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鹿鸣二十三 ...

  •   当天下午柳翊便递交了拜帖,上面还附了赞美他功绩的一句诗。花瑾告诉他,先是尽量巴结李林补,伸手不打笑脸人。若是李林补问起来,如实回答即可。
      以我对他的性格的了解,他若是想扳倒一个人,明面上有所动作。而是蓄力,给他致命一击。并且以柳翊如今的地位,根本不会撼动他分毫,你只需让他知道自己能为他所控,所用,他并不会为难于你。
      柳翊此时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自己没有爬到高处之前,自己只能为李党,别无选择。
      第二十卯时初,柳翊备好礼品与夏亭怀等人一同前去拜见坐师。礼品是花瑾提前备好的,一幅字画,乃是前朝真迹。此人也是李林补最喜书家之一。
      柳翊并非不知道此物的价值,价值连城。柳翊难以接受却无法拒绝。花瑾只是说此画是先帝赏给上方观主的,上方观主赠予他的。
      既然是上方观主使你拜我为师,或是早就料到今日,就当是上方观主所赠。无需觉得可惜,若是一幅画能换来前程,实乃大赚。
      第二日,李林补在家中大摆宴席,宴请新科贡士。而柳翊作为他一手扶持上来的学生,自然要第一个上去。
      李林补看着柳翊,他确实不知今科会元如此年轻,只是因为他的答卷太合自己胃口,甚至让产生视为知己的想法。而昨天那首与众不同的拜帖,也让他十分满意。
      李林补说:“诸位均是我朝青年俊才,胸有江河之志,腹有希世之才,将来必定是朝中栋梁,国之重器。
      又逢当今圣上,圣主明君,开言纳谏,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以至我朝民富军强,百姓安泰,四方夷蛮无不俯首帖耳。诸君应当竭尽心力,以报圣恩。”
      众人回答:“学生谨记教师教诲,必定常记于心,躬身以实。”
      柳翊先是举杯敬李林补,然后献出礼物。柳翊说:“学生柳翊,字淋涔,江淮人士。”
      李林补说:“淋涔今年何岁。”
      柳翊说:“学生乃太康十一年生人,虚岁十八。”
      李林补说:“曾以谁为师。”
      柳翊心一沉,但还是冷静地说了下去,“幼时曾拜私塾周济周夫子为师,后拜书院花瑾花先生为师。”
      柳翊余光看着李林补,见他没有丝毫变化,而是不慌不忙地打开了柳翊呈上来的画卷。李林补说:“涔淋有心。此幅字画,乃是我梦寐之物,今日可得偿夙愿。
      但是此画太过贵重,我若就这般收了,怕是有受贿之嫌,倒时都察院的诸位御史又要恪尽职守了。刘胄,去我书房将我藏的一套文房四宝拿来,回赠予涔淋。坐下吧。”
      柳翊表面声色如常,实则忐忑不安。李林补的表现太过淡然。柳翊察觉不出一丝异样,这让他更为不安。
      宴会照常进行着,李林补表现得也是对柳翊十分看重。直到宴会结束。
      夏亭怀叫住柳翊说道:“柳兄这次可是入了首辅的眼了,将来怕是必定平步青云,倒是莫要忘记我等。”
      柳翊说:“只是礼至意达,阴差阳错罢了,诸位仁兄长我,所历所思皆远胜于我,将来必定早列公卿。”
      柳翊说完这些漂亮话,便请辞直奔会馆。拿起礼品直奔胡宅。
      柳翊到胡宅约酉时。大门面前站着两人。
      柳翊走上前去说:“在下乃昨日递交拜帖之人,今日前来拜见尚书。”
      门前守门说:“这位公子稍等,带我进去通报一声。”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那人才跟着一位老者出来。
      这人说:“我乃家中管家。我家家主当职未归,公子需稍等片刻。待我家家主回时,请示家主之后,前来告知公子。”说完便转身回府了。
      柳翊便一直守在门侧,他心中并没不忿,自己人微言轻又有求于人,这点磋磨不算什么。
      柳翊这一等,便是两个时辰。便是胡宅门前的守备都换了班。如今虽到了三月份,但天气依旧寒冷。一直到太阳快要落下,胡凌霍依旧未回。
      便是门前司阍也看不下去了,说:“公子请回吧。我家家主并非谁人都能见的。”
      柳翊无动于衷。他一身缊袍,确实不像权势富贵人家,或是被当作攀附的穷学生了。但比是不会胡乱说的。
      一直到胡宅点起大门前的灯笼,才看见一台轿子从黑夜里走来。柳翊走向前去,让自己在亮处能被看得见。柳翊不能贸然说话,以怕冲撞尚书。
      胡凌霍一下轿便看到了柳翊,门阍立即禀报。胡凌霍看了柳翊一眼,带他去书房稍等片刻。柳翊立即行礼:“学生见过尚书,学生多谢尚书。”
      柳翊一路被带到书房,让座看茶。没等一会,胡凌霍便换上常服来到了书房。柳翊连忙行礼。
      胡凌霍说:“无须多礼。你叫柳翊,本科会试会元。”
      柳翊答是。
      胡凌霍说:“新科会元不去拜见坐师,来我这为何。”
      柳翊说:“尚书有恩学生,学生自然需要前来拜见。”
      胡凌霍看着柳翊。
      柳翊接着说:“尚书乃朝中肱股,忠贞为国,恪尽职守,心怀苍生之苦,身踞遏浪之击。常以素身抗天地之灾,济以万民渡难。又具钱遹贾鲁之能,孔明景略之才,博古通今,文韬武略。之使学生敬仰万分,此为其一。
      学生是淮南润州府笠泽县布衣之家,入京赶考所幸有尚书倡建的会馆,供以学生住处,才有学生今日所得。大人恩情,学生不敢忘,今日特来拜见。此为其二。
      此画乃学生求学时老师所赐,如今献与尚书以表敬仰与报答恩情。虽不及尚书功德恩情万一,亦是聊表学生赤诚心意。”
      胡凌霍听着柳翊说,弯眉露笑。胡凌霍说:“你倒是会说话。”
      说着接过柳翊的画,展开一看。胡凌霍看着,笑容渐渐消失。
      胡凌霍说:“此画你是如何得来的。”
      柳翊说:“学生拜师所赠。”
      胡凌霍说:“老师何者?”
