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鹿鸣十七 ...

  •   夏亭怀约好众人在山下钟紫寺。柳翊和秦纶来得早,来事之后几人在寺门外等着。每逢秋闱,钟紫寺香火更为鼎盛。
      程子祁走过来:“淋涔这是带了何物。”
      柳翊说:“江宁盛景难忘,欲绘于纸上纪念。”
      程子祁说:“柳兄真是才艺双绝。不过江宁城山水,始终清秀了些,他日入京城,那才叫雄伟壮阔。”
      旁边有人建议,要不要去寺中祈愿。
      柳翊没说话。他自然是不信佛祖能保佑世人的,要是真能,世间如何苦难寻常至此。
      陈子祁看了他一眼说:“我等日读圣贤书,到头来却倚仗祈愿神佛保佑,那与愚民何异。”
      柳翊看了程子祁一眼,未曾说话。
      陆陆续续又有不少人来。有带着一两个随从的,也有前呼后拥乘车而来。其中排场,便是属夏亭怀最大。还有孙程,身边也是跟着数十个家仆。
      柳翊心中没有什么别的想法,他也是这么大的排场的受益者。他和秦纶本来只是备了个烙饼,结果夏亭怀吃喝玩乐均备齐了。
      文人出游,无非就是吟风附雅,写诗填词。柳翊并不想参加,但是也不好拒绝。若是学院寻常文斗或者能有钱赚的诗会,柳翊尚感兴趣。
      但这样的场合,有人都想分个高下,有人想攀附,写得好为人所妒,写得不好为人贬低。特别是柳翊这样毫无背景,没有依仗的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样的道理柳翊自然懂。而且谁人心高气傲,大家亦心知肚明。
      刘文说:“诸位贤兄才华横溢,我便先抛砖引玉。”
      这人柳翊记得,小三元。
      只见他拿起笔便写下——清新山水阔,流水遇知音。
      联句题诗,柳翊曾经在学院也玩过。一张数丈的长卷,一人提一句诗。要求也并不严苛,只需写得合韵即可。格律意韵若能续上为最佳,续不上无非无人称赞罢了。
      柳翊站在人后,他本欲早些随意提一句,可是当他准备题诗的时候,那个孙程却拦住了柳翊,说道:“柳贤弟诗才我等可都是领教过的,若是你现在下笔,让后来者如何接续。”众人也纷纷应和。
      柳翊没有说话,搁了笔。秦纶也没有说话。柳翊在心中暗骂:“果然一个字写不出两个字。”
      一人提一句,虽句句都有人称好,却还是乏善可陈,并无什么佳句。
      程子祁提笔,写下——万籁禽鸟静,秋风百叶喑。
      一直写到最后几人。孙程接过笔,看着柳翊,提下——林烟空掠影,细听暗风吟。
      此句一出,众人也纷纷赞赏。柳翊倒是看出了他言外之意。
      秦纶接过笔去——云轻黛舟月,溪浅照木深。写完之后便退了出来。
      柳翊说:“多谢。”
      就剩下夏亭怀和柳翊两人未提了。夏亭怀看了柳翊一眼,见他没有动作,就说:“涔淋贤弟才高,我便先提不让了。”说着便写下——千山催蟾桂,万水育翰林。
      这一句写下来,众人都沉默。
      柳翊说:“夏兄此句意高绝云,气势凌霄,诸位佳句收于夏兄这句,实为妙绝。无论我如何继笔,无非狗尾续貂。”
      孙程和周围人未等柳翊说完,便说:“夏兄此句恢宏开阔,又凌云盛气,但全诗清致雅淡,正差一句将诗意收回来。柳兄才华横溢,这补全最后一句诗之力,望柳兄勿要推迟。”
      柳翊被拥簇到桌前。柳翊提起笔——薄雾碎河汉?疏雨点碧岑。①
      写完便有人细细琢磨柳翊这句诗的意思,一时都无人说话,便是孙程一时也缄默不言。
      突然那个刘小三元鼓起掌来说:“妙绝。柳兄之才,名副其实。”
      夏亭怀的千山万水,如此大的意象,而柳翊用河汉承接下来,收尾又落回到碧岑身上。并且对于夏亭怀的所表达蟾宫折桂,入仕翰林的远大志向完美收结。薄雾真的能揉碎河汉吗?唯有细雨才能生出这一片碧山。
      这又何尝不是隐隐的劝诫,我等被小小成就一叶障目,却遗忘只有十年寒窗苦苦积累,才能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翰林。周围的人不禁喝彩,便是孙程也叹服。
      柳翊突然说:“夏兄妙笔非我能接住,我亦是借了前人之功。唐时孟襄阳写下‘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答王少伯的‘常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我实在无才收结全诗,只能借孟襄阳诗力以结全诗,实在惭愧。”
      柳翊话说至此,便是孙程也再无话说。诗题完后,众人便独自游山去了。有人弈棋,有人投壶,便是抚琴的人也有。
