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3、诡局 ...

  •   大军出征时行军速度总是极快,因为前线战局耽搁不得,但是回程路上,一般速度都会缓下来,看看天赏赏景,反正仗都打完了,急他作甚!
      但何先雍很快发现自己的将士们并不是这样,他们似乎一个个回家心切,屁股着火似的,回去比来的时候跑得还快!偶尔他想停下来稍作歇息,就被副将催着赶路。

      这次出征王承给他配了五位副将,除了吴士林,其他人他都不熟悉。吴士林跟了他三四年,算是心腹,平日里总是喜欢谈天说地,不知为何这几日沉默寡言。
      “老吴啊!”何先雍没忍住,问道:“我们为什么要这么着急赶路啊!西北一带风景殊异,何不停下来赏玩一番?”
      吴士林闷声道:“王大人催得急,还是赶路要紧!”

      何先雍奇怪地看着他:“老吴你嗓子怎么了?”
      “天气太冷,受了风寒,大司马不必挂心!”吴士林咳了几声,沙哑着嗓子道:“这是兄弟们第一次打胜仗,都想着赶紧回去领赏呢!所以走得急了些!”
      何先雍也觉得有理,想着回去的荣耀加身,心中不免也着急了起来。只是再怎么着急,也是要休息的,这日他们刚过了九回关,太阳落山后准备在一处山头落脚歇息。

      将士们打水的打水,洗脸的洗脸。吴士林拘起一捧清水,就着手直接喝了起来。何先雍看到这一幕,心中涌起怪异的感觉。
      吴士林,人如其名,是个儒将,一身文人的臭毛病,讲究得不行,完全没有武将的粗糙。但现在,他却直接用手接水喝!
      何先雍的目光放在了士兵的身上,他们安静地坐着,但沉默中是隐藏不住的铁血杀气,如同身经百战的老兵!
      他突然想起回程时的点兵,不由得问道:“老吴啊!我们这次回去,剩了多少士兵?”
      吴士林闷声道:“八万啊!大司马忘了吗?”

      何先雍愣住了。
      他出征时就带了八万兵马,萧济告诉他与含丹的对战折了两万人,那应该只剩六万才对。
      现在的八万是从哪来的?
      何先雍脊柱窜上一股冷意,周围士兵面孔是如此的陌生,脸上挂着他看不懂的神情,这些人真的是他带出京城的那批人吗?
      还有老吴,他的声音也很奇怪,只是风寒而已,能让人的声音变化如此之大吗?

      吴士林喝完水后,直接捧起水洗了一把脸。遇水之后,他的脸发生了奇异的变化,脸皮出现褶皱,逐渐鼓起、膨胀开来,先前的面容消失不见,在阴暗的月光下,俨然出现一张眼斜口歪、不似活人的脸!
      “啊!”何先雍心胆俱裂,后退几步跌在地上,手脚并用地想要爬走,可惜前路被突然出现的一行人挡住。
      疏影横斜,寒风卷着枝桠,发出呜呜的呼啸声,仿佛冤鬼唱起的招魂歌。

      “救……救命!救命啊!”何先雍不知这些人是人还是鬼,战战兢兢地抬起头。
      为首的那人蹬着一双马靴,全身黑衣,俊美无俦的脸上勾起一抹笑,在何先雍的眼中掀起十二万分的惊骇。
      “大司马,没想到这么快我们就又见面了!”
      可怜的何先雍顾不得其他,抱住萧济的小腿,指着后面嚎叫:“殿下!殿下!有鬼!有鬼啊!”

      “吴士林”抬手揭掉了脸上的人皮,咧嘴一笑:“何将军,还认得我程二吗?”
      “你……你……你们!”何先雍指着他们,喉咙像是卡住了般咯咯作响,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这位“吴士林”正是程周野伪装的,当然其他四位副将也都被掉了包。徐让这些年为了他的手工发明,没少收揽奇人异士。从何先雍抵达戍戎城起,这些人就派上了用场。
      真正的副将们被看押起来,奇人们按照他们的骨相五官,用猪皮仿制了一张张面具,以假乱真。

      萧济本想着瞒过一阵子也就罢了,没想到何先雍真的是个猪头,竟然到关内才发觉不对劲。
      何先雍翻白眼的力气都没了,瘫在地上问:“你想做什么?”
      萧济示意左右将何先雍搀起来,非常有礼貌地说:“大司马离开戍戎时曾说,今后本王若有什么需要,可向大司马开口。现下本王就有一事相求。”

      何先雍就算是个傻子,也知道萧济接下来一定没好话。果然,萧济施施然说:“想请大司马帮个小忙,把本王带回京城!”
      被吓得六神无主的何先雍立刻神魂归位,他灵台都被这句话震得清明不少,断然拒绝道:“不行!”
      开玩笑,这个时候北庭王进京要做什么,用脚趾头也想出来。这是诛九族的大罪,何先雍可不想掺和进去,他据理力争:“这是谋反!就算我答应,这几万朝廷大军也不能答应!”
      萧济又笑了,扬声说:“大司马莫不是糊涂了?!这里哪有什么朝廷大军,随着大司马一路出关的是我北庭王军啊!”

