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新店开业 ...


  •   一口香开业的日子,特意选在了林恒他们十天一次的旬休。
      全家人摸黑出门,到了店里天色才将将变亮。
      打开店门,将铺子里收拾利索,就赶紧取出昨晚蒸好的糕点,按照林恒的简笔图摆放好,把后院的灶烧好,抓紧时间准备再做一些。
      全家老老小小一起忙活,外面的早餐铺子陆陆续续也开门了,街上有人开始走动起来。

      辰时一刻,街上吃早食的人渐渐多了,林家一家点起爆竹,噼里啪啦的声音吸引了很多人,老林头大手一挥,掀开牌匾上的红布,露出“一口香”三个圆润可爱的大字,“口”字造型像现实中的人的嘴巴,牌匾右下角刻了林家铺子的记号,不难让来往的人看出是间点心铺子。
      老林头在围观的人群中间说了几句新店开业的欢迎词,林山和林河搬出事先写好的“今日优惠”牌,木牌上写好了今日的优惠品种和优惠价格。林海抱拳向人群说一声,“青旗一展招客来,和气广生天下财。各位顾客,今日小店开业,全场打八折,枣泥糕买两斤送半斤,各位里面请。”
      新店开业,还是附近没有的糕点店铺,价格又很优惠,顾客也愿意进去看看,听说还能试吃呢。
      随着这一声,店里逐渐拥挤起来。老林头负责调配人手,林山和林海负责称重,赵氏带着两个儿媳妇招呼客户、介绍价格,李氏因为怀孕在后院歇着看火,林海和林恒主要负责算账和记账,其余小孩子们则见机行事,一家人虽然忙碌,但并不慌乱。
      见店铺是个小孩在算账,还算得又对又快,关键是不需要拨算盘。顾客不由也生起几分好奇,不知不觉就多买了一些让林恒算账。
      林恒自然是无一错漏地算好。

      第一天上午,因为折扣力度大,店里前一天准备的点心几乎销售一空,幸好期间后院的灶火一直没断过,一笼笼热气腾腾的点心端出来,才勉强赶得上店里的售卖。
      中午,一家人在附近买了点午饭,随意对付了一口,下午就接着忙了。
      下午的生意竟比上午还要热闹,买到点心的人家和周边的邻居介绍后,又有人源源不断涌了进来。
      直到酉时,店里的糕点逐渐售罄,就剩了最贵的几样。

      酉时一刻,家里人急忙收拾店里的东西,打扫卫生,将后院的火熄灭,匆匆忙忙赶着牛车回村了,这么着急,是为了赶在镇上大门关闭前出去,不然店里后院住不下一大家子人。
      一家人忙活了一整天,林海接过老林头手里的鞭子,让老林头去车上休息一会儿。
      尽管身体是疲惫的,但是一家人精神状态都很亢奋,在车上聊起来今天店里生意的热闹。

      回到家后,赵氏带着儿媳妇儿做饭去了,老林头和儿子们又开始准备第二天的材料,开业这几天生意好,可要趁着这段时间多赚一点。
      林恒则开始整理今天的账目,从明天开始,他和堂哥们就要接着去上学了,现在把账做好了,之后家里人就能跟着往后写,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两刻钟后,家里的饭好了,大家一起聚在饭桌上,享受难得的清闲时光。

