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薛寻一回到庄子便径直入了自己的卧房,直到夜深时身边的嬷嬷前来唤人才发觉不对劲。

      只见房内漆黑一片,悬挂的珠帘被人随意扫落,堪堪遮住里头的赤色锦被,锦被中隐约可见一个人影藏在其中。

      薛寻整个人蜷缩成一团,像是掉入冰窟一般浑身发冷,无力、冰冷得感觉撕扯着身体。

      他动了动无力的手臂,想要把柔软的被子裹得更紧实一些,却被体内猛烈袭来的又一阵寒意逼得死死咬住被角。

      薛寻闷哼一声,侧身露出青紫色的唇瓣,白皙的额头渗出颗颗豆大的汗珠,那汗珠顺着喉结慢慢滑入胸膛,洇湿了身下的锦被。

      他晃了晃脑越来越昏沉的脑袋,伸手狠狠掐了一把大腿肉,与此同时一道略显苍老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公子,可要用晚膳?”李嬷嬷小心地敲了敲房门。

      薛寻费力道:“不用。”

      闻言李嬷嬷识趣地退下,她虽不同于暗二这种贴身的随侍,却是宋威留在庄子上的老人。

      宋威回京时特意把李嬷嬷提为管事嬷嬷,便是要她帮着管理庄子,如今小主子带来的贵人自然便要李嬷嬷亲自照料。

      房内,薛寻拼命咬住下唇忍受体内不断翻涌的寒意,伴随着渐渐模糊的视线,痛苦的□□正从喉中无意地发出。

      另一边,李嬷嬷有些疑惑地回头瞧了眼暗如黑夜的卧房,公子自踏入房内便未出来过,还有公子方才那声儿好似正忍耐着什么。

      莫不是身体不适?

      李嬷嬷有些担忧,她返回远处又伸手敲了敲门,清脆的响动过后,房内依旧寂静无比。

      她轻声唤道:“公子?”

      里头依旧无应答,李嬷嬷顿时心慌起来,她伸手推开卧房门,踏步径直走向烛台点燃烛火。

      很快的,浅色的烛光将漆黑的屋子照亮,李嬷嬷随手将火折子放在一旁,转身便瞧见榻上隆起的鼓包。

      “公子可是睡迷糊了?”她笑道,伸手揭开厚实的锦被,乍一眼便望见薛寻那张泛白的脸。

      李嬷嬷愣住,“公子?”

      薛寻迷迷蒙蒙根本没法回答她的话,李嬷嬷意识到不对后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

      冰凉刺骨,若非知晓薛寻在房中,她还以为是在雪中冻了许久呢。

      苍老的面容染上焦急,她立刻朝着房门处大喊:“来人,快来人!”

      梳着双丫髻的小丫鬟正捧着梳洗用的铜盆往里间来,听见声音立刻匆忙忙加快脚步。

      方一入门便看见李嬷嬷守在公子榻前,她当即便带了哭腔道:“嬷嬷,可是公子出了事?”

      她是萧策特意寻来伺候薛寻的贴身丫鬟,若是公子出了岔子,她就是十个脑袋也不够殿下砍的。

      这一想,小丫鬟便想哭,圆溜溜的眼眶泛红,若非李嬷嬷大手一挥,她怕是要急得团团转了。

      李嬷嬷当机立断:“去,快去请郎中!”

      “奴婢这就去。”小丫鬟慌慌张张地往外跑,正巧撞上从外头回来的暗二。

      暗二有些懵,他低头瞟了眼一头扎进怀里的莽撞丫头,忍不住有些好笑,急头白脸的也不知道在忙什么。

      “你——”

      “哎呀你别挡道,公子还等着奴婢呢!”说罢,小丫鬟伸手一推,便急头白脸地往外冲。

      她先前见到暗二都是畏畏缩缩地躲着,生怕这个面色阴沉的刀疤脸吃了自己,今日胆子突然大起来,着实令暗二惊喜。

      他有些好笑地看着人跑远,摇摇头想这丫头生得倒是水灵,就是性子有些跳脱。

      “暗侍卫。”李嬷嬷听见动静忙从里头出来,一眼便见到廊道中站着的暗二,她目色凝重道:

      “烦请暗侍卫去辽州城寻一回殿下,公子病得有些蹊跷。”

      话音刚落,便见暗二的脸色急转直下,先前平淡的面容也跟着染上两分急色。

      “嬷嬷放心,暗二这便去寻殿下。”他抱了抱拳告退,转身就火急火燎地上马出了庄子。

      李嬷嬷叹口气,只盼着那郎中能早些来,这样也能替公子好生瞧瞧。

      她抬眸定了定神,有条不紊地安排剩下的几人,“其他人随我进来,香铃去给公子备好热水。”

      “香云去将剩下的那几个炭盆点上,能烧多热便烧多热。还有香巧,去膳房盛碗姜汤过来……”

      恰巧此时房内的薛寻呢喃了句什么。李嬷嬷凑近了才听见他说冷,于是转身命将匣子里厚实的锦被抱出来。

      “冷~好冷~”薛寻的身体控制不住地颤抖,体内似有一股寒意缠卷全身,不断地将仅剩的余温吞噬。

      阵阵的刺骨冰寒使得他清润的脸庞有些痛苦,白皙的额头处一颗颗汗珠顺着轮廓滑入墨色长发。

      香铃脸颊微红,她小心地拧干手中帕子放在薛寻额头擦拭,见他面露痛苦不由得有些心疼。

      公子先前还生龙活虎的,怎的出了一趟庄子便成了这般模样?