      周围的士兵们一个个地站起身来,他们沉默地立在黑夜中,就像前来索命的无常。何先雍无助地发现,他的身边没有一个自己人,全是北庭王的人。
      孤身一人,无处可逃。
      “大司马,你说若是你临阵畏战,本王替你出征的事情被王承知晓,他还能信你吗?”萧济慢悠悠地抛下一句。

      何先雍惊觉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今夜他若带北庭王进京,那面临的就是谋逆的罪名。但若他胆敢拒绝,那么含丹之战的真相便会不胫而走,不仅北庭王不会让他活着,王承也绝不会饶了他!
      回想北庭王的前些日子的热情,一切都有了答案。蜜饯之中,必有利刃!可惜自己蠢笨如斯,身在局中,竟茫然无知。
      “何先雍!”徐让适时地再烧了一把火,“你领禁军幽禁陛下在先,临阵脱逃在后,罪恶滔天,罄竹难书!如今北庭王奉旨入京勤王,你还不速速将功补过,是真想等着被砍头吗!”

      何先雍脖子一凉,万念俱灰。北庭王根本没有给他选择,今夜他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事到如今,还请殿下答应我,”何先雍提了最后一个要求,“若是殿下勤王成功,还请留我和家人的性命!”
      “好,本王答应你。”萧济很爽快。

      识时务者为俊杰。何先雍是这句话虔诚的信徒,他这辈子没什么大志向,只想带着老婆孩子过好日子,混到他这么失败的地步,一家子能活命已经是最好的归宿了。何先雍不再纠结,一路带着北庭王和王军通城过关,短短三日,大军已长驱直入,抵达京郊。
      萧济先去临清山庄请了太后,随后命何先雍在城下露了个脸,携三千精兵大摇大摆地进了城。

      时值午夜,萧济率队静静地埋伏在宫门外。梁钧忍不住问:“殿下,宫门怎么还不开?”
      萧济面容沉静:“未到子时,继续等!”
      梁钧心中七上八下。月余前,戍戎曾收到一封来自京城的密信,字迹与明定的一般无二,但内容十分奇怪。
      “殿下见信安好。京城种种情形,殿下已有耳闻,不消繁述。奸人联合,包藏祸心!想我明家世代忠良,丹心日月可鉴,何以落得今日之凄惨境地?每每思及此处,含泪欲绝。子夜难安,特书信一封以解忧思。”

      此信通篇废话,完全不知所云。梁钧看完这封信,第一感觉就是这是假的,明二爷不可能写这样一封莫名其妙的东西,大费周章地送过来。
      “此信确是出自阿定之手!”萧济斩钉截铁地说。
      梁钧纳闷:“可是二爷写这样一封信做什么?”
      萧济走到案前,仔细将信又看了一遍,拿起笔圈出几个字。

      见、联、包、丹、何、含、掉、子。

      萧济将这几个字拿给梁钧,问:“看出什么了吗”
      梁钧认认真真看了半晌,回答说:“写得非常好看!”
      “……”
      萧济指着这六个字说:“阿定字如其人,钩折撇捺如弯刀铁钩,字字见其风骨。但这几个字却奇怪。见、包、丹、何、掉、子、夜七个字不见钩,含、联、夜三字皆少一点,必有蹊跷!”

      当时萧济虽然知道信中有乾坤,却也想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意思。但很快,他就有了答案。
      没两日,他接到含丹王蒙格的口信,说是危难之时,可鼎立相助。又是几日后,京城传来消息,何先雍率八万兵马从京城开拔,前来边境平含丹之乱。
      身在边境的萧济清清楚楚,含丹一向安分守己,哪里来的祸乱?这应该是明定刻意为之,目的就是将京城的兵力调开,同时给王军进京提供了一个绝妙的契机。
      萧济再拿出了那封信,将六个字重新组合——联含丹、何掉包、子夜见!

      明定被困京城,一举一动皆被王承严密监视,这封信想必王承也已经看过,只是内容实在空泛,所以才能被送到萧济手里。
      如若不是极其熟悉明定的人,断然看不出其中春秋。如若不是极为信任之人,明定也断不敢做如此安排。
      这两人得是心有灵犀到什么程度,才能仅凭一封语焉不详的书信,就配合得如此默契?
      梁钧想明白前因后果,出了一头汗,他在心中默道:“真不愧是殿下和二爷!”
      “看!来了!”程周野压着嗓子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