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鹿鸣二十四 ...

  •   三月半,卯时初。三百余名贡士由两位礼部侍郎带领之下,穿过千步廊,齐聚承天门下。柳翊站在第一,由金吾卫搜查之后,准备入宫。
      柳翊心中忐忑,站在他面前的礼部侍郎似乎看着诸人,似乎是嘲笑,似乎有是回忆。柳翊尚能面不改色,稳步行走。有些人甚至手脚发抖,颤颤巍巍在前后人搀扶之下前行。
      这些天,确实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对于柳翊,也算过得不平静。那日胡凌霍求画之事传开之后,京城上下便望风而动。
      最先是会馆的一些江淮富贾求画。这会馆乃是他们出资买下的,亦算有恩于他。柳翊无法推迟。便在会馆为众人题扇作画。柳翊最初并未想赚钱,但是那些人纷纷给钱。
      柳翊知道这些人应该是听到尚书求画的消息,觉得自己前途无量,提前来买个人情。但柳翊心中清楚,若是李林补任对花瑾抱有敌意,前面必有灾祸等着他。
      所以江淮富贾柳翊均是免费赠画,并嘱咐勿要外传。至于外地富贾求画,那便赚他一把吧。反正自己拦不住,他们又要强塞给自己。
      这短短十几天,柳翊便近四百两的银子。并非那么多人来求画,而是每人给的都不少,少则二三十两,多则五六十两。
      尚书可是百两求画,若是照常给个几百文或者几两,那不是羞辱。柳翊当然钱不能一个人赚,便让住在会馆中试的几位家中清贫贡士举子一起来。
      那些富贾自然也不会吝啬,竟然来了,就不差多出这一两二两钱了。万一这些穷书生,将来身居高位。这一两钱的恩情,那就不知道值多少了。
      柳翊只知道一位礼部侍郎夏以勤,应该就是他了。来之时便见他与夏亭怀站在一起说话。
      上百位军士列道两旁,看着众人穿过承天门。有人东张西望,但没人敢大声说话。再过端门,在此地分为两列,一三走左掖门,二四走右掖门。
      过午门,便是皇城最大的宫门奉天门。此时的朱红的奉天门紧闭。天残晓,四周鼓乐声起。大门缓缓被拉开。众人过奉天门,便看见皇城的大殿皇极殿。
      一路走到丹墀之下,高台之上,两侧站立数十人。很远,但柳翊还是看见了其中几人——李林补、沈宽、苏尚卿、胡凌霍。
      在号声中,柳翊跪,起。
      辰时一科。赤红的殿门支开一条缝隙,慢慢拉大。耳边是尖锐的进殿之声。柳翊走上台阶,第一次看见这位统御天下的少康帝。众人五拜三叩,便由李林补宣读圣旨。
      “…策问制曰:朕惟帝王治天下,必以求贤安民为首务,盖古今之所同也。然安民首在衣食,衣食不足则礼乐崩坏。朕朝疆域,纵有四海,黎有万民,何常有饥荒之乱。
      去年淮南长州府粮熟县,鱼鳞册记耕地为一千二百顷,亩产粮斤二百,税纳其半,经漕帮运至京师。共经河关十五处至通州。折其过一处粮耗为前者百二,运至京城该有多少石粮?
      朕居大殿,由怜苍生,自当明眸善睐。粮为国本,务必清晰。子大夫为条列明算之法,助以清查天下粮税之暗……
      且今务本者少,而逐末者多,偷薄之习浸长,而礼让之俗未兴,其弊安在?联自登位以来,图惟治理,夙夜靡宁,求贤必欲得真才,安民必欲获实效,将使士正其习……
      子大夫其援经据史,酌古准今,明以条陈,毋曲所学,毋卑所志,务求切至之论,朕将择而行焉……”
      听到这,柳翊恍然,明了上方观主送她算经缘何。怕是早便算到今日殿试之试。柳翊心中颇为震动。上方观主怕是真有通天彻地职能。
      太常寺卿分发试卷。一直从辰时考到午时,便由人提前离去了。柳翊也答得差不多了,便起身交卷。陛下一直待在上首,因此各位考官也不敢离去。
      柳翊乃是第三位交卷的士子,抬头之时,才发现陛下撑在案台之上。柳翊惊出一身冷汗。正是他起身的声响,陛下抬起头来。受卷官把试卷碰上去,递给陛下。
      柳翊平心静气,缓慢朝殿外走去。然后一路小跑出承天门。过金水桥,柳翊才冷静下来。
      柳翊一直等到日落西山,此时便是未能答完也要收卷了,却不见秦纶出来,而夏亭怀他们早已离去。
      柳翊正想着,突然响起秦纶的声音,“走吧。”
      两人都未说话,朝着会馆走去。一天都没吃饭,水业未来的及喝一口。热的东西肯定是没有了。但还是能要来一些干粮。
      柳翊递给秦纶一个饼,又给他倒杯水。“吃些东西吧。”
      秦纶接过去说:“今日殿试你那算法可弄出来了。”
      柳翊说:“有。”
