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妃御闯殿! ...

  •   萧御史目光如炬,语带质疑,沉声反问:“太子妃临盆之际,宫内外守备森严,众人如织,你又是如何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悄然施手,暗行其事?”

      温希文两手一摊,语气轻松道:“臣妾命人将益母草放入药中呀。”

      萧御史继续问:“是什么药。”

      温希文答道:“当然是催产药。太子妃早产,太医院开出催产药,臣妾便命人将草药混入其中煎制,以影响产程,可谓神不知鬼不觉。”

      众臣一片哗然,房玄龄等秦王府旧人,对温希文均是怒目而视,仿佛温希文便是他们不共戴天的仇敌一般。

      而后方的温秘书郎,脸色惨白如纸,如同遭遇晴天霹雳,声音颤抖得几乎难以听闻:“小文,你……你竟真的加害于太子妃?”

      萧御史许是未曾料到温希文会如此“坦诚”,仿佛捡到了天上掉下的馅饼,他心中一阵窃喜,立即转向李世民,拱手施礼道:“陛下,温良娣既然已承认罪行,此事便无需再查,请陛下明断,给予惩处!”

      群臣附和,纷纷跟随萧御史,请求李世民严惩温希文。然而,温希文却置若罔闻,神态自若。唯有长孙无忌,眉头紧锁,目光深邃,隐晦地瞥了一眼李世民。

      李世民见朝堂之上如菜市场般喧嚣,心中升起一股无名之火,方才收拾好的奏折又被他挥手一扫,散落一地。

      “闭嘴!”

      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众人皆被李世民的威严所震慑,纷纷噤声。

      温希文端详着案头那散落如星的奏折,心中暗自赞叹:此等手法,当真是桌面之上的“乾坤大挪移”,堪称一绝。

      说人话就是:桌面清理大师。

      在殿内的静谧之中,随侍的内官们如影随形,忙不迭地收拾着这狼藉的桌面,

      众臣耳畔,忽闻李世民悠长而深沉的喘息,似龙吟于深潭,他缓缓开口:“萧御史,或许你还不甚明了,催产之药中,原本就含有大量的益母草。即便温氏再加些许,亦无大碍。”言罢,他眸光微转,不经意间瞥向了温希文。

      温希文感受到了李世民的注视,唇边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算作是对李世民隐晦的回应。

      先前那些声势浩大的朝臣,此刻皆显得有些尴尬。秦王府的旧人们则是缓和了僵硬的神情,露出一丝了然。至于一些凑热闹的,有些甚至悄然退至了人群之后,假装自己没有参与刚才的口诛笔伐。

      其实秦王府旧人当是都听说过的,当年长孙皇后生晋阳公主时,便有些难产,御医们经过一番紧急的诊脉与商议后,向李世民请旨,唯有使用一剂猛药,方能助皇后顺利生产。

      那剂御医们精心调制的猛药与此次给太子妃的药是一样的,均是以益母草为主要,其他提气提神的药为辅助,这才助长孙皇后顺利诞育晋阳公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年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随着时光的流逝,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许多人只知长孙皇后生下了晋阳公主,却已忘却了那段益母草助产的传奇。

      李世民的目光再次落在萧御史身上,他微微眯起双眼,语带讥讽:“萧御史,你当真确信,温良娣谋害太子妃,仅仅是因为在催产药中加了益母草?”

      萧御史被问得有些措手不及,他慌忙答道:“啊……是,啊不,不是。臣是听闻温良娣将益母草置于赠予太子妃的器具之中,太子妃因长年累月的接触,这才导致了流产。”

      他竟对此事了解得如此详尽?温希文心中不禁咯噔一声。

      她悄然将视线转向李世民,只见他的脸色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和,笑容和煦如春风拂面,但眼眸中却藏着难以捉摸的波澜:“这般详尽,你又是从何处听闻的?”言罢,他的目光在萧御史身上流转,仿佛要洞穿他的内心。

      “这……这……”盛夏时节,暑气蒸腾,殿内置有数盘冰块以降温,其中一盘恰巧紧邻萧御史之侧,即便得此凉意,萧御史仍是大汗淋漓,豆大的汗珠自额头滑落,浸湿了衣襟。

      帝王之怒,犹如风云变幻,难以捉摸。若是雷霆万钧之怒,言辞如狂风暴雨般猛烈,那或许只是李世民一时之怒,未必是真正的深恶痛绝。

      然而,若是李世民此刻面无表情,目光冷冽如冰,那便不同了。这并非因为怒火已消,而是因为在李世民的眼中,此人已如同死人,再无生气可言,自然无需再为之动怒。这般深沉的冷漠,远胜过雷霆之怒,让人不寒而栗。

      萧瑀乃明智之士,自然深知此中奥妙,他迅速上前,插话道:“陛下,微臣斗胆提及前朝之事以作参鉴。昔日隋炀帝宫中,曾有一妃因心生嫉妒,竟对另一怀有龙嗣的妃子施以毒手,暗中送去藏有禁药的荷包,致使那妃子不幸流产。此等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今萧御史所言当是猜测。依臣之见,此事当交由三司会审,以明真相,再行定夺。”

      “臣妾以为不妥!”

