你和腹中的孩子,特意调了他回来,往后就由他专司护卫你娘俩的周全,老婆子我也能更安心些。”

      得知这层兄弟关系,虞听晚心头微暖。裴行之虽远在千里之外,却事事为她思虑周全,连护卫都用了最心腹的亲信兄弟,这份无声的体贴让她倍觉安心。

      腹中的小生命一日日茁壮,虞听晚的心思也愈发柔软地缠绕其上。她开始学着缝制柔软的小衣,对着窗外的日光想象孩儿的模样。是像他父亲那般俊朗沉稳,还是肖似自己?会是个活泼好动的小皮猴,还是安静乖巧的玉娃娃?每每思及此,一种混合着甜蜜与庄重的期待便充盈心间。她翻看医书,请教秦嬷嬷育儿的种种细节,甚至拉着父亲虞叶麟讨论孩子的小名。这位疼女儿入骨的虞老爷,如今升级做外公在即,更是将虞听晚捧在手心,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连带着对秦嬷嬷这位“亲家”也是敬重有加。虞听晚就在父亲慈爱的目光和秦嬷嬷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被妥帖地呵护着,那份初为人母的忐忑,渐渐被浓烈的期待所覆盖。

      在这份宁静而充满期盼的等待中,裴行之的信,便是连接南北、驱散思念的唯一鹊桥。每隔十日,驿马必定会准时送来一封盖着京城火漆印的信函。展开那熟悉的字迹,仿佛能嗅到他身上清冽的气息。信中,他细细描绘着京城的种种:会试临近的紧张氛围、同窗学子的切磋论道、京华烟云里的奇闻轶事、甚至偶然尝到的某道点心让他想起了家乡的味道……事无巨细,娓娓道来,如同在她耳边低语。

      他从不言考场艰辛,字里行间却总能窥见那份沉甸甸的压力,以及对家中妻儿刻骨的思念。

      虞听晚每每收到信,总要先抚着微隆的小腹,轻声念给腹中的孩儿听,仿佛这样,远在京城的父亲也参与了这无声的陪伴。她将信读了又读,然后珍重地收进枕边的檀木匣里。父亲虞叶麟也常会关切地问起信的内容,听到女婿在京安好,备考顺利,便捻须含笑,眼中是对女婿高中的殷切期望。

      秦嬷嬷则会在旁默默添上一盏温热的安胎汤,目光慈和地掠过虞听晚的腹部,那眼神里,交织着对孩子降生的无限憧憬,以及对自家公子金榜题名的深深祈愿。

      在这座被呵护得温暖而安宁的宅院里,时光在虞听晚的针线里、在秦嬷嬷的汤羹中、在虞叶麟的关切下静静流淌。所有人的心,都牵挂着同一个方向——京城。期盼着那金榜题名的捷报,如同期盼着新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共同构成了这个春天里,最温柔也最炽热的守望。

      ---

      京城的捷报是裹着三月的春风,由八百里加急的驿马一路踏破烟尘送抵随州的。当那风尘仆仆的驿卒高举着盖有礼部鲜红大印的喜报,几乎是跌撞着冲进虞府大门,嘶哑着嗓子高喊“捷报!贵府裴老爷讳行之,高中丙戌科会试第一名会元!”时,整个府邸仿佛被投入滚烫油锅的水滴,瞬间沸腾了!

      “中了?第一名?!会元!” 正在庭院中指挥小厮修剪花木的管家老钱,手中的剪子“哐当”一声掉在地上,他愣了足有三息,随即猛地一拍大腿,狂喜地跳了起来,“天爷!是头名!头名会元!快!快去禀报夫人!禀报亲家老爷!禀报亲家奶奶!”

