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秋收 ...

  •   时间转眼间来到了秋收,林恒他们上学两个月后,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大假期,田假,也叫秋收假,是让学子们回家帮家里务农,为期半个月。
      每年到了这段时间,家里人都忙的打转,就连镇上的生意也会歇一段时间,全家都把精力放在了抢收上。

      林恒站在麦田边上,远处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心下有些震撼。
      农历五月,正是最热的时候,林家人便起得更早了,早上凉爽,可以多干点活。今年家里照旧租了十亩地出去,还剩二十亩地需要自家收割。
      今年照旧是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老林头和林山三兄弟是主力,虎头和狗子也到了能干活的年纪了,林山开始教两兄弟如何割麦,需要注意什么,王氏和小赵氏主要是负责运送收割好的麦子,赵氏和怀了身孕的李氏则是在家做饭和送饭送水,林恒和林持则是带着姐妹们捡麦子。
      家里的小孩子渐渐长大,虽说家中情况逐渐变好,但是老林头还是坚持让全家人一起下地,免得这些孙辈们忘了农家人的根本。
      农家人,到底是以土地为生的。

      老林头带着林山三兄弟在麦田的最前面开辟道路,一镰刀一镰刀下去,收获的是一大把一大把的麦穗,将一小块区域的麦穗摞在一起,王氏和小赵氏跟在后面将麦子捆成一大卷,然后抱着麦卷走向田垄边。最后面是林恒几兄妹在捡地上掉落的麦穗,一分一毫都是粮食,农家人是舍不得浪费丝毫的。
      麦穗上长着扎人的倒刺,穗毛还会漫天飞舞,钻进人的鼻子里,时不时会逼出几个喷嚏。家里的妇幼都在脸上和脖子上裹了粗布,尽管有些热,但是能缓解麦穗扎人和穗毛进鼻的难受。

      即便如此,一天下来,林恒兄弟姐妹们身上还是被晒得红红的,扎出好些个痕迹来。更别提老林头和林山兄弟们,倒刺无孔不入,甚至扎进厚厚的手茧上,李氏一晚上已经给林海挑出好多小刺了。
      小刺对于林山他们来说,不是很疼,但是时不时地刺你一下,感觉很恼火。
      这时,林恒突然想起了前世的手套,有了手套做阻隔,家里人好歹能少受些罪。

      林恒告诉赵氏和李氏手套的做法,以及他的灵感来源,不一会儿的功夫,就给全家人都赶出一副手套来。
      秋收的第二天,有了“手套”和“口罩”的加持,虽然感觉干活有些不大方便,但是也能适应,慢慢地,全家人都沉浸在收麦的气氛中。
      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多天,眼见林恒他们的假期即将结束,家里的抢收也接近尾声了。

      这几天的劳作,真正让林恒感受到农民的不易和秋收的辛苦。
      唯有亲身经历一番,才会对白居易的《观刈麦》有更深的感触。确实就如这首诗中写的“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怪道人们会说,人生无事不成诗。经历了兵荒马乱的秋收,在虎头大声嚷嚷着“秋收真累啊”的时候,林恒心中却莫名吟出一句,“夏风吹动谷连天,麦浪金波万里绵。荷镰声声催收获,颗粒归仓粮囤圆”。
      灵感一来,林恒回到屋中快速记下,这可是他人生中的第一首诗,随着在大庆朝的时间越来越久,林恒感觉自己越来越接近古人的生活方式,每天早睡早起,偶尔还能写出一首酸诗来,林恒心里美滋滋的。

      地里的收割结束后,家家户户的粮仓都堆满了新粮,一时间,农家院子里时不时传来打麦、打豆夹的声音,如此忙活了几天,秋收才算是真正结束了。
      “农家之富秋始见,十色田利皆丰登。担赢色载上场圃,环舍隐积如高陵。园蔬林果不足数,山雉野兔霜未增。连村箫鼓谢神贶,谷黍换酒无斗升。田家之乐岂不好,胡为不归邀我朋。榜舟梁泽家汶北,咄哉反此如韝鹰。”
      这首《秋收》将秋收后农家仓廪富足的景象描绘地淋漓尽致。
      林家这几天吃得都是新粮,粮食刚收割,吸收了满满的太阳光,口感尝起来很“新鲜”“饱满”。
      等全村的粮食都收好了,村长带着每户的劳壮力去镇上交税粮,仍旧还是十五税一,今年林家的牛车也被村里人借用了,老林头带着三个儿子运着粮车熟门熟路地来到镇上衙门,顺利地完成了交粮。

      时间一晃眼就到了林恒他们要去上学的日子了。
      这段时间农忙,回到书院后,大部分人都晒黑了几个度,林恒和前世一样,不容易晒黑,虎头这么大的男孩子都觉得皮肤黑一点才是男子气概。
      学礼班里的男孩子见林恒还是白嫩嫩的一团,都觉得他还是个小奶娃。只是这小奶娃读书真厉害啊。
      武夫子课上教的文章都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讲解的意思也能大致不差地记下来,有时候还会说出自己的理解。
      大家都很不明白,为啥这小孩子在读书这件事上这么有天分。林恒家里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户,也没见祖上出过什么读书人,家里完全没什么读书底蕴。看看他的堂兄弟就知道了,虽然读书也比较用功,但是平常表现就和他们差不多。可能真的是天赋异禀吧。

      林恒是“成年人”的芯子,开始决定的事情自然就会做到。家里辛辛苦苦地供他们兄弟上学,那么他就要付出最大的努力。同窗们觉得惊讶,其实不过是因为他多了成年人的自制力罢了。林恒并不觉得骄傲。
      所以,即使是在秋收的这段时间,林恒也会保持每天手不离卷的习惯,哪怕没有太多精力用在预习新内容身上,但是温故而知新,即使再累,林恒都也会每天复习学过的知识。
      平时,在其他人玩耍、休息的时候,林恒都在抓紧时间读书,他读书不仅是为了考取名次,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林恒更注重举一反三,关注道理背后的原因和学识后面的逻辑层次,如此下来,总能有出乎意料的表现。
      或许也正是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林恒的功课一直都很扎实,理解比较深刻。这对他以后得科举确实有很大的益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