      突然,殿外传来女子清脆泠泠地声音,伴随着的是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听着声便是有不下数十人。

      温希文回头一瞧:“媚娘?”

      武媚娘与另一位身着湖蓝色宫衣的女子并排而入,在她们身后,跟随着一群身着五彩斑斓宫衣的御妻们,她们或娇俏可人,或端庄秀丽,此刻却集结在了一起。

      温希文细细打量这群人,心中暗自惊叹。其中不乏她昔日相识的旧人,也有许多新面孔。其中许多人曾与温希文一同在来仪和殿同桌而坐,烧烤喝酒,聊天欢笑。

      李世民蹙眉,道:“惠儿,武氏,你们怎么来了?”

      惠儿?

      温希文听闻此言,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那位身着湖蓝色宫衣的女子。她心中一动,暗自思忖:这便是那位贞观朝唯一留下名字的徐贤妃吗?今日一见,果然气质非凡。

      徐惠带着后面的诸多后妃,柔柔下拜,道:“臣妾等人,拜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福寿安康,祝大唐永享太平。”

      随后,徐惠缓步上前,轻声细语,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方才,臣妾耳闻这位……大人,向陛下进谏,欲将温良娣谋害太子妃一案交付三司会审?”

      萧瑀面色微沉,眉头紧锁,不满之情溢于言表,他沉声喝道:“妃御们理当恪守妇道,安守内闱,岂可涉足朝政之事?此等行为,岂不是乱了朝廷纲常,有违祖宗礼法!”

      武媚娘闻言,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她微微扬起下巴,回怼道:“太子妃,乃国之储君之妻,身负母仪天下之责,其尊贵地位岂容轻慢?温良娣,亦是东宫之嫔御,二人皆属后宫之列,岂能轻易交付三司会审?如此行事,岂不是置太子妃的名声于不顾,又将温良娣的清白置于何地?”

      萧瑀闻此,面色愈发阴沉,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只是他不认识徐惠,更不认识武媚娘,便冷冷地嘲讽道:“牙尖嘴利,当真是难缠之至。古圣人所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此等狡辩之辞,不过是欲掩其无礼之行,真是让人嗤之以鼻。”

      武媚娘眼中闪过一丝倔强,行一礼,道:“臣妾虽位居才人,但也是时任大唐皇家实验室的主理之人。众多御妻们,参与了诸多事项的筹划与执行。诸位臣工府邸中的精美桌椅,便是我等实验室的心血结晶。臣妾等也为大唐贡献了许多力。”

      “原来是你。”长孙无忌突然插嘴,赞叹道“犹记得去年温良娣返回东宫之际,大唐实验室主官之位空缺,我本为之担忧。不料后宫之中竟有你这般能人,及时填补了这一空缺,并带领实验室取得了更大的成就。特别是那酒精的制造,听闻你等改进了工艺,做出的酒精品质更佳,在我大唐前些时候与吐蕃交战时救了许多伤患。”

      武媚娘倒是谦虚了些,一礼道:“长孙尚书过誉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妾身不过是在温良娣所遗之配方上,略加改良,以求精进。若无温良娣昔日之辛勤探索,妾身焉能得此成就?长孙尚书之夸赞,妾身实感受之有愧。”只是嘴角的笑掩盖不了她内心的愉悦。

      武媚娘开心,便有人不开心。

      萧瑀方才还在高谈阔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之论,对于酒精一事亦有所耳闻。昔日军队凯旋,他更是亲自挥毫,撰写了一部《酒精赋》,字里行间皆是对其的赞誉与推崇。然而,此刻他得知这造福军中的酒精,竟然出自眼前这位御妻之手,心中不禁五味杂陈。自己射出的箭矢正中自己的眉心,如今的场面,倒让萧瑀有些下不来台。

      温希文则在一旁默默观察,心中暗自感叹:自己久居宫中,对世事变迁已然生疏,没想到外界竟已发展至此等境地。然后便瞧见武媚娘偷偷地给她做着鬼脸。

      温希文不由失笑:年轻时的武媚娘,果真是胆识过人,活泼无拘,即便是这般庄重的场合,也敢做出如此出人意料的举动。

      李世民端坐于上,目光扫过底下众御妻,眉头微微蹙起,声音中带着几分威严,问道:“尔等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徐惠与武媚娘相视一眼,二人齐声向李世民陈述了此行的目的:“陛下,臣妾等此番前来,乃是为了共同保举温良娣。温良娣仁善,绝不可能谋害太子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