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但原来,香港也并不是完全像陆修远说的那么繁华。日本人撤退了之后,英国人又再次登岛殖民,自此,香港两极分化更加的严重。

      富的富极,穷的,也极穷。

      但出乎我的意料,渔村的居民友好地接纳了我们。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是从广东冒着生命危险偷渡来的人,为了生计,为了活命。我们其实都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这里的村民真的很好,给我们地方住,教我们粤语,教我们粤菜,以及,教我们如何在寸金寸土的香港谋生。

      香港繁华夜市的灯红酒绿我还没有见到过,住在渔村里的大家也并不富裕,但是热情淳朴的风俗人情,足够温暖我因为漂泊而冰冷的心。

      我想,陆修远这个大少爷,估计还不知道在香港还有这么贫穷的地方吧。

      后来我和村民打听过陆修远。

      他们都说,陆修远是香港出了名的纨绔,不学无术,比不上他长兄的一根毫毛。他的臭名,从中环九龙一直传到了这个山旮旯地方。

      虽然大家都这么说,但我是不信的。弟弟他也不信。

      弟弟也算是在船上和他相处过一段日子,弟弟说,修远哥绝对不是那样的人。

      俗话说“三岁定八十”,我至今都还记得那天夜里,陆修远澄澈坚定的眼眸;还记得,他对丑恶、不公和战争的义愤填膺;还记得,他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他说他答应过他的母亲,要把日本人都赶走,把英国的大胡子赶走,要让大家都不用流离失所,这是我那晚唯一听懂的一句话。

      我不相信,陆修远会变。

      那个如月光一般的少年,不会被黑夜所蒙昧。

      小石头已经三岁了,小孩子的适应能力是真的很强,他比我和弟弟,都快融入到这个小渔村里。

      因着身材高大结实,甚至成了村里的小霸王,当然了,是行侠仗义的那种小霸王。

      “弟弟,你说小石头是不是到上学堂的年纪了。”我用脚推了推弟弟的肩膀,他躺在凉席上,一动不动的。

      这些年,我们都已经把小石头当作是我们的亲弟弟了。

      “确实要上学堂了,看他天天在外面疯玩,晒得和炭一样。”弟弟笑着伸手捏了捏小石头的脸颊,和船上相比,这些天他也长胖了不少,更加敦实了。

      看着小石头,看着弟弟,我的心里突然很不是滋味。

      放在香港的城里,像他们这般年纪的人,都在学堂读书,哪里需要冒着一去无回的危险出海捕鱼,起早贪黑地去种地种菜。

      “弟弟你也别想偷懒,你也要给我去念书。”我又伸脚踢了踢弟弟的背。弟弟小我一岁,他也不过只是一个孩子,正直风华正茂的舞象之年。

      况且,读书永远都不会晚。

      “我就算了。”弟弟笑着说,但我听出了他话里的苦涩。从前的弟弟是一个多么骄傲的人啊,却被生活硬生生磨去了棱角。

      但他们都是我的弟弟,我自然是一视同仁,小石头能上学堂,那弟弟也得上学校。

      读书改变命运,那是爹爹从小就对我们说的。

      过去不管条件多么艰辛,爹爹都带着我和弟弟看书识字。

      果真,后来我们靠着这识字的本领,才从难民堆里爬了出来,从沦陷的大陆来到现在也算安稳的香港。

      夜很深了,月光从破烂的窗户里照进来,不偏不倚地落在弟弟和小石头的身上,像是给他们披上了一层轻纱。

      我看着他们两个人,一个人想了很多。

      我已经很久没有想起陆修远了,那天晚上,我却突然梦到了他,梦到了城里的繁华。但终究还是山鸟与鱼不同路,我也不奢望往后我们能够山水相逢。

      茫茫人海里两个人能够遇到就已经是莫大的幸运和荣幸了,人不能太贪心。

      以家里现在的积蓄,节衣缩食最多也只能勉强让小石头上个学堂。如果弟弟也去城里上学,家里根本就是捉襟见肘。

      但办法并不是没有。

      渔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有进城打工,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靠着一双手,我就不信我养不起两个弟弟。

      其实我之前就去找在城里打工的姐妹打听过了。毕竟在海上捕鱼不总是一帆风顺满载而归,饿一顿饱一顿的也实在难熬。

      那些在城里做工的姐妹说,城里很多工厂都收女工,包吃包住,工资待遇也绝对比在家务农要好。

      除了辛苦一点,没有什么别的不好。

      就是吃苦而已,一直以来我吃的还少吗?再苦也没有在难民堆里的时候苦。

      我不由得想起了陆修远。他的命是真的好啊,生下来就含着金钥匙,不用为温饱所奔波,不用为生计所苦恼。现在的我,恨不得把一分钱掰开成两份用。

      第二天一早,我就起床去找休假的姐妹们了解情况。去的时候,我还拿上了家里唯一一瓶雪花膏,那是我自己都舍不得用的。

      不心疼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可以以此卖个人情,以后在香港城也有个照应,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要想在那个看似繁华平静实则如狼似虎的香港城里过活,我不得不为自己打算一番。

      弟弟比我起得还早,做好了早饭就跟着村民出海去了,估计也是因为昨晚听了要给小石头去上学而努力攒钱。

      渔村的姐妹们继承了他们父母的善良和热情,只是半个上午,她们甚至已经帮我谋划好了要去哪里工作。

      华美纱厂,专收织布的女工,她们好几个都是在那里打工的。

      我想,凭着我过去的苏绣手艺,织布而已,应该是可以胜任的。

      我从来没有哪一刻,觉得自己面前的路那么清晰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