      柳翊和秦纶找了个空旷之地,能目视江宁城,架起案台。周围有人围观,柳翊并没在意,一心一意扑在作画当中。
      陈子祁说:“柳兄丹青也如此厉害。”
      便有人说:“也不想想他老师是谁?丹青圣手,书画双绝。”
      秦纶并未画山水,而是在画柳翊。他本不太善山水,画画人像倒还能够。柳翊也未说什么。
      柳翊从晨时一直画到酉时。夏亭怀等人早早便回去了,唯有秦纶尚在。柳翊收好东西,与秦纶一路奔回。等过了酉时,怕是城都进不去了。
      乡试结束,王卜筮便问他是打算回去还是等张榜之后再走。柳翊说张榜之后。王卜筮便让他继续留宿在王宅。乡试考完到张榜约需要二十日。
      柳翊闲来无事便看姬观主给他的两本书。兵书柳翊以看过多遍,虽不能通背,但也能记个大概。至于数书,柳翊越看越难懂,不过柳翊却觉得挺有趣,有时也会寻来秦纶一起钻研。
      姬观主给他这个,柳翊觉得必有缘由,所以他决定为这本算书做注,尽力弄懂上面的算法。
      秦纶也不排斥,但仅仅是浅尝辄止,而很多的是说准备明年春闱的事。王卜筮这些时日也并未打扰柳翊,对于春闱的事也未多说。
      春闱明年二月九日开考,试题与乡试相同,但规格更为高大。其实若论上榜百名为率,会试比乡试更高。不过参加会试的几乎均为各地翘楚,从各地翘楚当中脱颖而出,难度比乡试更甚。
      一直到九月三号。王卜筮才来到柳翊居住的偏房:“按寻常乡试,明后几日便是放榜之日。我预先问你,若是中举当你当如何。”
      柳翊沉思了一会,说道:“潜心学问,以备明年春闱。”
      王卜筮沉了一口气说:“你可知会试不同于乡试,三试不中者不可再参加会试。”柳翊眼神闪了一下,没有说话,这个他之前确实不知。
      王卜筮说:“你不急于决定,待乡试乙榜出来之后,再做决定亦可,但我愿你三思后定。”
      明后两日秦纶和柳翊都待在客栈。科考之前要报临时住处,以便中举后门丁报喜。柳翊暂居王卜筮家中,为避嫌便将临时住所填在客栈。
      所以这两日柳翊秦纶都待在客栈。五日卯时初,江淮布政司衙前便集满了学子,只待张榜。柳翊和秦纶早早便醒了,客栈人声雷动,柳翊也难以入眠。
      薛晓还有上方书院几个同窗也都在,听着鸡鸣狗吠,望着天渐渐亮起,翘首以盼。有人也忍不住了,纷纷跑去看榜。
      柳翊心中忐忑。秦纶说:“记得备好银钱。”
      王卜筮嘱咐过,若是报喜门丁上门,领头给一二钱银子,其余者给几十文即可。吹拉弹唱已经响起在江宁城内,也传到柳翊在的客栈。
      学子倾巢而动,跑堂也高呼,报喜门丁来了,不知哪位举人大人中举。
      掌柜跑堂高兴不是假的。这门丁报喜对于客栈来说,那可是金字招牌。特别是家中殷实的学子,见者赏钱也有。就是举子家中贫寒,按照惯例,掌柜也会给手下每日赏些钱。
      报喜门丁举着白条,后面跟着十几人吹拉弹唱,锣鼓喧天,大摇大摆走进客栈。
      众人屏气凝神,众目睽睽之下,门丁展开白条,大喊:“中试壬寅科乡试第一名解元,江淮苏府吴江县学优廪生柳翊。”
      众人纷纷看向楼上去。
      柳翊咬紧牙关,准备下楼。
      报喜门丁中有穿出一人,大喊:“中试壬寅科乡试第三十一名举人,江淮苏州府吴江县学优廪生秦纶。”
      未等众人反应过来,又走出一人大喊道:“中试壬寅科乡试第九十六名举人,江淮扬州府仪真县学廪生晁从之。”
      “我中了。”柳翊旁边爆出一声。下面一群人齐声说:“恭贺三位举人大人。”
      旁边立马响起恭贺的声音。三人在人群的拥簇中下楼,几人的喧闹盖过了其余人的失意,有人唉声叹气,有人涕泪盈眶。不过大多数人还是会送上一声贺喜,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
      讨赏的时候,柳翊虽然提前备好了银两。但现在三人一块报喜,自然每日都要给到。晁从之朝以前同窗喊了一声:“我一时身上未备银两,哪位同学能借我些许,来日晁某加倍奉还。”
      薛晓一直站在柳翊旁边,把满满一袋铜板推到柳翊手中:“恭贺涔淋兄少虚兄蟾宫折桂,这些钱便作为晓的贺礼,勿要推迟。”
      柳翊知道这钱本是用作何事,现在却换了一个人出手。柳翊说:“翊感激不尽。”
      发完赏钱,门丁笑着双手捧上说:“三位举人公,这是明日宴会的服饰与请柬。卯时初开宴,诸位举人公切勿误了时辰。”
      这个客栈掌柜也喜笑颜开,今年秋闱他们客栈一举出了三位举子,便是挂个洞天福地的匾都不为过。来年秋闱,怕是要被学子挤爆门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鹿鸣十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