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剖情书 ...

  •   寡淡而日复一日的生活就像被按下了加速键。
      秦遇和另一个他正式相认,是在两个月后的期中表彰大会。主持人先是念出了秦遇的名字,正在发呆的她突然被身旁的同学拍了拍肩膀,班主任喊她:“秦遇,叫你呢!”
      台上的主持人念完了一串名字,结尾加了一句:“……市中学篮球联赛亚军。”她一下意识到这里自己的名字并不是指她,而是那个同名的学弟,赶紧摆摆手,向老师和同学解释自己并没有突然觉醒体育天赋。然后她就看到那个许久未见的身影,轻轻松松跃上了主席台。
      等校篮球队的所有同学站上台后,校长并没有立即给他们发奖状,而是示意主持人继续念下去。“……秦遇……”旁边的同学又拍了拍她的肩膀:“这次总算是你了吧。”她还在发懵。主持人继续念:“……交响乐团,中秋音乐文化节演出优秀团体。”班主任推了一把她,她赶紧快步从另一个方向的台阶上了主席台。
      篮球队、交响乐团以及其他各个学习课竞赛的获奖人员被安排着站在了一起。主席台有些小,人数有些多,她和他的视线就这么交汇上了。
      两人都没说话,但是眼神中却似乎解释了一切:他们都认出了对方。
      校长开始发奖状。由于人数过多,他们手上都只拿到了一个证书的红壳子,里面的奖状纸需要等下台之后过段时间再发。所有人举着那个红壳子,规规矩矩地站好。学校的摄影师为他们留下了合照。
      一向腼腆的秦遇今天笑的格外认真。她希望能在生命短暂交汇的时候留下最好看的瞬间。多年后,也许自己和另一个秦遇抱着相册回味青春时,也能回想起自己当初和那个同名的人有过同一张合照。不过这都是后话了,20岁的秦遇在回想今天这个瞬间时,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那些婆婆妈妈的感触,而是个子瘦小的她拼命垫着脚尖,想从前面篮球队的队伍空隙间露出脑袋。
      她的前面就是他。在毕业拿到纪念册时,翻到这一页照片,下面的署名前两排的同一个位置都是秦遇。还记得教导主任在安排印刷前统计名字,还特意确认了没有输错。
      领完奖合完照,下台的他们在侧门又碰上了。不同于秦遇预先设想的类似于电影或小说中的情节,他们俩的第一反应竟然都是和对方握手,然后互相说了一句“你好。”在当时那个手机使用还算普及但中学生使用并不算频繁的时代,两人并没有留下联系方式。握手加问好就是他们对真挚的情谊最好的诠释。
      在同龄的00后眼中,互相眼熟就算是认识,说过话就可以称之为熟人,可以在班级同学面前称ta为自己的朋友。接下来的日子里,秦遇一直深陷在今天这一“仪式”带给她的喜悦中。她为自己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而感到雀跃,因为对方和自己的默契而感到惊喜。她没有联想到男女之情,她似乎并不是很了解另一个他。但是那天之后,他们就可以算是熟人、朋友,是能够小打小闹、互相往来的朋友关系。
      两人之间的状态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几个月。2018年的寒假过后,同学们返校时,学校的电子大屏又重新开始按照惯例播放每个当天生日的同学照片。2月10号这天正好是社团日,秦遇照例在交响乐团排练。快结束时,指挥老师突然带着其他同学送给了秦遇一首《生日快乐》,旋律简单,也能听出是急匆匆排的,但是也让秦遇眼眶含泪。
      排练结束后,秦遇从活动中心走回教学楼,路上她碰到了另一个秦遇。整个学校只有交响乐团和篮球队,会在社团活动结束后加练。少年看见她,楞了一下,弯腰,伸手将刚刚一直拍的篮球捞在怀中。然后笑了笑:“生日快乐!”“谢谢。”那是他们第二段对话。
      时间过得飞快。初二快结束时秦遇已进入了中考的第一轮复习,她将全部心力投入到复习中,同时比别人还要多操心自己的体育中考。破碎的心态一直影响着她的生活,发呆的情况时不时就会发生,情感总是丰沛得要溢出,而那种简单纯粹的快乐却很少能够体会到。
      转眼间就步入初三了。开学后,整个校园仿佛都不一样。秦遇看着去年她和宋以琳画的井盖被新的班级所覆盖。然后他们又单独举行了几次同一年级的表彰大会。为了体育中考,学校将他们的体育课和活动课的时间与其他年级错开。秦遇的身体被满满当当的时刻表关起来,她的灵魂也被固执的自我所封闭。

