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跟踪 ...


  •   绿衣来十里阁有些日子了,却没怎么见过赵隐枝出门。

      赵隐枝日子过的很规律,晨起舞剑,白日算账看书,晚上去操持着宴席。且即便再晚的席面、再浓的酒气,她也依旧能天亮准时起床,雷打不动地在院子里舞剑。
      绿衣自觉是个勤奋的,不然也不会脱颖而出当了许多年的花魁,还成了教头,但是瞧见赵隐枝夜半吐了两次,次日还是闻鸡起舞的模样,她倒有些被同行的努力“吓”到了的震撼。

      赵隐枝已经被人包了下来,和赵晓弗一样不需要固定表演待客,她还是如此地努力,倒是让绿衣有些不明白。
      实话实说,绿衣从前也是个官家女儿,过过十二年的养尊处优日子,若非家里获罪、生活所迫,她大约是做不到“勤奋”的。同样的,她也这样以为身边的人,毕竟谁愿意放着安生日子不过去干这些勾当。如今瞧着这样好学的“同僚”,绿衣实是被绕糊涂了。

      赵隐枝平日话不多,觥筹交错间又像是个天生的行首,白日晚上简直两幅面孔。只是无论白日晚上,与她多聊几句总是舒坦的,但又觉着有些空荡荡。
      好似在这短暂的欢笑中,眼前人已经将你看透,而你却对她一无所知。

      绿衣也不例外。但她到底见惯了许多人,真心假意对于她实在没什么要紧。她只是受人之命看着赵隐枝,探查她到底是否有不臣之心。

      透着半撑着的窗子,绿衣瞧着院子里枫叶落满,灰白的石桌石凳被称的像是玉石一般素净,赵隐枝正对着本什么书犯难,时不时缓慢地摆弄着长剑。
      这原本是日常了,绿衣瞧着也习惯了,微风下打了个哈欠,便拨弄着桌上的香炉,只余余光瞄着窗外。

      摄政王妃想要她监控赵隐枝,想知道她是否勾引摄政王,是否心怀不轨。只是她这些日子观察下来,只觉得赵隐枝若是真的有这个谋划,恐怕也不是她陈绿衣能看得出来的。除非......

      绿衣还在想着,眉眼忽然一顿,她侧头,看向赵隐枝提早起身的身影。赵隐枝收起了东西,便是今日不打算再用的意思,比往日要早上许多,她不藏着不掖着,像是没有感受到绿衣不算明显、但也并不十分隐匿的目光,只理了理发髻便出了门。

      绿衣不缓不慢地将香炉合上,隔了一会儿,也跟了上去。

      大郑是个文弱有余、武断不足的国度,内治安乐,然外患不止。上元是大郑的都城,是过往百年间、万里九州内最为繁华的都城。在经历了铁骑踩踏摧残后,这里曾一夜之间变成地狱般的死城,如今摄政王汉治中原,上元才总算恢复了几分往日的热闹。

      绿衣走在南街之上,下午日头方退,她不紧不慢地走在熙攘的人群之中,随意地买了些点心,便似是悠哉地闲逛着。

      不远不近的斜前面,赵隐枝步伐不慢地走着,堪堪在拐角处进了家糕点铺子。没多久又出来了。

      绿衣抬头瞧向铺子的招牌。

      庆南铺子。

      看赵隐枝往回走了些,绿衣迈着步子进了铺子,掌柜是个中年女人,穿着朴实但是不算便宜的衣裳,利落地包裹着糖块糕点。

      绿衣垂眸瞧着,眉头微微一挑。

      掌柜瞧见是个衣着不凡的女子,扬起笑脸便道着好:“姑娘随便看看,这儿都是北边儿东边儿的新鲜样式,咱这儿几条街,就咱家糕点最正宗!”

      绿衣笑笑:“我头一次来,这儿常有人买的是什么?”

      掌柜指了几个,笑着道:“姑娘们爱吃樱桃马奶糕的多,爷们儿们吃马奶块儿的多,去隔壁北原楼再来上两壶马奶酒,点上一盘儿羊腿儿,什么大事小情都说得爽快乐呵儿!”

      “马奶?这是上辽的特色吗?”

      “是呀,姑娘您不知道,我们那边儿的糕点不如这中原做法儿,许多人进了这上元吃着口味儿新鲜,都不爱吃原来的了。”掌柜叹了口气,又笑道:“但也有就好这口儿的,这生意倒也不能不做,所幸我便找了几个中原的一块儿干,这两个口味儿都有的,上元城做的最好的就咱家了!”

