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懿康三十七年春,和安郡主回京,于夏初回到京城。
      同年,虞川护送南疆太子回京。
      战场上的局势总是千变万化,不过边疆局势也算稳定了不少。
      太子擅于用兵,所以打的有来有回,绕的对方团团转。
      转变在懿康三十七年秋,云昭的十七岁生辰。
      南疆太子安全回国,向南疆国王禀明北梁与四皇子的计谋之后,国王大怒,停止了对大郢南方的进攻,一月后,宣布对北梁的进攻。
      北梁大抵是没想到南疆竟然如此,一连节节败退。
      南疆与大郢正式结盟。
      懿康帝与南疆国王商量后封虞川为两国国使,亲率两国联军从北梁南边进攻。
      云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在宫里画图纸。
      这大半年里,她时常都能从父皇口中听到虞川。
      一方面夸奖虞川的才能,一方面夸云昭慧眼识珠。
      懿康帝心情不错,听闻边疆频频传来喜报,一时喜上眉梢。
      懿康帝说,他得想个好听的封号。
      说完,又兴冲冲的走了。
      赵玉琼在宫里时常来看她,同她说,等战争平定了,她就向全天下昭示她是公主。
      告诉所有人,她叫云昭,皇后所出的小公主,大郢的四公主。
      淑妃一反常态的总来看她。
      她憔悴了很多很多。
      她满眼慈爱的看着云昭。
      她说,若是云秀还在,定是已经成亲生子了。
      二皇子在上月就已经领军前往边疆帮助云锦。
      她的身边也不剩下什么人了。
      偶尔到云昭这里坐一坐,然后又慢慢悠悠的回宫。
      赵柔芷成亲多年终于生下了一名女孩。
      赵柔芷夫妻很心疼这个女儿,给她取名赵天赐。
      这个孩子是赐给赵家的礼物。
      虞川偶尔会给她来信,絮絮叨叨的说着一些最近的事。
      他好像没说什么,但是好像什么都说了。
      他的天赋好像就是用兵打仗,每一次都用兵如神,打的北梁节节败退。
      懿康帝亲封虞川为进南将军。
      懿康帝还说,等打了胜仗回来,他就封虞川为武安君。
      武安君,曾经是战神白起的封号。
      给他这个封号就足够看出了懿康帝对他的赞赏。
      胜利不仅激励着君主,也激励着百姓。
      云昭对于水利和农业这一类倒是精通,也给朝廷上的官员提了很多意见。
      好像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可是意外总是突如其来。
      懿康三十八年春,云昭刚过完十七岁生辰不久。
      云锦被俘了。
      北梁在输了大半城池之后,终是坐不住了。
      俘虏了云锦,要求大郢退兵。
      可是南疆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自然是想结束了,根本不同意退兵。
      云懿一下子进退两难。
      最终,云懿还是妥协了,同意退兵。
      南疆国王一气之下撤了兵。
      就算退了兵,北梁依旧还在提要求。
      这些年的战争,他们国内已经动荡不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必须签订停战协议。
      协议两年之内不能发动战争。
      最后,还要两国交换质子。
      北梁国派出的质子是北梁五公主,北梁皇后的小女儿,太子和二皇子的亲妹妹。
      而,北梁要求大郢派出的,是和安郡主,云昭。
      这个消息一传回京,举国大惊。
      北梁给出的解释则是,赵颐的后人想必也同赵颐一般勇猛。
      赵玉琼几乎要晕过去。
      云锦和云昭,她的两个孩子。
      哪一方她都不能割舍。
      云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庆幸而又害怕。
      冥冥中,她知道,她逃不过的。
      天下从来没有不漏风的墙。
      她手里还攥着虞川给她写的信。
      他说,不久之后,他就可以回京了。
      朝堂之上也吵得不可开交。
      他们都不明白为什么云懿不同意云昭作为质子出使北梁。
      太子的功绩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自然不愿太子有任何闪失。
      云懿气得罢朝。
      京城准备入夏了,虞川说,他到中旬就回来了。