      消息像长了翅膀的火苗,顷刻间燃遍了府中每一个角落。

      正房内,虞听晚刚由秦嬷嬷陪着,在窗边做着柔软的针线,给未出世的孩子缝制一顶小巧的虎头帽。她神情专注而温柔,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当那一声石破天惊的“会元”喊声穿透窗棂,清晰地落入耳中时,虞听晚手中的针猛地一滞,指尖传来轻微的刺痛也浑然不觉。她霍然抬起头,清澈的眸子里先是难以置信的茫然,随即,巨大的、几乎要将她淹没的狂喜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冲垮了所有的堤防。

      “母亲!您听见了吗?行之…行之他中了!是头名!会元!” 她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带着难以置信的哭腔。巨大的喜悦让她下意识地想站起来,却被眼疾手快的秦嬷嬷一把轻轻按住。

      “哎哟我的听晚!当心身子!” 秦嬷嬷的声音同样在发颤,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此刻布满了前所未有的红晕,眼角的皱纹都因极致的喜悦而舒展开来,她紧紧握着虞听晚的手,老泪纵横,声音哽咽着,“听见了!我听见了!天大的喜事!天大的喜事啊!行之…行之他…他中了头名会元!祖宗保佑!裴家列祖列宗显灵了!” 她激动得语无伦次。

      几乎在同时,虞叶麟也得了消息,从主院疾步奔来。这位素来沉稳的乡绅老爷,此刻满面红光,脚步都有些踉跄,人还未到,洪亮激动的声音已经传了进来:“晚儿!晚儿!大喜!天大的喜事啊!行之中了!会试头名会元!解元公!我们虞家的好女婿是解元公了!” 他冲进屋子,看着激动得泪流满面的女儿和同样喜极而泣的秦嬷嬷,自己也忍不住老泪纵横,连连拍手,“好!好!好!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我虞叶麟这辈子,值了!” 他看向女儿隆起的小腹,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双喜临门!这是真正的双喜临门啊!我的好外孙,你爹爹给你挣了个天大的彩头回来!”

      府里早已是一片欢腾海洋。仆人们奔走相告,个个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狂喜。

      一直如同影子般沉默守护在廊下的少武,那张刚毅的脸上也罕见地露出了极其灿烂的笑容,他猛地一抱拳,对着京城的方向,单膝点地,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声音洪亮如钟:“恭喜公子爷!贺喜公子爷!” 这份忠诚与敬仰,溢于言表。

      狂喜的浪潮稍稍平复,虞听晚被父亲和秦嬷嬷小心翼翼地扶着坐下,她一手抚着剧烈起伏的胸口,一手温柔地覆在小腹上,泪水却怎么也止不住,那是喜悦的甘泉。“宝宝,你听见了吗?你爹爹…你爹爹他是会元了!是天下读书人里的魁首!” 她对着腹中的孩子轻声呢喃,声音里充满了无上的骄傲和柔情。这一刻,对裴行之高中的期盼和对孩子降生的期待,两种巨大的幸福完美地交融在一起,化作了心底最甜蜜的琼浆。

      秦嬷嬷一边抹着泪,一边迭声吩咐:“快!快开中门!准备香案!给祖宗上香!给报喜的官差厚厚的封红!全府上下,这个月例钱加倍!让厨房立刻备下最好的席面,今儿个咱们府上要好好庆贺,不醉不归!” 她的声音中气十足,带着当家主母般的威严和不容置疑的喜悦,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一切。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很快在虞府大门外炸响,噼啪作响,震动着整个随州城,将这份天大的喜讯和虞府上下如火山喷发般的狂喜,宣告给所有人知道。金色的纸屑如同喜庆的雨点纷纷扬扬落下,映照着每一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庞。府内府外,欢声笑语、道贺之声此起彼伏,汇成了一曲最动人的凯歌。裴行之的名字,连同“会元”这个无上荣耀的头衔,在随州城的每一个角落被传颂着,而虞府,则沉浸在巨大的幸福和前所未有的荣光之中,共同期盼着那位新科会元郎的荣耀归来,以及,那个即将在双喜临门中降生的珍贵生命。

      会试夺魁的狂喜余韵尚未散尽,随州城的上空,又被一道更耀眼、更令人心神震颤的惊雷炸响——殿试金榜题名,裴行之高中状元!独占鳌头,御笔钦点!

      这一次,报喜的锣鼓声几乎要把虞府的门槛踏破。礼部官员身着吉服,满面红光,亲自将明黄圣旨和象征无上荣光的状元及第匾额送入府中。整个随州城彻底沸腾了,万人空巷,争睹新科状元郎故里的风采。街头巷尾,茶楼酒肆,无人不在谈论裴行之这个名字,无人不惊叹这随州百年未有的文曲星下凡。

      虞府之内,早已是欢腾的海洋,但比起上次会元喜报时的狂放,这次更多了几分庄重的荣耀和不敢置信的晕眩。状元!那可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巅峰!是真正的“天子门生”!