      绿衣看着精致的糕点,笑道:“掌柜真会做生意,给我随便包上几块儿吧。这才开市没多久,想来再过些时日,便要排队来贵店买了。”

      掌柜的动作利落,笑得大气:“姑娘真会说话呀,承您吉言了,多给您包几块儿不算钱,要是真有那天啊,还给您留着就是了。”

      绿衣笑着接过包装,不着痕迹地瞧了瞧这店面,道:“那便多谢了。”

      言罢,她收了笑意走出来。

      一个从上辽来的小老板,在刚刚开市的上元城,怎么有钱有权在上元最贵的地段开店?装潢低调却价值不菲,如今要打仗,做糕点的材料都是要从各地运来的珍贵玩意儿。

      绿衣在酒楼前顿了步子,似有所查地回首,看向酒楼关着窗子的雅间儿,看向紧挨着的铺子,看着隔开繁华和安静的拐角。

      上元城六条街市,坊间繁华,最中间儿的宫阁处却十分森严寂静。官民隔开住着,通着十分方便,但却有十分明确的分界线。
      南街连着的宫阁,是著名的故太子党坊。

      上辽现在的皇帝是个十岁的奶娃娃,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皇位是抢来的。原来的老皇帝立过一个太子,若是那太子活下来,大约是正当壮年,而丞相越青,平南将军满宋正是太子的左右手。
      攻打大郑以前的三年里,上辽先皇帝深感太子功高震主,便开始培养新势力制衡,也就是如今的摄政王。摄政王从前是个落魄了的旁系皇室,被皇帝看中入朝野,和元帅女儿联了姻亲,不久就执掌了西征军的兵权。
      彼时皇帝也才不到五十,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命短,导致制衡未成,倒是使得上辽朝局混乱不堪。上辽打进了大郑,没多久进了上元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摄政王主张退守,太子党主张南进,争得不可开交。
      上辽夺上元的第三天,太子和老皇帝在酒桌上起了冲突,一个被砍了头,一个被气死在了病榻上,一夜之间,摄政王成了摄政王,小皇帝成了小皇帝,上辽成了如今的上辽。

      没多久,太子死讯传到了正在河南境内的满宋越青那儿,两人兵分两路,满宋继续驻兵平定南方,越青回朝防止摄政王独裁专政。
      摄政王还来不及做到独揽大权,便被旧党众多的越青卡住了脖子。朝野上下,宫廷内外,纷纷流传着皇室父子相残、旁系渔翁得利是摄政王颜祺的阴谋诡计。

      这些到底是太子旧党的操控,还是确有其事,大概除了他们自己也没人知道。如今太子旧党没有因为太子的死亡而消散,反而聚成一股绳地以为摄政王谋篡皇位,在朝堂之上处处射线于摄政王。恐怕若非摄政王背后有元帅府的百万征北大军,仅仅凭着他自己那几万西征兵权,都难以被朝上的这些人正眼相待。

      从独揽大权,到被卡着脖子,不过是因为上元城回来了一个越青。

      绿衣若有所思地瞧着那条巷子的尽头,她知道这条路的几里地外便是越青的丞相府,太子一党的谋臣将相基本都围着他,聚集在南街这边的宫阁坊间。

      赵隐枝是摄政王的幕僚,十里阁更是远在东极大街,虽然街市相连,热闹络绎不绝,但她绕着坊间巷子逛到这儿,还恰巧是离丞相府最近的糕点铺子,来时候步履匆匆,走的时候倒是行色稍缓。

      绿衣沉默着收回视线,心中有着不大可能的猜测,她微蹙双眉,缓缓踏上回程之路。

      无论如何,这到底是太子党的地盘。她受摄政王妃命令,受摄政王军师庇护,如今在摄政王幕僚手下讨生活,虽然她没有进行选择,但其实已经贴着摄政王一党的标签,此地不宜久留,还是趁早回去的好。
      她和赵隐枝不一样,她没有绝处逢生的本事,真被太子党的人逮住,她没有把握有自救之力,同样也没有被摄政王一党救下的筹码。

      绿衣步子快了些,逆着人流走在街市之上,思索着心中的盘算。

      赵隐枝和太子党怎么会扯上关系?她已经断了自己的退路,一心为摄政王效力,这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事。

      绿衣百思不得其解,却又忽然背上发凉地顿了一下思绪。

      赵隐枝有什么事是有目共睹的?

      万一她是做戏,也绝对有本事叫旁人看不出的。

      说穿了,摄政王和越丞相成王败寇还是没有分晓,若是能两头有好,明哲保身,不是更加符合赵隐枝的心思吗?

      比如,表面和越丞相剑拔弩张表忠心,实际上则做着双面人。毕竟越丞相那儿的赵晓弗是她的亲姐姐,总归也是个出路。

      绿衣有些头痛,她拿出了一块糕点咬下,静静思索着。按理来说,她只要知道赵隐枝是不是和摄政王有一腿就行了,这下子牵扯出的许多事兹事体大,倒是不能妄下论断,大而化小了。

      绿衣快着步子回了十里阁,赵隐枝早便到了,正忙碌地布置着晚席,似与寻常无异。

      绿衣不动声色,绕过大厅回了房间,将庆南铺子的糕点包装解下便要烧掉,牛油纸在碰到炭火的一刻,绿衣手一顿,但还是将纸张放下去烧了个干净,只是却将里面的吃食混着其他买来的糕点一起放在了碟子上,端正摆放在了窗前桌上。

      做完这些,绿衣用帕子擦了擦手,眼见日落西山,她又掏出了套衣裙,随手挑了把扇面,端着步子一步一顿,颔首垂眸地向前厅走去,正如很多次一样。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