      秦纶叹气,“之前与你讨论算经,曾有期中算法,但是不知如何叙出。又不愿就这般放弃,便在大殿之上推演。故耽误了时间。”
      柳翊说:“结果如何。”
      秦纶说:“我亦不知。或是因小失大。”
      柳翊说:“无法更改,多想无益。”
      当晚,三百余份试卷送往文华殿弥封,然后传送至东阁判卷。此时会先将会试前十的卷子选出,但是这一次却扣了一份。
      但是选出的往往不知时分。各位考官总有认识笔迹之人,暗中将试卷选出来看乃是常有的事。而后面的试卷的位次今日便要拟出草榜。
      十七日辰时,内阁一共选出了十二份送至文华殿诵读。少康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手中的试卷。
      “李卿,此为士字优卷。”纪昀说。
      “陛下,此十二张试卷乃诸位大臣一致推举出来的优卷。”李林补说。
      纪昀说:“未有一人为朕解困,取试卷来,朕要亲自判卷。”
      李林补说:“陛下,明日便要张榜,若是均有陛下御笔亲批,恐有不及。”
      纪昀说:“无碍。那日我见一位士子答卷,颇合朕之心意,或有能解。将所有士子答卷取来。”
      李林补看了一眼沈宽,沈宽岿然不动。
      沈宽合李林补侍立两旁,看着纪昀翻卷。突然纪昀停下动作,抽出一张试卷。仔细看了看,放置到了一边。又翻了几十张,抽出一张。至翻完也就是这两张就抽出了这两张。
      “把剩下卷子撤下吧。”纪昀说。
      然后便细细看起两张卷来。一直看到午时。李林补与沈宽一直侍立左右,案下的读卷官也一直跪着。
      一直等到纪昀回神,李林补见缝插针地说了一句话,“陛下,宋侍郎等人已跪立许久。”
      纪昀看了一眼说:“都起身吧,容恪,给诸位爱卿赐座。”
      纪昀看着面前的两份试卷,一份写着上一等,一份写着次二等。
      纪昀说:“李卿,老师,你等为何将此等卷判为劣卷。朕觉此卷当为头名。”
      李林补说毫不慌张地说:“回陛下,些幅所言乃是小技,其论也是乱言难知,故臣工判其为劣卷。”
      “那是你看不懂。”纪昀说。
      “臣浅薄。”李林补说。
      “老师觉得如何?”纪昀问沈宽。
      沈宽说:“臣不工于数途。但若论文章彩笔,此卷臣是觉优于彼卷的。”
      纪昀说:“好了,朕决定以此三卷为前三甲,其余者,便按爱卿所判。只是前三如何排列前后,两位爱卿如何看。”
      李林补说:“臣非善此道,一切全由陛下定夺。”
      沈宽却开口了:“臣觉此卷当为第一。此卷能入陛下青睐,是臣等治学浅陋之处未能识优劣,但论文赋,我与李尚书都以此卷为上一等。”
      李林补平心静气:“臣意确实如此。”
      纪昀说:“那好,此卷便为第一。朕已定下一甲前三,其余者便由诸位爱卿定夺吧。容恪,遣人将这两张卷誊抄一份,送至乾清宫。”
      柳翊这几天还有人来求画,日日画画时间过得飞快。知道有人前来送进士服。“进士公,可有不合身之处。若是不合身,现在交予我前去礼部更换。”柳翊和秦纶穿上,只略微宽松了些。
      “合身,多谢传送。”说着便拿出一两碎银子塞放在他手里。
      那人笑呵呵地收了,说道:“进士公谨记,此衣需要归还于礼部,可千万不要沾污与弄损。”
      柳翊身着进士服,与众人参加传胪大典。还是之前那般入宫,唯一不同的是,丹墀密密麻麻地占满朝廷的文武百官。
      礼乐响起,从门内传出声音:“戊申年三月十八日,策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第一名秦纶。”声音一阶一阶传来,一共喊三遍。
      柳翊微微抬头,这个确实出乎他的预料。他心中倒不是嫉妒,只是没有想到。
      “第一甲第二名郭佑桓。”亦念三遍。
      “第一甲第三名柳翊。”柳翊猛然睁大眼睛。耳边再一次传来——第一甲第三名柳翊。
      柳翊跟着鸿胪寺的官员小步进殿,秦纶和郭佑桓遍跪在两人面前。三人跪拜后,便起身站到殿外。然后便一直听着鸿胪传唱第二甲第三甲的名字,一直到唱毕。
      然后礼乐声声起,新科进士再度叩谢皇恩。而后由礼部堂官捧榜,用云盘承榜,伞盖鼓乐引导,出奉天门、午门,诸进士、王公百官皆随榜而出,至长安左门外张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