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好多年 ...
-
初三的最后一个学期开学了。在这最冷的一个冬天里,秦遇迎来了她的16岁生日。
今年过年很迟,开学之后已经三月,食堂前的电子大屏自然没有播放她二月初的生日照片。她在家中自己买了蛋糕庆祝,开学后也只有宋以琳给她送上了礼物,她只是默默收下,然后埋头投入了初三的第二轮复习。
开学第一周的周三下午公休,是全体初三学生难得的课间时间,秦遇不想动,抓紧时间坐在教室里自习。
门口的同学好像在叫她的名字:“秦遇,有人找你。”她有些疑惑,以为自己听错了。
“秦遇,是个学弟找你。”她放下笔站起身,走到教室外。站在那里的是那个很久没见的少年,他靠在走廊的柱子上,轻轻倚着。
很久没见,他的身高已经比上次见面高了有十多厘米,比她高了半个头。面前的少年见她来了,快步走了过来,身体微微前倾,俯下身直视她的眼睛:“虽然迟了,但还是祝你生日快乐。”顿了顿,他又补了一句,“小鱼姐。”
说完,他从背后像变魔术一样变出了一个礼盒,打开盒子,从里面拿出来一个卡林巴琴。“之前看你社团排练都很认真,想着你应该很喜欢音乐。我之前没学过,听说这个拇指琴最简单,就学了一段。我弹给你听听。”
他双手捧住木质的琴身,经常打球的手指轻轻地拨动一排弹片,磕磕绊绊地为秦遇演奏了一首生日快乐歌。弹完后,他背过脸去,好像暗暗骂了一句什么,然后很不好意思地转回来:“其实我练了很多次,没想到今天没有发挥出水平。”
没等秦遇回话,他把琴塞回礼盒,仔细地盖上绒布,合上盖子,一把放进了秦遇的怀里,说:“这个也是你的。我先走了,拜拜。”
秦遇自知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但她此时却被一种无言的感动裹挟了语言系统,她说不出一句话、一个字。她没有想到那个少年还能记得她的生日。
再迟钝的人也应该感受到了他对自己的好感,但秦遇仍不愿承认。她不清楚,只见过几面的男生在隔了这么久的时间后会迸发出跟她一样的情感。她是个胆小鬼,她知道自己的感情是在默默窥视后不断积攒,但她却不知道那个男生又是为何在关注她。
秦遇知道自己马上要中考了,她不能影响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她未来要去一中,而那个他却坦言自己很难考上。他们终会是分道扬镳的,只是两条相交线在此刻重合,以后便会渐行渐远。
所以秦遇选择将这份情愫深埋心底。她要对自己负责。更何况有父母如此的期盼,她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更不应该花心思去妄想什么。
在来势汹汹的春潮中,秦遇终究还是退缩了,做了那个逆行者。
后来她和他就没有什么理由能够再相见了。秦遇曾经翻开少年的社交媒体,但又恍然想起他的生日在11月底,看来她没办法以对方生日为借口再见他一面,也无法将这份礼物的回礼交还给他。
四月,体育中考到来了。秦遇已经将自己宝贵的自习时间泡在操场上很多天。
每当她在跑步时尝出嗓子腥甜,心跳如擂鼓一般痛苦不堪时,她总会想起那个少年。倒不是像宋以琳所说的那个方法一样,想象他在终点前等你,就会加快脚步。而是开始对他能跑能跳,甚至可以作为体育特长生的身体产生了羡慕。
终于,在跟着班级同学最后听了一遍体育中考的注意事项后,他们班在考试的前一天傍晚来到操场上,准备迎接考前最后一次跑步。秦遇想赌一把,她从没有满分过。虽然能稳稳考进一中,但高分间隔如此之近,让她连0.5分都舍不得放弃。她想拼了。
当她站在跑道上,迎着初春的狂风一步步迈开扎实脚步时,她眼里只有跑道和迎风鼓动的心脏。在拐最后一个弯道了,她突然听见左侧传来一声呼喊:“小鱼姐,加油!”她用余光瞟了一眼,好像是刚下训练的秦遇。但她顾不得这么多,上了直道开始冲刺。
她似乎看到旁边的男生在陪她跑,但他又离得很远,远在正常的社交范围以外。冲过终点线后,那个男生的身影就消失了。她听到班主任手上的秒表按下的声音,突然感到积劳已久却如风卷残云般袭来的疲惫。她把所有压力都释放在奔跑中了。“原来他们热爱体育是这种感觉。”她扶着膝盖突然想到。
等秦遇刚缓过来几口气,宋以琳突然冲过来抱住她的脖子:“小鱼,你满分了!太不容易了!”秦遇张开双臂回抱住她:“是啊,我们都好不容易。”
