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鹿鸣十八 ...

  •   客栈里的人纷纷离去,有的是去看榜,或是去发领落卷。柳翊也准备回王宅报喜。薛晓几人打算回去了,柳翊三人一路送几人到渡口。
      如今柳翊中举,心中却没有多余的喜悦,只是比之考前松了一口气。
      秦纶说:“时也,命也。”
      柳翊中举,王卜筮在家中为柳翊办了宴席。柳翊第一次喝了这么多酒,王卜筮说明日宴会尚需饮酒,今日先适应一番。柳翊喝了不少,神色如常,反倒是王卜筮有些醉了。
      “柳侄,此乃我犬子,实乃朽木,无能科举。但他虽才疏学浅,却心地纯善。我观你非池中之鱼,将来历风化龙。平步青云之时,能对我儿多多关照。”王卜筮醉醺醺地指着他儿子说。
      王卜筮老来得子,如今天命之年过半儿子才十岁不到。王卜筮说:“无咎,之后当以师礼待他。”
      王无咎立马跪下,对柳翊一拜:“老师在上,请受无咎一拜。”
      柳翊连忙扶起他,心中慌乱无比。他未曾预料到这事,一时也不知如何应对。胡乱之下,只得应承下来。
      宴后柳翊回了偏房。而主房的王卜筮和他夫人正说话。
      “今日你为何让咎儿认了他做老师,他今年也才十六,况且将来…”王夫人说。
      王卜筮说:“柳翊才华自不必说,将来必中进士点翰林。你看今日柳翊中解元,可有大肆笑过。神情面貌如寻常,这般定力,非同寻常。
      而为官一道,最重要的便是能忍,宠辱不惊。才华横溢的人自古以来不胜枚举,而能自持到中解元表现得云淡风轻之人,那才真是万中无一。
      之前我以为他也只是一个天资聪颖的读书人,这些天观察,我觉得他将来必定会朝廷栋梁之材。其心性坚韧不拔,行事张弛有度,言语有礼有节,忠不愚忠,善不愚善,奉公守纪又能灵活变通。
      夏亭怀那等孤傲之人愿意与其结交,孙程这般自负之人能折服其才,与秦纶同窗十载不为其所妒。这可非常人能做到啊。”
      王夫人说:“你这般慧眼如炬,当时为何没有看出来那章家和哪位的关系。”
      王卜筮说:“你这妇人哪懂?我乃是坚守心中正义。”
      王夫人说:“我是不懂。但你可想过你若出事,我与当时尚在怀中的咎儿如何。若非花瑾相救,我们一家人怕是已经在地府重逢。”
      王卜筮说:“你既然记得徐舒的恩情,为何又怕咎儿与柳翊扯上关系。”
      王夫人说:“咎儿毕竟无辜。”
      王卜筮说:“我还能几年命活,如今趁着我还在,总要早些寻个能庇护你两个人。”
      第二日,柳翊和王卜筮一起去赴鹿鸣宴。一路上,王卜筮再一次问了柳翊那个问题。“明年春闱你待如何。”王卜筮说。
      柳翊说:“去。”
      王卜筮没有再劝,而是和柳翊聊起了朝局。如今朝堂之上,党派之间,相互倾轧。其中东山的齐党,江浙的浙党最为势大,水火不容。
      而齐党领袖便是如今首辅吏部尚书李林补,浙党领袖便是兵部尚书沈宽。朝中大多官员非李即沈。
      还有就是礼部尚书苏尚钦,三朝老臣,从未曾参与党争,但亦未参与朝政。他虽名为天下鸿儒,但是迂腐至极,以至黑白不分,或者说不愿区分黑白,唯心礼制,不见苍生。此次淮南乡试主考苏儋便是其子。
      而如今圣上年岁尚浅,淡疏朝政,又对内官信任,对太后孝敬,对朝臣倚重。以至于如今朝局,混乱无比,暗流涌动。而那梁雍江浙之地,涿邪倭寇常常侵入州县劫掠……
      柳翊一路听着,记在心中。他理解王卜筮为何欲劝自己休整三年再去赴春闱,是想等朝局稳定些,自己才好施展才干,不然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党争的牺牲品。毕竟唐时李义山祸事历历在前。
      不过柳翊觉得,党争三年岂能止,只会随着时间愈演愈烈。反不然先入朝局,伺机而动。
      鹿鸣宴注意事项流程王卜筮都以嘱托好,拜见座师,唱鹿鸣曲,跳魁星舞,吟诗作对。柳翊作为解元,由他带领新科举子完成流程。
      虽是宴会,宴是其次,会是主要。宴后便有不少人主动举杯前来结交柳翊,柳翊一一回敬。
      鹿鸣宴结束,柳翊便准备回笠水镇了。那日鹿鸣宴,柳翊想起了王四几年前所说的话,对也并非全对。
      官宦子弟,富贵人家,一无需担心衣食及笔墨纸砚用度,二有良师高官教授,三各种书籍齐全,四自幼开蒙读书,五能事先知晓考官投其所好。这般优势,如何不能中。
      若是自己没有花先生相帮,自己怕是就算学问略胜王四,结果怕是亦不远矣。