      莫说香铃疑惑,李嬷嬷也正纳闷呢,好端端的人突然病倒了,还藏着不让人知晓,想来定是有旁的原因。

      不过她也不多嘴,只尽心尽力的吩咐人照顾好薛寻,只待太子从辽州城回来。

      ……

      巍峨的城墙古朴厚重,仿佛一条卧龙一般横亘在无边的雪域,高大魁梧的士兵手持长枪立于墙头。

      凌冽又带着肃杀的目光落在底下的嘈杂人群,似乎眉头微微皱起时便能杀人于无形。

      城脚下乌泱泱立着一群人,他们正小声讨论着什么,时不时还目光警惕地瞥一眼站在城楼的士兵。

      “他们不会想把咱们埋了吧?”一个面带红肿的女人小声嘀咕。

      旁边的男人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愤恨:“说不得呢,郑谦那个狗官什么事做不出来!”

      “就是,那狗官不顾百姓的死活,皇帝怎么还留着他!早就该砍了他的脑袋!”

      “唉别提了,天高皇帝远,想怎么样还不是郑谦说了算。”老头摇了摇头,无奈叹口气。

      依偎在他身边的小孙女害怕的揪紧爷爷的衣摆,她也不过才七八岁的年纪,却瘦的可怜。

      干瘦的两颊凹陷,显得那双本就圆溜的眼睛越发大了,她用瘦小的胳膊摇了摇爷爷的手臂。

      “爷爷。”

      老头低头她,浑浊的老眼满是心疼,他老婆子和儿子儿媳都因为疫病死了,只留下这么一个小孙女。

      他也年纪大了,也不知道还能看几眼,趁着还活着,得给这丫头找个好人家。

      老头眼里盛满了绝望,小孙女似乎看出了爷爷的悲伤,伸出长满红疹的小手轻轻抹了抹他苍老面容上的眼泪。

      脆声道:“爷爷不怕,孙女儿陪着爷爷。”

      话一出,先头嘀咕的女人怜惜的瞧了小女孩儿一眼,她叹口气:是个孝顺孩子,可惜没生到好时候。

      宋青遥远远地瞧见这一幕,眼中不免一热,暗暗发誓定要抓住那个下毒之人,再好生磋磨一番才行。

      城楼上的萧策自然也看见了,他不动声色地打量人群中几个面色怪异的人,低声嗤笑。

      随后招招手,一个身穿盔甲的兵士就走上前去,不知听到了什么,他点点头,转身走向乌压压的人群。

      “肃静!”

      伴随着雄厚的低吼,百杆长枪重重落地的哐当声盖过了小声的讨论,待人群里渐渐平静下来,那兵士方才继续道。

      “陛下知晓辽州百姓的遭遇,一月前便派太子殿下率领百人前来救援,奈何路遇歹徒方才延误了时日……”

      话还未说完,先前那个愤愤不平的男人便立刻大声嚷嚷起来,“这人莫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然敢阻拦太子?”

      “就是,我看那个歹人巴不得咱们老百姓生活过得苦,真是居心叵测。”有人低声应和。

      城楼上的兵士还在继续,“殿下如今亲至辽州,为咱们带来了数百位名医和万担钱粮。”

      城墙脚下立刻响起了一阵大过一阵的骚动,紧跟着便瞧见一车又一车的药材和钱粮运送进城内。

      “至于疫病,殿下言宫中御医早已研制出良药,不日便可解了咱们的困难。”

      话音刚落,那阴沉许久的老天竟忽然放晴起来。

      这会儿骚动彻底变成了欢呼,先前目色绝望的众人脸上立刻盈满了希冀,使得丑陋的红肿也变得可爱起来。

      角落里,头发花白的老头眼含泪花,粗糙干瘦的手揽过懵懂的女孩儿将她死死搂在怀里。

      女孩儿下意识喃喃一句:“爷爷。”

      “有救了。”老头泪如雨下,“咱们妮儿有救了。”

      站在城墙后的萧策满意地勾了勾唇角,眼尖的立刻便望见城楼上那道修长挺拔的身影。

      恰巧此时金乌绽放。

      一层薄薄的浅金色洒落在挺拔的背脊之上,衬得那道身影越发修长如玉、不染纤尘。

      “殿下实乃仙人也!”

      不知何人忽然高声呼喊,底下众人见了这般飘飘欲仙之姿竟也激动地认同,齐齐高呼殿下千岁。

      萧策意气风发地望着底下为他称赞的百姓,清俊的面容染上几分不易察觉的自傲。

      忽然他目光一滞,只见城楼侧门不远处,一匹黑色快马正埋头奔向城墙,待再靠近些时,便将马上的男子瞧得一清二楚。

      暗二来时正瞧见此番盛景,他犹豫一刻后迅速翻身下马,快跑着奔向城墙上的萧策。

      “殿下,公子病发。”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