      云昭有些怔神。
      消息来得突然,连她都没有反应过来。
      大郢的郡主不在少数,可是北梁却指名道姓要她。
      冥冥之间,云昭觉得不是偶然。
      她总想着再等等,再等等,等到虞川回来了,她就可以求父皇要一封圣旨。
      可是,她好像是等不来虞川了。
      她去看了赵玉琼,她的情况不太好,一见到云昭就不停的描摹着云昭的眉眼。
      前朝吵得不可开交。
      赵颐没了,赵家只还剩一个赵玄天,可偏偏赵玄天还远在边疆。
      前朝都是同意云昭出使北梁的大臣。
      即使云懿贵为天子,但是却也不能致民声于不顾。
      但是没想到的是,淑妃的父亲,当朝的礼部尚书却不同意。
      淑妃的父亲已经很久没有参与朝政了,现在却穿着官袍,拄着拐杖走进朝堂,义正言辞的不同意。
      云昭知道,其中定是淑妃出宫替她求了情。
      她能体会这种感受。
      即使淑妃父亲出面求情,可是依旧没有办法。
      边关的战报不停的传过来,云锦的性命岌岌可危。
      云昭静坐在书房里一夜。
      她十七了。
      她到了能为大郢贡献力量的时刻了。
      她能辅助修缮城池,能够兴修水利,但是,这是乱世。
      乱世最需要的是武将。
      需要像虞川,像云锦这样优秀的将领。
      她自小经历战乱,知道名声凋敝的苦楚,知道百姓流离失所的绝望。
      好不容易,战争有了起色,百姓终于不用那么艰辛,父皇不必再愁容满面。
      她呢?她舍得看江山再次沦陷吗?
      懿康三十八年夏。
      和安郡主亲自请奏出使北梁。
      皇后娘娘大恸。
      翌月,和安郡主着衣冠,正神色出京。
      夏日炎炎,她一身华服离京。
      等到虞川回京时,云昭已经离开两日。
      他骑着快马一路赶回京城,但是却没看到那个熟悉的人。
      京城里好像处处都有她的身影,但是处处都没有她。
      他想骑着快马追着她的轿子。
      再快一些,再快一些。
      可是好像怎么也赶不上。
      等到出了禹州城,她就真正离开了大郢的土地。
      云昭眷恋的看了一眼威耸的城楼。
      城墙上千疮百孔。
      这么多年,这道边关就像一位风吹残烛的老人。
      可是,看似弱不禁风的老人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出了城门,山高路远,再回到大郢也不知道是何年了。
      她寻着几位姐姐的脚步,每一步都离得越来越远。
      枝头蝉鸣,这样好的风景以后都要她独自去看了。
      她放下帘子。
      罢了,别看了,不然她可能随时都会反悔。
      她太厌倦战争了。
      “走吧。”
      她有些无力。
      她的身边不再是大郢的士兵,不再是熟悉的面孔。
      云锦正在前一个城关等着她。
      车轮刚动,后面就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公主等一等!”
      熟悉而又焦急的声音。
      云昭喜出望外掀开车帘。
      男子骑着骏马背着光向她而来。
      短短的光景,云昭仿佛恍如隔世。
      虞川来了。
      他瘦了很多,也黑了很多。
      “公主,属下来迟。”
      云昭热泪盈眶。
      她的意中人迎着光赶来送她最后一程。
      他往日最是恪守礼法。
      而且平日里大众之下也会称她为郡主,怎么偏偏今日就错了。
      他沉默的,陪着她出关。
      她说,这场战争就在她这里结束吧,别让后辈再遭受如此苦难。
      武将镇边关,女子守平安。
      她可以像安慰云懿和赵玉琼一样安慰虞川,说她是作为质子而不是和亲,只要北梁不亡,她便不会出事。
      可是话到嘴边却说不出。
      虞川抓着缰绳的手紧绷着。
      最后只能无力的松开。
      他的手轻轻抚上她的脸颊。
      他的手粗糙而又温暖,像以前无数年前那般,给她温暖和安全感。
      “公主,懿康四十年,属下定会接你回家。”
      云昭看着他,双目澄澈,郑重的点了点头。
      “好,我等着你接我回家。”
      手里攥着他亲自刻的桃木簪,她进了北梁。
      马车一路向前驶入北梁,云锦也被人放了出来。
      与其同时,同行的还有北梁的平阳公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