      柳翊三人先去县衙,郑知县亲自接见,赐金赐匾,游街传唱。此科乡试,他们吴江一县出了三位举子,这可是说明他的治下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这可是大政绩。
      这些人将来万一入进士点翰林,前途无量,也有一份人情在。然后便是去县学拜谒先师,编刊新科举人名录等。又有乡绅捐钱资学,在酒楼大摆宴席宴请柳翊几人。晚上便直接宿在乡绅家中。
      第二日,几人又浩浩汤汤地前往上方书院,一一拜谢书院夫子,拜谒先贤,一连三四日,举人服如镶在身上一般。
      等柳翊与秦纶回了笠水镇,又是一番震动。等到中举的春风吹过之后,已经是九月中旬了。
      在笠水祥和寂静的街道之上,这天突然响起热闹的吹拉弹唱声,柳翊和秦纶走在人前,后面有县衙的衙役抬着题着“解元”“举人”两个大字跟随其后。
      街道两旁家家户户都探出头来,议论纷纷。陈怀也在人群中大喊:“淋涔。”
      他喊了一声,柳翊回头一看,未来得及回应,便被人群簇拥地向前走。
      周夫子,刘夫子在,钱掌柜在,孙家人也在。私塾入学时的同窗如今变成一个个布衣,在人群中喊着:“我认识他们,我们当年一起读过书呢。”
      但是都已经慢慢落在柳翊后面。一直到人群之中出现两个熟悉的身影,他们站在人后,一人戴着帷帽。
      苏酥看着柳翊远去,她没说话,只是看着。柳翊走远便回了院子。一直走到柳翊那间白墙灰瓦,破烂不堪的宅院面前。
      柳翊开锁开门,衙役把匾额搬进院内,放在正堂的桌上。柳翊摸出一些钱,一人分发了几十文。拜谢诸人之后,喧闹一时的院子再次安静下来。门外挤着乡亲邻里。
      柳翊从神龛一角抽出三炷香,这才反应过来。柳翊刚走到外面,隔壁的张大便递上火折子:“柳…举人公。火折。”
      柳翊道谢。点起香,敲磬,叩拜。
      做完这些事,柳翊走出门去。四周围着一圈人,也没有人对柳翊说话。一直等到柳翊,才点开众人的口。众人纷纷邀请柳翊进门吃饭。
      柳翊说:“多谢各位乡邻亲朋对翊往日的济助,翊感激不尽。请受柳翊一礼。”
      众人纷纷躲开说:“柳郎起来,这可使得。”
      吴婶婶连忙跑上去扶起她说:“起来起来,吃饭没。来婶子家吃饭先。”
      他年少为孤,这群邻里对自己时有相帮,他十分感激。这个婶子,是真正关心自己。
      柳翊起身说:“柳翊穷苦艰苦时,诸位相帮甚多,这一礼诸位担得起。”
      众人看吴婶婶开口,纷纷说道:“来我家吃,我把我爹藏的几十年的酒开了。”
      “我家杀鸡。”
      “我去圈几条鱼。”
      笠水镇,已经几十年没有这么热闹了。吴婶婶和张大一喝,酒席已经在祠堂张罗开了。祠堂是公祠,供奉的是几百年前当地出的一个大官。
      几百年便渐渐变成周围百姓办事的场所。柳翊也无法叫停,酒席就在轰轰烈烈地办了起来。趁着做饭的时间,柳翊说出去邀请客人。
      柳翊最先来到城西,这便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与之不同的是,苏酥家的门是敞开的。柳翊走到门前,便看见苏酥坐在院子里面,百无聊赖地编着柳枝。
      白芷先看到柳翊,喊了一声:“柳公……子。”
      苏酥猛地站起,然后又若无其事地坐下。“恭喜阿翊,贺喜阿翊。”
      柳翊站在门口,两人隔了十步远。柳翊说:“多谢。”
      说着伸直手,递出一画卷说:“江宁城,我带回来了。”
      苏酥转过身去:“我若不动,你是不是便一直站着。”
      柳翊说:“不是。”
      苏酥抬了一下眉毛说:“你将如何。”
      柳翊说:“我会坐你门口,等你来拿。”
      苏酥揉了手里的柳枝,起身走过去。
      如今柳翊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瘦弱的小孩,兰芝玉树,眉目如画,唇红齿白,不愧形貌昳丽。当时比自己矮半尺,如今已经要仰头而视了。
      苏酥接过画说:“衣服好看。”
      柳翊说:“我不……”未说出口。
      苏酥说:“你不什么?”
      柳翊说:“我不觉得它好看。”
      苏酥笑着说:“那你觉得什么好看。”
      柳翊看着她,没有说话。
      “你说什么?”苏酥突然回首看着柳翊。
      柳翊说:“没。过几天我要走了,可能……”
      苏酥没说话:“我只要你做到当时你答应我的就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