      柳翊说:“老师名,讳花瑾。”
      胡凌霍恍然大悟的样子,突然大笑起来。
      胡凌霍说:“你可去拜见坐师。”
      柳翊说:“今日上午已去。”
      胡凌霍说:“你倒不必如此害怕,李首辅倒不至于加害于你一个后生晚辈。”
      柳翊没有说话。
      胡凌霍说:“能拜花瑾为师,又在如此之龄中试,想必你是应是绝顶聪明之人。怎么做你老师应说得比我要清楚。虽是多了些坎坷,但亦是磨炼。你若能审时度势,将来未尝不能位列公卿。”
      说完便唤来家仆说道:“去遣胡通取出一百两银子来。”
      接着便对柳翊说:“此画我出一百两买下。接下来前路便靠你自己走了。”
      柳翊立马躬身行礼:“学生多谢尚书庇护之恩。”
      柳翊一个人走在路上。此时京城两部尚书却都在琢磨。胡凌霍看着柳翊送来的画。画中乃是几人登山远眺之景,远远望去京城就在山外。
      胡凌霍喃喃道:“十年了。未曾想到,花瑾十年之后还能再回李林补一子。”
      另一边李林补,也看着柳翊送来的画,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些什么。
      夜里的京城是不能随意走动的,所幸柳翊一路上未碰见巡视的衙役和京卫。
      秦纶还未入睡,柳翊推开门便看到他捧着书在看。
      “你去哪了?”秦纶放下书。
      柳翊说:“卖画。”
      秦纶一脸疑惑。
      柳翊把手中的盒子放到桌上,掀开一看。秦纶猛地看向柳翊。柳翊没有说话,只是把盖子合上。秦没有多问,只是叫他把钱收好。
      秦纶说,明日孙程设宴,申时醉仙楼。上午要拜见钱莱,时间便放到了下午。宴会尚未来,一条关于柳翊的消息便传开了。
      谢师宴上钱莱拍着柳翊说:“未知涔淋在丹青一途也颇有涉猎,竟让胡尚书百金求画。”
      柳翊连连自谦,立马递上一书:“此书乃是先父所留,乃是先父中举之时,山长所赠,献与坐师。”
      钱莱接过来,翻了几页,笑说:“山长湛希之?对我亦有一师之恩。”当时他入国子监读书,湛希之乃是祭酒。
      钱莱说:“竟然是先父所留,那我如何也不当受。这样,此书交于我抄录一份,待抄录完毕便遣人归还与你,可好。”
      柳翊若是未得这个会元,也无须如此费尽心机备礼。混在人群中,拜谢一番便可。但因他昨日给李林补送如此贵重的礼物,拜见钱莱不得不亦是如此。
      要就不送,要就向衡,不患寡而患不均,乃是千古至理。所幸有老师帮扶,要不都不知如何是好。
      有了钱莱一说,尚书求画一事迅速在京城传开。
      还有士子写了一首诗——朝在田舍暮登堂,淮南才子多技囊。十八捧的双元在,尚书求画又何妨。
      外界疯传,柳翊此时正和夏亭怀几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那日的十四人,如今只剩了七人。
      孙程说:“如今柳翊已经双元在手,那愚兄便先预祝柳兄三元及第。成为我朝第一位弱冠之年以下的三元及第之人。”
      柳翊回敬。三元及第,怕是不用想了。此次会试要不是老师相助,会元也只是肖想。他现在只求能顺利考完殿试,勿要再生事端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