后来的体育中考、二模、三模、中考,日子就这样慢慢走着。秦遇彻底回避了除了学习以外的所有事。直到中考结束的那个下午,她才从上锁的抽屉里取出旧手机。
那时社交媒体上很流行发一条动态:“用一个表情包说出你想对我说的话。”秦遇觉着有趣,也顺手转发了。
中考结束了,朋友们回消息都很快。宋以琳第一个在下面评论了一个爱心,秦遇回了她一个略带猥琐的亲亲。然后是一些普通同学,下面同班的一个体育生同学评论了一个奶牛头。秦遇不解:自己跟这位同学甚至没有交集,就回复了一个问号。
过了一段时间,那个男生回复了她:“不好意思啊,我认错人了。我以为是我那个和你同名的队友。”秦遇刚想回复,又跳出了一条新消息。“来自秦遇”
他回复了篮球队的朋友:“说我呢。”后面跟着一个调皮的表情。过了几分钟,这条空间下面又跳出来一条消息。是他新回复了一个动画表情:一对碰在一起的啤酒杯。
秦遇意会了。她没有借此机会去找他闲谈,但她知道,秦遇最想对她说的一句话是“恭喜啊,毕业快乐。”
2019年的暑假发生了很多事情。
六月初中毕业,秦遇顺其自然地升入一中,全市最好的学校。虽然体育中考拼死拼活满分了,但仿佛命中注定的,总分数差了0.5分,没有够上最好的班级。
七月家中亲人离世,秦遇第一次经历近距离的生离与死别。
八月家中资金有了巨大的变动,父母非常果断地在秦遇的高中旁边买了一套二手房,以供秦遇上下学。
一个个巨大的变化如同一座座稻草堆压在了秦遇的身上。一向向往新环境的她此时却无法表现出一点兴奋,她又一次熟练地强压下内心迎接新环境的的喜悦与激动,开始陷入一种怪圈,陷入一种奇怪的思维和情绪中。
她开始自我厌弃,认为自己不配。正是因为不配,她才与梦想的班级失之交臂;正因为不配,她才会在刚获取了一点毕业的喜悦后,便要经历亲人离世的痛苦;正因为不配,她才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喜爱,她不配开始一段亲密关系,她不配之前记忆中的那个阳光的少年。
她开始很难再拥有好成绩。很多以前的校友和家中的亲戚在看见她时都会感慨时过境迁、才华没落。他们说秦遇再没法考出好成绩,再没法像从前那样写出优美词句。秦遇想呐喊,她无声地爆发。
她放弃了自己的爱好,放弃了音乐,以致拿起提琴是说不出的生疏;放弃了自己喜爱的写作,甚至全身心地投入到高中学习中。她在理科中倾注心血,却仍旧只能处于一个非常平庸的位置。她开始觉得自己耗不住了。
2020年寒假,另一个噩耗传来,疫情开始了。秦遇在时代的缝隙里苟延残喘。
学校开始上网课,但离谱的是,上课形式是每节课换不同的老师进行录播,每个老师讲的甚至没法连成完整的内容。她开始跟不上进度,这和过去十多年尖子生的经历相违背,她开始自我焦虑。
由于疫情,她被困在自己的房间,她无时不刻不在担忧自己的生命,担忧家人的安全,担忧未来的时代会有什么变化,担忧自己刚上了半年的高中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担忧自己的高考,担忧自己的未来,计算着每天需要做核酸,计算着每半天需要换口罩,计算着每次回家需要进行全身消毒。
她忧虑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冷漠与隔阂,她忧虑自己身边没有出现朋友,而宋以琳在疫情后已经与她断联了好几个月。她忧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在恢复上课的时间里,他们被限制不能外出和运动,她的体质好像又变差了。但她又要坚持不能感冒和发烧,不然会因为滞留在校门口的测温亭或是发热被遣送回家而落下课程。
就在这一切事情越来越糟糕的演化中,秦遇迎来了她的高二。
20岁的秦遇此时也将她的回忆录写到了最后一篇。她在桌面上重新开了一个word文档,在笔记本上慢慢打下文章的标题。
「祈雨
后记
写在结尾
2024年的寒假,我从记忆中扒拉出各种碎片,断断续续拼拼凑凑写完这么多字。二十年后回头望,我的青春仿佛正如轻舟已过万重山,想说的话有很多,此书中却未一一列举。多年后,也许很多细节已记不清,愿能翻开此书,寻得刹那共情。
“往事暗沉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