      虞叶麟接到圣旨时,双手抖得几乎捧不住那明黄的卷轴,他激动得老泪纵横,对着京城的方向连连作揖:“皇恩浩荡!皇恩浩荡啊!晚儿!亲家母!你们听见了吗?行之…行之他是状元!是状元公了!” 他红光满面,仿佛瞬间年轻了十岁,只觉得虞家祖坟上冒出的青烟直冲霄汉,这份荣光,足以庇佑家族百年。

      秦嬷嬷更是激动得几乎要厥过去。她由小丫鬟搀扶着,对着圣旨和匾额“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咚咚咚地磕了三个响头,哭得泣不成声,嘴里反复念叨着:“列祖列宗啊!行之…行之他给裴家挣来了天大的脸面!状元!是状元啊!我…我就是此刻闭眼,也值了!值了!” 她那份发自肺腑的、超越了主仆、近乎母性的骄傲与狂喜,让在场所有人无不动容。

      府中上下,无论主仆,皆与有荣焉,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无法抑制的自豪。廊下的少武,依旧站得笔直如松,但紧握的拳头和微微发亮的眼神,泄露了他内心的澎湃激荡。他望向京城的方向,眼神里充满了对公子爷无上的敬服。

      紧接着传来的消息,更是让众人又惊又喜——裴行之被天子钦点,并未循例入翰林院,而是直接授官,出任大理寺评事!这消息一出,虞叶麟先是一愣,随即抚掌大笑:“好!好!大理寺好啊!掌刑狱重典,乃天子近臣,实打实的要职!行之这是简在帝心,前程不可限量!比那清贵的翰林编修更务实,更显圣眷!”

      秦嬷嬷也连连点头,她虽不太懂官场门道,但听到是“天子近臣”、“掌刑狱重典”,便知这是极受信任的重用,心中更是为裴行之欢喜。

      在这满府荣耀与喧嚣中,虞听晚抚着已经高高隆起、圆润如球的肚子,脸上的笑容温柔而满足,带着一丝初为人母的圣洁光辉。巨大的喜悦过后,她心中更多的是对远在京城的丈夫的深深思念与骄傲。她的肚子越来越大,行动也日渐不便,但每日最安心的时刻,便是午后或黄昏,坐在窗边铺了厚厚软垫的躺椅上,沐浴着暖阳或晚霞。

      这时,她总会轻轻拍抚着肚皮,用最温柔、最充满爱意的声音,对着腹中那个活泼好动的小家伙低语:
      “宝宝,你听见外面的鞭炮声和锣鼓声了吗?那是给你爹爹贺喜呢。你爹爹呀,他可真厉害,是天底下最最厉害的读书人,中了状元,是头一名呢!”

      “今天你奶奶说,你爹爹当官啦,是大理寺的大官,专门为皇上分忧,替百姓伸冤的。你爹爹他从小就聪明又正直,这个官儿啊,正适合他。”

      “宝宝,你爹爹在京城一定也很想我们。你要乖哦,再等等,等你爹爹忙完了,就会快马加鞭回来看我们娘俩了。到时候,让他亲口告诉你,京城有多大,宫殿有多高,还有他骑在马上,簪花游街有多威风……”

      “娘亲的乖宝,你爹爹这么厉害,咱们也不能落后,是不是?你要健健康康的,到时候让爹爹看看,他的孩儿有多可爱……”

      她的声音轻柔得像羽毛拂过心尖,带着无尽的柔情与期盼。腹中的孩子似乎能感受到母亲的喜悦和思念,时常会调皮地踢腾几下,仿佛在回应。虞听晚便笑着,更轻柔地抚摸着那鼓起的小包,满心满眼都是即将到来的新生命,以及对那个远在京城、光芒万丈的夫君的无限眷恋与自豪。这方小小的天地里,充满了静谧而巨大的幸福,仿佛外面的所有喧嚣荣耀,最终都化作了她与腹中孩儿共享的、关于那位状元郎父亲的甜蜜絮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