      饭后照例是家庭会议,老林头让大家各自说一下开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一起商量着解决。
      王氏首先说道,“今天咱家的生意可好了,就是后面枣泥糕、鸡蛋糕这几样跟不上,明天咱们可得多做一点”。
      王氏的话在理,枣泥糕和鸡蛋糕属于店里最优惠的产品,卖价十文一斤,自然是比其他店铺便宜很多,也是店里卖得最好的,尽管一斤只有一文钱的利润,但胜在薄利多销,今天一天就已经卖了不下百斤了。因为后院在源源不断地开火,最后除了林恒,谁也不清楚卖出去多少。
      “确实,咱们晚上可以多做一些,这两样价格实惠,卖得最快,咱们多准备一些,就算走量,也能赚不少”,赵氏对大儿媳的这个建议很是认可,家里其他人也觉得有道理。
      “今天卖东西的时候,有些人光试吃不买,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撤了试吃这一项,这些厚脸皮的人占便宜没个够,咱家的生意不试吃也挺好”,在招呼客人的时候,小赵氏遇到了好几个占便宜的人,进店就试吃,试了好几样,最后连最便宜的枣泥糕都没买一斤,让她气坏了。
      “我觉得不可,试吃是咱们店的一个创意,虽然有一些无赖会只试不买,但是毕竟是少数,因为有了试吃,客人才更放心买咱家的。”林海并不赞同二嫂的想法。
      李氏怕自家丈夫说话太直,让二嫂埋怨,接着补充说,“这些人确实是挺难缠的,二嫂担心的也有道理。不过以后慢慢地认识了,就知道是哪些人是只愿意占便宜的,之后就不给他们试吃好了。”
      小赵氏虽然还有些嘀咕,但是家里多数人都是愿意继续留着试吃台的,所以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家里人又讨论了几件关于点心摆放、店铺清扫等方面的问题,最后齐齐把目光放在林恒身上,林恒刚才一直在计算,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今天卖出的价钱。

      “小宝啊,咱家今天到底卖了多少钱?”赵氏憋不住问出来。
      “奶奶,您猜猜”,林恒心情不错,难得的卖起了关子。
      “你这孩子,不是存心让家里人着急吗?”李氏嗔了林恒一眼。
      林恒这才晃悠着举起手指,比了个“三”和“五”的造型。
      “三两银子?还是五两银子?”王氏着着急急地问道。
      “是五千三百文,也就是五两三钱”,林恒这下没有停顿,让家里人知道了今天的收益。
      “天呐,竟然有五两三钱”,别说王氏她们惊讶了,就连大致估算过昨晚做的糕点价钱的林海也很惊讶。

      因为今天收的都是铜板,所以五千三百个铜板,真是慢慢一袋子,林恒家里之前没有过这么多铜板,攒的都换成了银子,自然不知道这一袋子的多少,本以为有个三两已经很不错了,结果却有五两多,真是意外之喜。
      家里人都难以相信,每人分了一小包铜板,每一百个串成一串,竟然真的串了五十三串并一些零碎的铜板。
      “就这一天,卖的钱竟然比之前一年家里的收益都多”,林山和林海忍不住激动起来。

      “大伯二伯,先别着急,这只是咱们卖的钱呢,还没有扣去成本,不算是纯收益。”林恒怕家里人误会,连忙解释道。
      前段时间为了开店,家里投资了不少,店里的租金每月二两,装修和置办东西又花了五两多,此外,还有向村里人收的红枣等农活,这些食材才占了大头。所以这五两三钱扣下来,其实一天的收益没有那么多。
      “今天因为开业优惠,很多东西都是八折卖,像枣泥糕,那是赔钱卖的,卖一斤就要赔一文钱,真正赚钱的是那些价格贵的,不过我算了下,今天净利润能有五百文”,林恒给家里人泼了盆冷水。
      见大家情绪都有缓和下来,接着说道,“以后枣泥糕和其他的商品恢复价钱了,咱家还是能赚钱的,所以这两天咱们还是要尽量招揽顾客,让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家价格便宜东西实惠的点心店,以后要买也能首先想到咱们”,林恒接着鼓励起大家。
      老林头还是能稳得住的,接过话来说,“一天五百文已经很不错了,想想两年前的生活,现下不知好了多少。钱是赚不完的,咱们要知足。”
      全家人这才又开心起来,是啊,一天五百文,一个月下来,攒个十来两,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于是又扬起笑脸来。

      热热闹闹的开业典礼持续了三天,后两天因为上学,林恒和兄长们都没有参加,不过听家里人讲,生意是越来越好,最后一天,店里的点心都卖空了。
      这天晚上,林恒在家算账,三天下来,竟然也赚了二两银子,委实不少了。
      林恒又提醒家里人,这三天的生意好,很大原因是店里优惠力度大,从第四天开始,,客人肯定会减少,让家里人平常心看待。
      经过之前的事,家里人倒是很能稳住了。
      果然,第四天的生意不如前三天,但是绝不能说是冷清,利润算下来和之前竟然相差不多,这自然就是价钱回升的原因了。
      长此以往,林家的铺子生意慢慢步入正轨。
      家里人也能相互换着班,不需要全家人守在镇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