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一间铺子 ...

  •   秋收过后,林家人休息了几天,就去镇上打探铺子的情况。
      老林头和林海三兄弟找了一个名声较好的中人,托他在镇上找一家适合卖点心的店铺。
      几天过后,中人那传来了消息。
      介绍的一共是三家铺子,一家是酒楼附近的铺子,周边以酒肆和饭馆为主,人流量挺多,但是环境有些嘈杂,铺子后面带着小院子,有厨房,用水也方便,可以在后院休息和做饭,价钱为二两一个月;一家是小吃街附近,早上和晚上比较热闹,店铺后的小院子只带了两间小屋,可以做饭和住人,有一口水井,但是房屋小,有些局促,价钱为一两半一个月;另外一家则是在书院附近,位置临近五芳斋等点心铺,价钱为一两一个月。
      林家人去三间铺子里看过后,确实如中人所说,决定商议过后再回复。

      晚饭时间,趁着家里众人都在,林海将三间铺子的情况说给家人听。
      首先排除的就是第三间,虽说租金便宜,但是林家最早的产品枣泥糕就是从五芳斋学来的,虽说只是自己研究,但是毕竟是在人家的基础上提出的,再说当初就决定不在五芳斋附近做生意,所以第三间被林家人集体排除出去。
      其余两件关于租哪间,家里人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林海和林山林河兄弟倾向于租第一间,这间铺子地方最大,前面的门市格局比较规整,后院有水井和厨房,可以直接在后院做点心,晚上还能住人,虽说租金最贵,但是节省了早晚奔波的时间。
      老林头和赵氏以及王氏她们却不看好第一间铺子,不是因为租金贵,而是因为酒肆饭馆旁边,生意虽好,但是容易生事,晚上还得有人住在店铺里守店,怕生事端。
      老林头他们看好的是第二间铺子,周围都是吃食铺子,也比较热闹,后院虽小,但是也能住人,主要还是不在酒肆周围,不用担心有酒鬼闹事。

      待老林头将两间铺子的利弊说给三兄弟听后,林海三人也能明白爹娘的担忧,但是他们兄弟三人也并不怕事,三个都是年轻人,自然还是以挣钱为主。
      见双方都不愿意让步,这时林恒说道,“爷爷,虽然酒肆周边环境嘈杂,但并不是无人管辖,每天都有捕快在周围巡逻,遇到闹事之人,也会严加管束。大庆律法规定,凡纵酒闹事者,杖十五,禁半月。等闲百姓没有触犯律法的胆子。再则在小吃铺周围做生意,难免会有彼此攀比嫉妒的时候,邻里关系也难相处,倒是不如在酒肆附近,没有相仿的店铺,做起生意来倒更自在。至于爷爷担心的住宿问题,也可以让家里的长辈轮流守店,等签订契约的时候再跟衙门的巡逻队打声招呼,使点银钱。”

      自从林恒上次拿出做点心的方子后,现在家里的大人都比较重视他的意见。
      老林头听到孙子还讲到《大庆律法》,更是心下敬畏。自家孙儿这书可真没白读。才多大的年纪,就能将律法随口道出。
      心下细细一琢磨,深觉孙儿将自己的担忧都化解得所剩无几,自是答应下来。
      林海见自己兄弟三人久久不能说服爹娘,而自家儿子一出马,三言两语就让老爹答应下来,心中一时骄傲,一时又觉得惊讶,更难得的是,小宝并不是不知世故,盲目读书的人,他也明白要施小利小惠给衙役,仿佛天生就是上位者。

      虎头他们对弟弟的知识量再次震撼到了,见家里人如此信服弟弟,更加觉得书店看书是件很正确的事。
      以往林恒也曾带着兄长们去书店看书,可是坚持了没几天,兄长就告饶了。早上和下午都要读书,中午难得能休息一会儿,还要钻进书店去看书,他们确实难以理解。
      可是眼下看到弟弟与他们越来越拉开差距,几人心中着急,更不想让父母失望,从此之后也更加刻苦。

      林恒自是不知道兄长们的心理变化,只觉得最近兄长们把更多心思放在了学习上。
      学堂里最近学完了《三字经》,武夫子在给他们讲《百家姓》。《百家姓》全文五百六十八个字,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收录单姓四百零八个,复姓三十个,并且句句押韵,对蒙学学子认识汉字、传承姓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对于现在的林恒来说,学习百家姓主要是为了识字,毕竟科举考试也不会考学生背诵全文。
      林恒在一边识字一边也在开拓眼界,因为课上武夫子会给他们讲解自己姓氏的来源。“林”姓在《百家姓》中排名一百四十七位,出自子姓,血缘始于比干。
      比干三代孤忠,以忠正敢言而闻名,后被暴君纣王挖心,他的夫人妫(读音gui一声)氏逃难到河南卫辉、淇县一带的长林,生下一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赐他儿子林姓,并封在博陵(河北安平县一带),此人就是林坚。林姓由他最早发源,后人尊他为受姓始祖。林坚的子孙后来形成了著名的西河郡、济南堂、下邳、晋安林氏、九牧林等郡望,还有问礼、九龙、忠孝等堂号,成为林姓最大派系。
      当然,林家一脉是哪个派系的,已经不可考量,因为林家没有相传下来的族谱,现在村里的祠堂是老林头祖父辈修建的,之前的传承都在战火中被销毁了。
      武夫子还给他们讲了,当今显赫的几个氏族以及一些没落的老牌家族,当然这也仅仅是武夫子所知道的一些姓氏。

      当林恒学完《百家姓》的时候,发现家里的铺子已经置办好了,与中人签好了契约,就是那间酒肆旁边的铺子,老林头还给林恒几人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兄弟几人为自家铺子起个好名字。
      虎头、狗子和石头都很重视取名的事,经常翻着书,看到哪个字好就记下来,有说吉祥铺的,有说兴隆斋的,还有永昌店的,林恒也凑了个热闹,随口说道,“要不叫一口香吧”。
      最后,三位兄长竟然同意了他的意见,“一口香”的店名就这么离谱地定下来了。
      好吧,大俗即大雅,林恒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在开业前,林恒还去店铺参观了一趟,并且提出了几个更便于食客的小建议,比如标上价签,设置专门的试吃台,斜坡式摆放糕点,靠近门口的地方摆放物美价廉的点心,在装修上也让家人更偏向新奇的风格,店铺面积较大,不要完全堆砌摆满,适当留白,显得店铺更宽敞。此外,还让赵氏给家里人都做了统一样式的衣服,男子头发全束好,女子头发全盘起。
      这样一来,“一口香”在整条街上都显得很特殊,林恒的品味再一次被家人认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