      2018年最后一次见到少年秦遇,是在11月26号,那天是他的生日。
      她吃完晚饭从食堂出来,走过长长的下坡。刚要穿过电子屏,就看到刚结束训练的他穿着球衣站在树下,头发微微汗湿耷拉在额角。他周围应该都是他的朋友,有男有女,很多人围在一起,应该是为了看他的大屏照片。
      果然,在秦遇路过的那瞬间,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很大声的欢呼。她离得有些近,被惊地猛一回头,正和他的目光相撞。很意外的,这次他朝她走过来。没有简单说句话就走,反而用了一个很容易引出一段很长对话的开头:“好久不见。”
      说完这句,他没有等她回话,而是接着说:“明年你就要走了吧,打算去哪个高中?”秦遇尽量无视他身后朋友的调侃,平静地说:“一中。”面前的少年又继续在自说自话:“那我们应该不会在一个高中了,大学霸。”他犹豫了一下,“难得有同名同姓的缘分,我们加个联系方式吧。”秦遇点点头,报出一串数字。他抓抓头,似乎是觉得她报的有点快。
      他急忙从身上到下摸了一遍,最终从包里翻出一支笔,急急忙忙的就往手背上记录。秦遇笑了:“你咋往自己手上写啊?”男生摆摆手:“哎呀,我研究出来的绝佳记录位置,一抬手就能看见,绝对不会忘。”
      秦遇一路上飘着回了教室。午休时却睡不着,又被后座的宋以琳抓了个正着,在小纸条上盘问半天。
      20岁的秦遇回忆这些时,是零散的、模糊的。过了这么多年,她依旧记得那个男生亮晶晶的眼睛,急急忙忙往手上写时的无措和狼狈,以及刚训练完手上有微微汗湿,导致笔一直不出墨时的焦急。她承认,14岁的她心动了。
      但是现实并不允许她沉溺于恋爱中。于是她沉默着转移视线,在一张张试卷中向着自由跳舞。她挣扎着。
      但她又控制不住的想念。她开始设想一条路,想象自己的身边站着一个男生。在无涯书海中,她继续想象着少年的身影。从教室去操场、从操场回教室的路上,她开始寻找那个身影。
      她开始沉浸在这美好的情绪中了。她不再发呆,不再陷入内耗,甚至不再低落。她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努力学习。她放弃了周围的一切,退出了交响乐团,离开了音乐的生活显得更加沉闷无聊。
      这年冬天,雪下的格外大。

      「祈雨

      第四章剖情书
      这辈子我算是为了爱而降生在这个世界上
      爱自由生命

      我二十岁原来是这个样子,这是件很神奇的事。
      因为从前的我是那么胆小唯诺,从不提出自己的任何要求,也总是压抑自己的所有愿望。直到最终在2016年,在我许下“运气好起来”的新年愿望后,上天好像突然看到了这个纠结敏感的小女孩。我觉醒了。
      我好像天生就会爱人。在觉醒后的多年中,我一直是靠爱人泅渡过漫长的生活之海。
      他们都说我早熟,但我除了爱别人完全不谙世事。我的所有技能仿佛都是在各个时间段突然觉醒。我按部就班,唯爱飞越千山。
      我喜欢爱人的心情。自找到特别的缘分开始,我无时不刻不沉浸于美妙的情绪中。我认真对待每一拍心跳,也期待着每次转身能见到的身影。
      所以到了高中,在我突然挣脱后,我迷失了。原来这么多年我已将一半以上的心神拿来给外界,我一时竟不知该为自己做什么。
      等我终于思索出问题的答案,我又已经十九岁了。

      因为过分充盈的爱,我陷入过三次沉郁。
      第一次在初中,我迷茫觉醒后的真实体感;
      第二次在高一到高二,我备受世界和友谊的打击;
      第三次在大一上,我第一次伸出触手探索一个人的生活。
      在每一次艰难来临的时候,总是刻骨铭心的。我从前的记忆在十八岁之前还历历在目,到如今却莫名其妙模糊了。就如同十五岁后突然被收走的天赋,更可怜的是,没有别人意识到。所以我只能加倍努力,试图不让自己的成就被人轻视。非但没有,在探索自我的路上却越走越远了。
      有无数人、无数事拉了我一把。
      是每到毕业季就会出现的数学老师;
      是全世界天南海北的朋友;
      是初中至今都为我留存的童话梦;
      是文学,是美学;
      是逐渐拥有共鸣的意识,是逐渐得到实现的自我价值;
      是那场雨,是那阵风,是初三那年的大雪。
      我懂得事理,洞悉生死,知晓爱恨。
      我是个二十岁的成人。
      愿下次和他人相见能给予最真诚的注视而不目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